烏克蘭局勢迎來變動,俄軍從伊久姆撤退,烏克蘭反攻取得成效

本以為昨天的俄羅斯就已經夠糟心了,沒想到還有更加兇險的事情在等著俄羅斯。

周六,烏克蘭相關官員表示在俄羅斯撤退之後,烏克蘭已經攻入伊久姆,城內有俄軍遺棄的大量武器裝備。

當地時間9月10日,俄羅斯國防部發表聲明稱,俄軍已經用了三天的時間將在伊久姆的部隊撤退至頓涅茨克境內。

但是到底是戰術撤退還是被迫撤退雙方卻是各執一詞。

俄羅斯方面表示,此次撤退是為了實現既定目標,加強在頓涅茨克地區的進攻強度。

並且俄羅斯國防部還宣稱在撤退途中採用火箭炮部隊打擊了烏克蘭軍隊,造成了其2000名士兵的傷亡。

而烏克蘭方面則給出了不同解釋,他們認為是烏軍在哈爾科夫進行的大規模激烈反攻迫使俄羅斯撤出了伊久姆。

為了顯示自己的力量,烏克蘭還上傳了俄軍俘虜被捆綁在伊久姆大街上的視頻。

可以說,俄烏雙方為怎麼撤出的伊久姆爭論激烈,現在基本可以證實的就是俄軍確實丟失了烏克蘭北部的重鎮伊久姆。

自從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伊久姆在俄羅斯的控制下已經長達5個月之久,現如今不管是怎麼樣失去的伊久姆,這都足以說明一些問題。

簡單談幾點筆者的看法吧。

第一點,烏克蘭反攻不是說大話。從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烏克蘭一直在叫囂著反攻,但是一直是乾打雷不下雨。

從六月反攻說到七月,再推遲到八月,所以說期間一直有人嘲笑烏克蘭,認為烏克蘭難以展開反攻。

不過出乎大部分人意料的是烏克蘭真的在9月份展開了這場遲來的反攻。9月份以來,烏克蘭在哈爾科夫地區集結了大量軍隊。

據統計,在火炮的掩護下,四個機械化步兵旅在烏克蘭北部展開了激烈反攻,從8日的推進50公里到現在的收復伊久姆,烏克蘭可謂是讓世人大吃一驚。

第二點,烏南反攻可能是煙霧彈。根據俄羅斯軍隊調度情況來看,俄軍放棄伊久姆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有大量的俄羅斯軍隊已經被調往了南部。

確實,此前烏克蘭一直在南部地區渲染反攻計劃,從扎波羅熱核電站克里米亞大橋,從抓間諜到破壞交通運輸,做足了一副反攻的模樣。

結果,俄羅斯烏克蘭卻出人意料在北部展開反攻,並且取得不小戰果。如此看來,烏克蘭在南部的動作確實可以稱得上是煙霧彈。

第三點,俄軍近況難以捉摸。之所以說俄羅斯的近況難以捉摸還是出於以下兩方面的考量:

一方面,俄羅斯近期狀態堪憂。在戰場上,俄軍可以說是從勢如破竹到僵持不下再到現在的節節敗退,這對俄羅斯的士氣打擊絕對不小。

在戰場外,普京宣布擴軍從側面印證俄羅斯的兵力確實捉襟見肘,而車臣領導人卡德羅夫的辭職也會對俄軍的穩定造成一定困擾。

另一方面,俄羅斯依舊佔據主動。雖然此次俄羅斯撤退,但是從往期戰例來看,俄羅斯不是沒有做過這樣的決定。

俄烏衝突爆發之處俄羅斯便閃擊基輔近郊,但是最後也選擇撤兵,就是為了集中力量打擊頓巴斯地區,戰果也是顯著,至少盧甘斯克已經全部被俄羅斯控制了。

那麼俄羅斯此次有沒有可能故技重施呢?而且從地圖上看,此次烏克蘭的反擊已經形成了孤軍深入之勢,俄羅斯會不會拿此做文章?一切都不好說。

總而言之,俄羅斯一定要打起精神了,烏克蘭在西方軍援的加持下已經不容小覷,所以俄軍的一些技戰術可能需要改變,試錯一次可以,但是多了恐怕就有嚴重後果了。

而烏克蘭在取得這次一戰役的成功之後,又會有哪些動作?值得我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