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荷蘭光刻機製造巨頭ASML企業的CEO溫彼得(Peter Wennink)在一次會議中就美國對華下達「晶元禁令」一事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溫彼得表示,美國的這一做法已經傷害到了歐洲半導體行業,如果持續下去,將推動中國半導體自主化的進程,到那個時候歐洲供應商很可能會徹底失去中國市場。
歐洲地區的大部分半導體企業對美國半導體方面的知識產權具有高度依賴性,這就導致歐洲半導體在市場競爭中不得不遵守美國制定的規則,因此,在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進行打壓期間,在沒有得到美國政府的許可前歐洲地區的很多企業是無法將有關晶元製造的關鍵技術和產品出口給中國的,而這也就導致了一些歐洲企業的利潤明顯下降。
據了解,由於美國方面的介入,早在2019年荷蘭政府就已經暫停向企業頒發高端光刻機(EUV)對中國出口的許可,雖然這一舉措並未導致ASML的營收利潤下降,但失去巨大的中國市場對ASML而言確實是得不償失。
總的來說,繼續按照美國制定的規則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往來非常不利於歐洲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溫彼得在採訪中也曾表示歐盟與中國的貿易應該建立在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中,因此歐盟不應該切斷對中國高端技術的出口。
為了儘快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進一步在全球半導體貿易中奪得發言權,歐盟目前正在加快速度建立一條自己的半導體供應鏈。
去年12月就有消息傳出稱歐盟17國已經簽署了聯合聲明,希望在未來兩三年內投入1450億歐元來打造歐洲自己的半導體生態系統,爭取以最快的速度擺脫對美國技術的高度依賴。
接著在今年3月份,歐盟又官宣了一項新計劃,表示希望在2030年前使其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份額提高至20%,同時還官宣了將攻克2nm先進位程的計劃。為了更好地推進對高端晶元製造產業研發的步伐,歐盟國家還計劃用高額補貼來吸引台積電、三星、英特爾等全球知名晶元製造商赴歐洲建廠,前不久英特爾方面已經給出了回應,表示願意赴歐洲建廠。
從歐盟發力投資高端晶元產業的一系列計劃可以看出,歐盟想要擺脫對美國技術依賴的決心是非常堅定的,但也不得不承認,美國對中國科技的制裁確實影響到了歐洲企業的發展。
事實上,不只歐洲企業受到了波及,幾乎全球相關的企業都受到了美國「晶元禁令」的影響,此前日媒就曾報道,美國對中國晶元領域的打壓嚴重擾亂了全球新晶元供應鏈,是造成全球缺芯的原因之一。受此影響,很多國家都意識到只有建立起自己的半導體生態系統才能更好地避免半導體危機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