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月18日,浙東海面像天氣預報的那樣平靜,空中雲層稀少,雲高在5000米以上。
湛藍的天空和渾濁的海水顯得格外鮮明。作戰戰區海上能見度10多公里,風速只有每秒3-4米。
時鐘指針指向8時,按照三軍協同作戰計劃表規定的時間,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第一次火力準備--空中突擊開始了。
剎那間,我轟炸機群投下炸彈,一江山島上硝煙瀰漫,火光閃爍,硝煙瀰漫……
接著,我強擊機群對一江山島進行轟炸掃射,摧毀國民黨軍多個炮兵陣地和火力點,這些都歷歷在目。
這一陣陣空中轟炸突擊,猶如狂風暴雨,席捲一江山島,給國民黨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不過,這只是一道開胃菜。接著,我空軍轟炸航空兵第20師3個大隊和航空兵第11師2個大隊集體出動。
27架圖-2轟炸機24架伊爾-10攻擊機飛臨一江山島上空,進行第一次空中突擊。炸彈直落一江山島中心村、重要村、瞭望村。
伊爾—10強擊機
轟炸航空兵第20師60團團長張偉良駕駛飛機指揮空中轟炸,飛機起落架被國民黨軍高炮擊中。
但他毫不畏懼,仍沉著駕駛飛機,先後炸毀了一江山島的國民黨守軍04、07號陣地,圓滿完成了轟炸突擊任務。
看著飛機轟炸如此精準,不少炮兵官兵高興不起來:「這場仗首功要給空軍,一顆炸彈等於我們幾十發炮彈的威力!」「上級偏心,為什麼不請我們炮兵先打!」
正準備登島的步兵也有點抱怨:「一江山島叫我們空軍炸完了,我們的無后座力炮就沒活幹了。」「也省得我爆破,但沒法立功,我受不了。」
儘管如此,排長還是有遠見的。他對大家說:「敵人是不會被炸完的,他們躲在山洞裡防空。」
「我們一旦登陸,他們就要拚死頑抗,我們也要堅決戰鬥,我們還要在戰爭中立下大功,不會丟掉飯碗的,不要小看敵人的戰鬥力,敵人並不是不堪一擊的紙老虎。」
空軍兄弟回來後,又到了炮兵兄弟登場的時候。1月18日9時,炮手在各炮兵營發射陣地迅速裝填炮彈,重新校準泥和礁、雷鼓礁的射擊方向。
12時20分,隨著一聲「預備--放!」的口令,3枚紅色照明彈從陣地上空騰空而起,頃刻間,55門火炮齊發,一江山島火光衝天,硝煙瀰漫。
第三次火力打擊後,指揮員張愛萍對炮兵群給予了嘉獎。
炮兵群按計劃打了127分鐘,火力突襲7次,監視射擊6次,摧毀了一江山島上敵軍主要目標,為登陸部隊順利登陸突破創造有利條件。
國民黨軍在島上暴露的陣地、火力點、通信設施、碉堡、戰壕等均已被我破壞,失去反擊能力。所有人員都已潛入山洞和碉堡,不敢出來。
12時43分,海軍登陸艇第一大隊啟航,在大隊長王維剛指揮下,組成雙縱隊,運輸步兵180團第2營,攻擊南一江勝利村、田舂灣等地。
12時53分,海軍登陸艇第二大隊啟航,在大隊長張有文指揮下,組成雙縱隊,運輸步兵178團1營,向北一江之黃岩礁和山咀村駛去。
13時22分,海軍登陸艇第三大隊啟航,在大隊長陳伯鈞指揮下,組成雙縱隊,運輸步兵178團第二營,直指北一江的樂清礁。
我軍向一江山島發起登陸進攻的激戰即將打響。
頭門山島支援炮兵群和海岸炮連,正以密集的火力摧毀和壓制一江山島上的國民黨陣地和火力點,炮彈如冰雹般傾瀉在一江山島上。
炮聲隆隆,北一江的山坡和突起處籠罩在硝煙中,190和203高地被濃煙籠罩,已經看不清了……
13時05分,火箭炮編隊快速進入北一江以北2500米處海域。隊長王耀月一聲令下,火箭炮第一次發射。10聯火箭炮發射的火箭彈同時射向北一江島。
一連串的火光照耀著海面,180枚火箭彈全部落海,沒有擊中島上的目標。海面上出現了密集的白色水柱。
張愛萍司令員見此情景,立即用報話機與王艦長通話,命令他抵近射擊,務必保證能命中再發射!
