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山慘劇!男子攀岩不慎墜亡!

今日10時,在大黑山關門寨停車場對面的峭壁上,一名攀岩的驢友突然失足不幸墜落身亡,引來一片惋惜聲。

他當時已經爬過最陡峭區域

知情人士說,以前也曾經見過這名驢友前來攀岩,他人非常年輕,也就30歲左右的年紀。當時,這名驢友身上系著繩子往上爬,已經爬過了最陡峭也是最危險的區域。哪知道,當他爬到坡度稍緩的山體時,卻不慎從上面掉了下來。120急救人員趕到後,確認男子已經當場身亡。

出事的岩壁一般沒人敢爬

一位從事運動攀岩的資深愛好者說,大連的攀岩愛好者也就那麼幾十人,他們並不認識這名男子,應該不是圈裡人,而是一名驢友。知情人說,以前,經常有人到事發岩壁攀岩。後來,隨著岩壁逐漸風化,岩層出現了鬆動的情況,有時會有落石墜下,那些人就轉爬別的岩壁去了。

不充分評估潛在風險埋下安全隱患

當事男子遭遇不幸,再次在大連驢友圈裡引發震動,引發了人們對戶外運動安全保障、風險控制的思考。今年3月,在瓦房店松樹鎮滾石峰,一位51歲的女性驢友在參加山峰攀爬時,不慎從20多米高的山崖墜落,不幸遇難。

目前,本市驢友圈子大多由網路論壇、QQ群和微信群等形式組成,規模達到一定程度的微信群和QQ群有200多個,活躍人數近萬人。但在這些驢友當中,很多都是沒有野外活動經驗,甚至只是簡單爬過幾次山的「新人」。而組織者和指導者水平良莠不齊,導致戶外運動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一位圈內人士說,在野外攀岩前,必須經過室內攀岩訓練,掌握繩索打結等基本攀岩技能;野外攀岩前一定要先踩點,知道哪裡可能會有落石、遭遇蛇蟲等危險,並建立保護站,對一個攀岩地段沒有十拿九穩的把握,是不能組織攀岩的。但一些驢友未能充分評估潛在的風險,「拿根繩子就攀岩」的現象時有發生。

多知道點

攀岩,2011年被列入《全民健身條例》中的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目前,在我省從事攀岩運動指導的,絕大多數是中國登山協會指導員。2014年5月,攀岩有了國家標準,對攀岩運動指導員的行業准入提出要求:必須經過省體育局人才中心考核,由國家體育總局發證。但是目前,大連有證的指導員也就三四人,遠遠滿足不了攀岩運動的需要。

半島晨報、海力網首席記者滿文飛 (圖片由知情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