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世界旅遊地圖來看世界各國的著名的旅遊景點,領略世界的大好河山。
第二十六篇 亞洲伊朗
伊朗:西亞國家。史稱「波斯」。位於伊朗高原上。面 積164.5萬平方公里。人口8000萬,波斯人約佔半 數。伊斯蘭教為國教。首都德黑蘭。國境四周高山環繞,中部多 乾燥盆地和鹽沼。氣候類型多樣,降水普遍較少。富石油、天 然氣,重要油田有馬龍、阿瓦士、阿加賈里、加奇薩蘭等。石 油工業是國家經濟命脈。哈爾克島為重要石油輸出港。農業多賴灌溉,粗放畜牧業分布廣泛。
一、伊朗地毯博物館
坐落於伊朗首都德黑蘭,成立於1976年,收集和展出了伊朗18世紀至今的各種波斯地毯,儼然一個地毯的天堂,是由伊朗皇后法拉赫•巴列維(Farah Diba Pahlavi)設計的。地毯博物館是伊朗歷史、文化和藝術的最傑出代表,展覽面積可達3400平方米,收藏了18世紀至20世紀伊朗各地生產的地毯珍品千餘件,記錄了當時的社會生活、戰爭、人物等。博物館內珍藏著伊朗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編織的各種古老的手工地毯,做工細膩、精美絕倫,這些地毯在用色、圖案和編織技法各有特色。傳統波斯地毯的圖案以象徵天堂的繁花蔓枝、各種清真寺廟建築、浩大的宮廷和狩獵場面,以及宗教圖騰最具代表。從各式各色的波斯地毯中,參觀者能夠看到伊朗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外來文化對伊朗文化的影響。
除了展示各種各樣的地毯外,館內還展示著地毯的染色原料,如石榴皮、靛青、核桃殼、鉀礬和木樨草等,以及編織地毯用的工具,如鉤針、剪子和針排等。
二、古列斯坦王宮
也被稱為「玫瑰宮」,是伊朗首都德黑蘭最古老的歷史遺迹,由一系列的建築工程,最初建造於薩非王朝塔赫瑪斯普一世時期,是王室的官邸,目前的宮殿建造於1865年。
在巴列維王朝(1925年至1979年間),古列斯坦王宮用於正式的接待,其中最隆重的儀式是禮薩•汗和巴列維父子的加冕典禮。古列斯坦王宮由11個宮殿組成,幾乎所有的建築都建造於卡扎爾王朝時期,每個宮殿都有不同的用途。古列斯坦王宮建築風格獨特,堪稱伊朗建築的精華,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明鏡殿、大理石殿、鑽石宮、通風樓等。明鏡殿更是堪稱伊朗建築精華中的精華,宮殿內的圓形頂部和四周牆壁都用小塊鏡子鑲嵌。
古列斯坦王宮的牆壁上還有著名畫家克馬爾•穆魯克創作的數幅名畫,使宮殿顯得更加富麗堂皇、流光溢彩。
三、阿扎迪塔
全稱為「阿扎迪自由紀念塔」,位於伊朗首都德黑蘭的阿扎迪廣場,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附近,建成於1971年,以紀念波斯帝國建國2500周年,是德黑蘭的地標,也是伊朗的象徵。
阿扎迪塔原來稱作「沙希亞德塔」或「國王紀念塔」,1979年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巴列維王朝被推翻,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建立,國王紀念塔也改名為自由塔,象徵伊朗自由神權時代的來臨。阿扎迪塔高45米,塔基長63米,寬42米,呈灰白色,採用鋼筋水泥和2500塊產自伊斯法罕的大理石建成,象徵波斯帝國建國的2500個歲月。
阿扎迪塔附近設有一系列配套設施,包括一系列的博物館和影像劇院,以阿扎迪塔為中心的阿扎迪廣場有五萬平方米大,廣場有大型噴泉和綠地,每年伊朗國慶日,此處會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
四、塔赫特蘇萊曼的考古遺址
在伊朗的西北部,座落於一個火山地區的山谷中。這一遺址包括了索羅亞斯德教避難所的主要部分,伊犁坎迪亞(蒙古)十三世紀重建地區的一部分,以及薩桑時代(六到七世紀)一些屬於阿納海塔的廟宇,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徵意義。
其中火廟宮殿的設計,以及總體的布局都對伊斯蘭教建築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塔赫特蘇萊曼的整體設計體現了兩千五百年以來該地區對火和水的崇拜。作為索羅亞斯德教的教徒的主要避難所,塔赫特蘇萊曼成為了連接世界上最早的一神論的宗教地區。這個地方有著許多重要的象徵性意義,是遠古信仰融合以及聖經原型和神話傳說的見證,它的存在遠遠早於索羅亞斯德教的誕生。
五、伊朗國家博物館
是世界重要博物館之一,總體建築面積為18000平方米,文物古迹多達30萬件,其中有史前文物、公元初到伊斯蘭時期的文物和伊斯蘭後期文物等等.是伊朗古老而文明的歷史的縮影,它對人們了解伊朗過去擁有的輝煌歷史,和各個朝代的興衰起著重要的作用。
伊朗國家博物館有60多年的歷史了,它不僅是伊朗最大的歷史博物館,而且收藏文物種類之多,堪稱世界大型博物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