馬冠三副司令員非常著急。他操著一口山東話:「打的是什麼玩意兒!全打海里了,這不是浪費炮彈嗎!」
他還向王隊長下達命令:「射擊距離縮短至2000米以內再裝填炮彈,進行第二次發射!」
接到命令後,隊長王耀躍將隊形向左轉90度,轉換為單縱隊。他第二次裝填炮彈,並在14時進行了第二次凌空抽射。
射擊距離約1800米,180枚火箭彈全部擊中目標區,一江山島炸成一片火海,國民黨軍陣地和設施熊熊燃燒,火箭彈真正發揮了威力。
火箭炮編隊首次射擊時,南昌艦、濟南艦在艦長李辛指揮下,於13時16分開始編隊射擊,在運動中擺出單縱隊進行射擊。
這次射擊,兩艘護衛艦使用130毫米主炮2門、100毫米主炮2門,抵近距北一江26鏈處,向樂清礁猛烈開火。
在艦長徐世平的直接指揮下,「瀋陽」號、「武昌」號護衛艦在北一江以北22鏈處佔據有利射擊陣地。13時20分,他們用4門100毫米主炮向黃岩礁火力點猛烈射擊。
3個航空兵轟炸大隊的27架圖-2轟炸機和2個航空兵大隊的24架伊爾-10殲擊機,於14時飛越一江山島上空,準備進行第二次航空兵火力打擊。
接著,空軍航空兵第11師31團2大隊,於14時15分對山嘴村、海門礁、黃岩礁、樂清礁、旺旺村實施俯衝轟炸。轟炸機群與攻擊群間隔1分鐘。
14時22分,我頭門山炮兵群開始第7次火力打擊,以最大的射速迅速進行連續猛烈射擊。
在我航空兵、艦炮、陸炮、艦載炮的飽和轟炸下,一江山島上共投下航空炸彈127噸,炮彈近4萬發,共計507噸(平均每公頃投下1211發,15.3噸)。
這真是名副其實的「萬炮齊發」!
14時07分,距離一江山島不到3500米,登陸運輸隊二大隊大隊長張友文不失時機下達命令:「升起戰術旗!」同時發射了一枚信號彈,表明戰術展開立即開始實施。
為什麼要在離島岸2000米的地方進行戰術展開?因為這個距離超出了國民黨軍小口徑火炮和重機槍的有效射程,部署得太早或太晚對我登陸艦都不好。
看到指揮艇發出「戰術部署」信號後,各艇大隊長、分隊長於14時10分從航渡編隊(雙縱隊)擴大到登陸編隊(橫隊),組成兩個隊形:
第一波隊為營第一梯隊連(突擊連),第二波隊為營第二梯隊連(預備隊)。
一江山島登陸地域狹小,我軍爭取在第一梯隊投入大量兵力。如果我軍逐次投入兵力,很容易就會被國民黨軍隊擊破。這是經過仔細的戰術計算後確定的。
我登陸運輸隊第一波28艘登陸艇,第二波20艘登陸艇,搭載48個步兵排3000餘名指戰員,隨時準備衝擊登陸。
在距敵島岸150米左右時,大隊長發出「減速」信號,同時發出「準備放閘」「炮火轉移射擊」信號。
同時,頭門山炮兵群實施最後一次火力打擊,以最大射速支援登陸部隊進攻。一江山島上再次硝煙瀰漫……
登陸艇上的機槍也在猛烈地對國民黨軍的前沿火力點實施壓制射擊。敵炮彈在我登陸艇、摩托艇、漁船周圍不斷爆炸,攪起水柱。
機槍子彈擊中登陸艇大門,發出錚錚聲響。這時,敵人的輕武器開始向我射擊。
登陸艇大隊離一江山島岸邊越來越近。然而,國民黨軍駐大陳指揮部愚蠢地低估了我軍的戰鬥力。
它居然在反登陸作戰方案中判斷:「共軍如果對一江山島採取兩棲作戰,最高水平是用木製摩托艇載步兵,用幾艘10噸位的炮艇掩護,夜間用人海戰術突破登陸。」
其實,在部隊和火力支援隊登陸時,我軍就做好了充分準備,用各種武器反擊敵人的「反撲」,殲滅一切頑敵!
