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自民黨議員、「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竄訪台灣地區並會晤蔡英文。對此,中國外交部表示,日本政府這種背信棄義、包藏禍心的行徑註定以失敗告終,根本無法阻擋中國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歷史進程。中方敦促日方深刻反省歷史,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原則和迄今承諾,停止在台灣問題上挑釁滋事,不得在台海問題上蹚渾水、謀私利,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種級別的議員竄訪台灣地區幾乎年年都有,只是在美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竄台之後變得更加顯眼,也掀不起更大的風浪。而日本議員這次是來「支持台灣」的嗎?想多了。
這些政客的竄台行徑,表面上都說著「支持台灣」這一類冠冕堂皇的話,實際都是無利不起早,真正的重點往往都藏在一些不起眼的對話之中。在西方反華政客眼中,做出竄台舉動的動力一方面是來自於民進黨當局的政治獻金,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在台灣地區的運作,把自身轄區的一些麻煩問題丟出去。
比如前不久有美國共和黨議員竄台,結果是要求民進黨當局採購波音飛機一樣。古屋圭司拜會台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的時候,就旁敲側擊地「期盼」民進黨當局協助執行高鐵車廂的採購案。
隨後會見蔡英文的時候,又重提了一遍這個要求。蔡英文辦公室事後發布新聞稿的時候,為了不顯得太丟臉,還把這段被當面強買強賣的內容做了消音處理。然而,越掩飾越心虛,這段輕描淡寫卻又「見不得人」的內容,正是日本議員此行的真正目的。不動聲色地勒索民進黨當局,這就是來自日本方面的「支持」。
俄烏衝突爆髮帶來的蝴蝶效應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中美雙方對台海局勢的認知。美國意識到,拱火地區緊張局勢直至爆發衝突,引導美元資本迴流,有利於釋放國內的通脹壓力。而更多人則認清了另一個事實,那就是美國只會在衝突中置身事外,提供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美國近來許多動作都是圍繞著在台海復刻「拱火俄烏」的模式,奈何中國大陸根本不上套。
特別是自佩洛西竄訪台灣地區之後,我們還在軍事和外交上成功塑造了台海新形勢新常態,將所謂的「海峽中線」這條「默契線」徹底抹去,也重新提出了對日本單方面劃定的經濟水域的異議。只要中國不承認,日本怎麼劃定都沒用。切香腸和反切香腸的博弈持續在進行,接下來如何下刀更有利,仍值得我們思考。
大陸方面已經取得了台海周邊的實際控制權,「台獨」政客已然是瓮中鱉,就算有再多的政客竄訪也無法改變實質,那就是趁兩岸尚未統一前的最後機會撈一筆,給自己的政治履歷「貼金」,給民進黨當局帶來些許「心理安慰」。最重要的,每一次外部勢力在台海問題上的挑釁都會加速我們的統一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