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報復歐佩克+減產石油,美議員提議從沙特撤軍,拜登敢同意嗎?

自從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美國拉攏盟友拚命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美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反而使其自己嘗到了苦果。首先是歐洲國家,由於俄羅斯停止供應能源,歐洲目前面臨非常嚴重的能源短缺,法國,德國等多個歐洲國家的民眾正持續發起抗議,要求政府取消對俄制裁。

雖然歐洲國家可以從美國進口能源,但美國藉機加價,已經引發了歐洲國家的不滿,馬克龍還曾親自喊話,指責美國高價賣能源。

其次是美國,自從制裁俄羅斯後,雖然美國沒有向歐洲國家一樣面臨嚴重的能源危機,但美國的能源儲備也並不多。

而且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油價飆升,通貨膨脹高企。拜登政府為了穩定油價,多次釋放石油儲備,但收效甚微。

今年7月,拜登為了說服沙特增產石油,還曾親自前往中東地區訪問,並會見了沙特王儲,但效果也不怎麼樣。

不僅如此,在拜登的極力拉攏之下,沙特等海灣國家依然拒絕在俄烏衝突中站隊。而近日沙特的另一項決定,更是直擊美國痛處。

據報道,10月5日,「歐佩克+」國家在維也納召開月度部長級會議,就減產石油進行討論。會議結束後,「歐佩克+」國家宣布將從11月開始大規模減產石油。

次日,拜登在接受記者訪問時稱,他對「歐佩克+」減產石油的決定感到失望,並表示美國正在研究有哪些替代方案。

與拜登相比,美國國會議員的反應更加激烈。近日,美國國會3名議員提議從沙特和阿聯酋撤軍,以報復「歐佩克+」減產石油。

報道稱,這3名議員聲稱對「歐佩克+」減產石油的決定感到憤怒,他們認為此舉是針對美國的「敵對行為」。

其中一名提出該提議的議員表示,「歐佩克+」減產石油是在「蓄意傷害」美國。既然如此,他認為,美國沒有必要繼續在沙特和阿聯酋駐軍,因為這對美國毫無意義。

這3名議員還表示,沙特和阿聯酋宣布大規模減產石油,是他們在俄烏衝突中站隊俄羅斯的明確信號。

他們聲稱,如果沙特和俄羅斯想幫助普京,那他們應該請求俄羅斯來保衛他們的油田,而美軍沒有理由繼續向他們提供保護。

這三名議員的態度似乎非常堅決,不過受中期選舉影響,他們的提案無法在短期內進行討論或投票,而且拜登恐怕也不敢同意這一提案。

據悉,美國在沙特和阿聯酋均部署有軍隊和導彈防禦系統。但美國這麼做主要不是為了保護這兩個國家,而是為了維持其在中東地區的地位。

一直以來,美俄在中東地區的博弈都非常激烈。一旦拜登政府決定從沙特和阿聯酋撤軍,美國在中東的地位將不保。

另外,一直以來,美國在沙特和阿聯酋駐軍極大地穩固了其在中東地區對石油資源的控制。而一旦美國從沙特和阿聯酋撤軍,必然會導致其對石油的控制力下降,進而影響其霸權地位。

此外,美國長期對石油的控制力下降,也會影響石油的美元結算,從而嚴重打擊美元的全球霸權地位。

所以,美國議員提議從沙特和阿聯酋撤軍,看似是對這兩個國家的報復,實際上,如果美國真的這麼做了,那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而且即使美國議員威脅要撤軍,沙特的態度也非常堅定。據報道,當地時間10月7日,沙特外交大臣朱貝爾接受美媒採訪時表示,美國油價高企的原因是美國煉油設施短缺。

換言之,美國想把油價高企的責任轉嫁到外部原因,從而向沙特和阿聯酋施壓,使其增產石油,但沙特不會妥協。

朱貝爾表示,沙特並沒有將石油政治化,美國議員聲稱沙特減產石油是對美國的「蓄意傷害」,這是徹底的污衊。很顯然,美國的霸權手段對曾經的盟友也失效了。如果美國還不反思自己的錯誤,將來只會有更多國家與美國割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