我軍參戰兵力達到3個軍種、17個兵種、28個戰鬥群,大大超過敵軍估計兵力。
14時29時30分,216號登陸艇率先著艦,五連率先在北一江著陸!
連長毛坤浩帶領連隊在樂清礁成功登陸後,立即發射3發照明彈。並用超短波對講機報告:「登陸成功,佔領灘頭!」
5連僅1人受傷,比預定時間提前30秒成功著陸。這至關重要的30秒,將永載史冊!
14時31分,步兵6連在北山灣凹部登陸,遭到敵人三面火力攻擊,我軍傷亡慘重。
原來,連長臨時發現預定登陸點過於陡峭,難以攀登。他在沒有請示的情況下改變登陸點,導致登陸艇分隊推遲了一分鐘的著艦時間。
連長錯誤判斷導致出現一分鐘的誤差,最終使數十名戰士付出了寶貴生命,代價是相當沉重的,警醒我們在未來進行奪島作戰時,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誤。
204號、244號登陸艇被敵火箭炮擊中,六連一排、三排在20多人傷亡後才登陸成功。
二排下船後被敵集束手榴彈炸死炸傷,傷亡10餘人。只有一艘登陸艇順利著陸,但登陸部隊也處在敵人火力的三面夾擊下,情況十分危急。
這時,連長揮舞著手臂喊道:「戰友們!別猶豫,跟我衝上去!」在他的帶領下,100多名戰士向國民黨軍第一道戰壕猛衝,終於奪取了國民黨軍第一道戰壕。
第2步兵營第2梯隊第7連在第5連之後登陸,第8連在第6連右側登陸。營指揮所由營長孫勇、教導員平濤帶隊在5連右後側登陸,指揮下屬連隊衝擊203高地。
登陸艇部隊第二大隊的第一波12艘登陸艇,在顛簸的急流漩渦中維持戰鬥航向。當距離敵岸約100米時,隊長張友文命令:「速度放慢,把閘門放好!」已經是14點28分了。
隊長張友文是蘇北抗日根據地新四軍的老戰士。他的指揮沉著、剛毅、從容,與隊長陳伯鈞完全不同。
這時,他對一營營長許國光、指導員張天申說:「祝你們順利攻佔190高地,全殲敵人,回來見!」
許營長對張艦長說:「謝謝海軍大哥,幫助我們一個營登陸!」
登陸前,許營長用望遠鏡仔細觀察著陸點正面地形,從水面望去,是一處坡度70度的陡崖。
頂部的岩石像一個巨大的拳頭一樣突出。巨石上爆炸的彈片向上飛舞,對著艦士兵著艦影響不大。
於是,許營長決定暫緩炮火延伸射擊的射程,以便充分利用支援炮火,壓制敵人的第一道戰壕。
14時33分,我210號登陸艇先行靠岸。緊接著,另一艘登陸艇搭載第一梯隊178團1營3個連先後在海門礁、黃岩礁、山咀村3個登陸點登陸。
紅色信號彈飛上天空,對講機發出「一營第一梯隊成功著陸」的勝利信息,比預定時間晚了三分鐘。
2連登陸黃岩礁,充分利用支援炮火和攻擊機群的突擊力量,迅速突破敵輔助工事,攻佔敵第一道壕溝,傷亡10餘人。是一營中進攻比較順利的連。
三連在山咀村登陸,三排在正面被碉堡阻擊。連副指導員單槍匹馬,使用手槍和手榴彈,機智勇敢地攻佔了兩個碉堡,為全連開闢了一條通道。
1連在海門礁右側登陸後,遭敵水面暗堡火力阻擊,傷亡慘重。連長、副連長相繼負傷,指導員犧牲,部隊失去堅強指揮,在岸邊前沿停滯了4分鐘。
之後,三個排從左崖跳入壕溝,消滅了敵人,才佔據第一道戰壕。
營指揮所由團參謀長唐英普帶隊,第二梯隊4連緊隨1連後側,分別在海門礁和黃岩礁登陸。團指揮所由團長戚慶連、政委楊明德帶隊,隨一營第二梯隊連登陸實施指揮。
