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國慶放假十條防疫措施要記牢!

國慶假期臨近

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辦

提倡在本地過節休假

合理安排假期出行

在當前疫情形勢下

我們要如何增強防範意識?

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科學防疫

十條措施要牢記!

第一:不麻痹 不大意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在疫情防控方面,一個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毀掉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不麻痹、不鬆懈、不大意,堅持做好防護,才能阻斷新冠病毒傳播。

第二:戴口罩 要堅持

據了解,飛沫傳播和氣溶膠傳播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戴口罩不僅可以降低飛沫量,也可以防止自己無意中接觸或吸入他人的飛沫,從而有效地遏制病毒的感染、傳播與擴散;科學佩戴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第三:打噴嚏 講禮儀

咳嗽、噴嚏時產生的飛沫常常攜帶病毒,可直接或間接導致病毒傳播。因此,咳嗽、打噴嚏時一定要用紙巾、手絹來捂住口鼻。

第四:勤洗手 講衛生

勤洗手、講衛生是保證身體健康最重要的方法。飯前便後、接觸外界物品後,觸摸口眼鼻之前,請務必認真清洗雙手,遵循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搓揉至少20秒。

第五:常通風 不可少

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動,可有效降低空氣中病毒和細菌的濃度,減少疾病傳播風險。每天應開窗通風2-3次,每次20-30分鐘,尤其是密閉的空調房一定要定期開窗通風。

第六:一米距 更安全

研究表明,在重力的作用下飛沫從人體口鼻排出到落地的水平距離一般在1米以內,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這種含有病毒的小顆粒可以在室內環境擴散到更遠的距離。發表在醫學雜誌《柳葉刀》的研究文章顯示,當保持1米以上距離時,傳播風險降低82%。

第七:不扎堆 不聚集

公共場所人員多、流動大,聚餐、聚會易導致呼吸道傳染病傳播。因此人多場所不要去,擁擠場所要迴避。不扎堆、不聚集。

第八:打疫苗 很重要

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最經濟、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防控新冠病毒,接種疫苗和個人防護一個都不能少。凡是符合接種條件的人員要積極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為構建免疫屏障貢獻一臂之力。

第九:講科學 強免疫

飲食營養均衡、適度運動鍛煉,堅持規律作息,不熬夜,保證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態,可以有效增強人體免疫力。

第十:有癥狀 早就醫

主動做好健康監測,如有發熱、咳嗽等癥狀,及時前往發熱門診就診,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動告知旅居史、接觸史,不隱瞞、不迴避,並遵醫囑留觀排查。

國慶假期特別提醒:

不僅是室內密集場所

處於人員密集的露天廣場

劇場、公園等室外場所

都需要正確佩戴口罩!

來源:廣州科普

編輯:溫皓怡

校對:張美芝

責編:翟曉雪

編審:詹蘋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