我攻擊機群為支援登陸兵而戰,比預定突擊時間多了8分鐘。飛行員劉棟和倪金升的彈藥和燃油已經耗盡。他們又做了一次假俯衝掃射動作,震懾了頑敵,有力支援了步兵進攻。
我攻擊機群英勇衝擊,歷時30分鐘,於14時35分飛離戰區。2架轟炸機被國民黨軍高射炮火擊傷,6架攻擊機受傷。
當國民黨軍大陳島遠程火炮向我登陸運輸艇開火時,我空軍轟炸部隊用2個中隊轟炸機、1個大隊的攻擊機對國民黨軍炮兵陣地進行壓制火力。
至此,大陳島國民黨軍炮兵失去反擊能力。
登陸艇第一大隊第一波隊8艘登陸艇,搭載步兵180團第一梯隊二營五連、七連。14時37分在南一江勝利村、田奮灣一帶登陸。營長李士武發射3發紅色照明彈,報告「南一江登陸成功」。
五連登陸南一江勝利坡,第一排順利推進。第二排所在200號登陸艇被3枚火箭彈擊中,艦上大部分人員死傷。55名幹部戰士只剩下包括3名受輕傷戰士在內的5人仍在戰鬥。
排長帶領戰士衝鋒,把敵人消滅在最前線。全連指戰員不畏流血犧牲,以堅決勇敢的戰鬥行動,一舉攻佔敵人第一道戰壕,立即向勝利坡發起進攻。
經過11分鐘激戰,我軍粉碎了國民黨軍兩次反擊,攻佔勝利坡。
14時38分,七連在田奮灣北側突出部登陸。一排人員上岸後,以迅速果敢的行動摧毀了岸邊的敵人碉堡,配合五連打退了國民黨軍的兩次反撲。
二排登陸時傷亡12人,積極支援三排對第一道戰壕的進攻。
三排下船後,由於指揮不力,全排在鐵絲網外停留4分鐘,被敵人炮火嚴重殺傷,排長犧牲,僅剩的16名戰士衝上岸,與二排人員一起發起攻擊。
3排排長犧牲後,通訊員劉利臣站了起來,拿起排長身邊的指揮旗,高喊:「為排長報仇,由我代理指揮!」他指揮加強給3排的重機槍,掩護全排向前衝擊!
二營指揮所帶領第二梯隊六連、八連於14時53分在南一江登陸,及時投入戰鬥。第180步兵團指揮所政委馬丁、副政委金乃堅隨第二梯隊登陸。
登陸指揮所第60師先遣指揮組,由張浪政委、王坤參謀長率領,於15時在北一江黃岩礁登陸。立即指揮部隊向南一江、北一江縱深發展,協調兩個步兵團的作戰行動。
攻佔北一江島的「縱深戰鬥」,其實就是強攻主峰--190高地和203高地。
步兵178團一營在營長許國光、教導員張天申的指揮下,擔負起攻佔北一江190高地的任務。
190高地是黃岩礁、海門礁和中山村的制高點和核心據點。國民黨軍居高臨下,憑藉有利地形進行抵抗。在第二道戰壕前,國民黨軍與我登陸部隊進行了一場血戰。
一江山島是個彈丸之地,攻打190高地無法鋪開一個連的兵力。即使從登陸點直接延伸到190高地,也只是一個狹窄的山坡,一個營的兵力十分擁擠。
國民黨軍突擊第4大隊第4中隊,以其堅固的碉堡、窯洞、戰壕,用側擊和交叉火力阻擊、殺傷我軍登陸部隊。
加強給我一營的無后座力炮、重機槍和海軍炮艇中隊發射的炮彈,都擊中了國民黨軍第二道壕溝的胸牆。敵人躲在戰壕里,靠在胸牆上,手榴彈一枚接一枚地向下投擲。
手榴彈滾下山,有的滾到岩石後面爆炸,有的滾到第一條戰壕爆炸,有的滾到我們戰士身邊,甚至滾到戰士腳邊。
導火索吱吱作響冒煙,被戰士們發現後踢到岩石下爆炸,或者戰士們順勢用槍托砸進彈坑裡。
手榴彈像冰雹一般炸向我軍陣地,令人觸目驚心,防不勝防,造成我軍多人傷亡。
一營二連的勇士們冒著敵人的火力,向190高地攀登。右手握緊武器,左手攀爬岩石,用盡全身力氣一步步向上攀爬,向國民黨軍的戰壕投擲手榴彈,將敵人炸死在戰壕里。
在我自動武器的猛烈射擊下,乘著手榴彈爆炸的硝煙,我軍衝進了國民黨軍的第二道戰壕。
正當我軍戰士跳出第二道戰壕向國民黨軍發起進攻時,機槍子彈突然從正面射出,一連串手榴彈被拋出爆炸,沖在前面的幾名戰士被炸倒。
排長急忙命令戰士們:「卧倒!回壕溝,停止進攻!」
原來,這是國民黨軍隊在通往190高地的山脊線上深挖的一座暗堡,從斜坡上只延伸了30厘米。
我軍士兵射出的子彈落在掩體的頂端和山脊上。手榴彈扔過去被碉堡上方的鐵絲網彈回來,順著斜坡滾進戰壕,炸傷了我軍戰士,增加了許多意外傷亡。
此時,分到二連的57毫米無後坐力火炮班也抵達第二道壕溝。他們負重攀登不易,準備支援步兵攻擊碉堡。
2連連長受重傷,副連長犧牲,只有指導員還在指揮。
在這陡峭的地形上,炸毀敵人碉堡的唯一辦法就是依靠爆破筒。但排長組織重機槍火力掩護,派人連續實施爆破未果,數名爆破手非死即傷。
最後,班長肩扛無後坐力炮,一舉摧毀碉堡,部隊得以繼續進攻。
在該營第二梯隊的配合支援下,二連於14時55分攻克190高地,北一江上空我軍第一面紅旗迎風飄揚。
190高地東側山中村的國民黨士兵被迫舉手投降,部分士兵東逃。一、三連乘勝攻下中心村。
15時,步兵178團指揮所率第二梯隊營在海門礁、黃岩礁登陸。戚慶連團長命令三營營長丁長安、教導員朱波迅速隨10連投入戰鬥,擴大戰果,向190高地東側攀登強攻!
第二梯隊營適時上陣,是我軍戰役指揮的高明之處。該團第一梯隊營和第二梯隊營登陸間隔30分鐘,登陸後投入戰鬥,保持了兵力優勢,增強了攻擊力量,提高了攻擊速度。
但如果兩個梯隊營的登陸時間間隔只有十幾分鐘呢?那將導致第二營擠在著陸點,無法擴展,可能造成更多傷亡。
北一江203高地是全島最高點,西南側的永久性鋼筋水泥掩體內是國民黨軍在一江山島的指揮部所在地,那裡的山陡峭,易守難攻。
203高地由國民黨軍突擊總隊1中隊據守,防守陣地從樂清礁延伸到瞭望村,阻擊我軍前進。
第178步兵團2營5連是全團的尖刀連。在歷次戰役戰鬥中屢建戰功,戰鬥作風英勇頑強、勇猛如虎。在攻佔北一江的登陸作戰中,這個連率先上岸,不愧是英雄連隊。
我二營營長孫勇在副團長毛張苗的指揮下,組織重機槍、無後坐力炮、火焰噴射器支援五、六連攻佔旺旺村,隨後又猛攻203高地。
五連攻佔瞭望村時,毛副團長命令連隊暫停射擊,重新組織火力掩護後再向前進攻。
分散在瞭望村各處的重機槍、無後坐力炮、火焰噴射器被集中到五連側後方,向國民黨軍火力點發起猛烈射擊,壓制敵人火力,支援五連指戰員進攻203高地。
178團副團長毛張苗
營長孫勇從教導員平濤手中接過紅旗,大聲喊道:「同志們,沖!上面是203高地,攻上去就是勝利!」他一邊喊,一邊爬上203高地,帶領戰士向上衝擊。
國民黨軍以一部分兵力反擊,於是雙方展開了白刃戰。孫營長命令七連迅速前進,從203高地以東迂迴進攻,以六連向東靠攏,支援五連殲滅頑敵。
15時05分,我178團第二營攻佔203高地。五連通訊員陳壽南將紅旗插在山頂,數十名指戰員站在水泥碉堡上歡呼勝利。
從頭門山指揮所可以看到,203高地紅旗迎風飄揚。指戰員們不禁歡呼:「佔領北一江了!」「看!190和203高地出現兩面紅旗!」
從14時29分登陸到15時05分佔領203高地,我軍登陸部隊僅用了36分鐘。我五連斃傷敵78人,俘敵34人,繳獲輕武器40件,火炮11門。該連傷亡64人(45人受傷,19人犧牲)。
我軍攻佔北一江203高地時,國民黨守軍江山區司令王生明被燒死在掩體內。他去世後,台灣當局表彰他為「克難英雄」。
王生明一家合影
不久,二營六連班長傅德昌抓獲國民黨軍第四突擊大隊大隊長王輔弼。
反動頑抗的大隊長在「地區司令部」掩體附近的一個碉堡里負隅頑抗。
在我軍的政治攻勢下,他一開始還拒絕投降,打傷了我軍幾個喊號的戰士。後來,他聽說我軍要「拉響炸藥包了」,就跑出去繳槍。
參謀長王坤問:「你是王輔弼嗎!?」他立正回答:「是的,我是第四突擊大隊中校大隊長王輔弼。」
他那黑黑的麻子臉綳得緊緊的,頭上的臟血還在眉毛下滴著。報告軍銜和職務已成為他的職業習慣。
王坤讓衛生員包紮王輔弼的傷口,擦拭額頭上的臟血,又問:「你知道我軍的俘虜政策嗎?!」
「聽得多了,聽得多了,早在徐蚌會戰時,鄙人就曾被貴軍俘虜的,當時你們對我特別好。」王輔弼趕緊回答。
「那你為什麼不早點出來投降,命令你的人交出槍,停止抵抗?」參謀長王坤斥責道。
王輔弼狡辯地擺擺手:「貴軍轟炸炮擊太厲害,我的指揮系統全毀了,和各中隊失去了聯繫,無法下達命令,而且還有一個軍統指導員監視我,真的很厲害。後來,我在逃走前殺了她...「
「你們的地區指揮官王生明呢?」
「你們炮火太猛了,空軍轟炸掃射,我不敢出來,剛走到碉堡門口就受了傷,一直沒見到王生明。」
除了王輔弼,地堡內還有3名女囚和2名漁民(一名老漁民和他的孫子),也穿著灰色棉衣。
據犯人供述,我軍進攻北一江203高地時,國民黨軍江山地區司令員王生明也想組織部隊反擊。
被我炮火壓制後,他撤退到碉堡和掩體內進行反擊,最後被掩體內我軍火焰噴火器燒死。
步兵第180團是攻佔南一江第180高地的主攻部隊。真是巧合:180團攻佔了180高地。
國民黨軍突擊第二大隊第四中隊駐防南一江,制高點是160高地和180高地。勝利坡、安全坡、鞏固村是國民黨軍隊的堅實支撐點。
由於南一江位於頭門山炮兵群的背面,守軍挨的炸彈、炮彈比北一江守軍少,其火力點未被摧毀多少,給我登陸部隊造成了一定傷亡。
第2營第1梯隊第5、7連在海軍炮艇大隊的掩護和支援下,向勝利坡發起進攻。國民黨軍在碉堡里向我猛烈射擊。
山坡陡峭,光禿禿的,不利於攀登、射擊和投擲手榴彈。士兵們爬上去又滑下來。
5連2排長何才林急中生智,爬上一塊大石頭,警惕地鑽進石頭縫隙,繞到碉堡邊,跳入交通溝,將兩枚手榴彈塞進射擊孔,消滅5名頑敵。
此時,位於160高地的國民黨軍沿斜壕反攻勝利坡,投擲手榴彈,被我排擊退。
新戰士畢延昌在進攻時中走錯方向,沖向敵炮兵陣地附近。他孤身一人,無所畏懼,端著刺刀去消滅俘虜了不少敵人,
有5人被刺死。
當部隊趕到160高地附近時,5連指導員徐文學被敵人子彈擊中頭部,壯烈犧牲。
戰士們悲憤交加,高喊:「為指導員報仇,沖啊!」15時07分,5連勇士攻佔160高地,將紅旗插上制高點。
第2營第2梯隊第6、8連於14時53分在南一江登陸,隨即投入戰鬥,接替第1梯隊第5、7連,向南一江180高地發起進攻。
兩個連在攻打安全坡鞏固村時,與頑敵激戰10多分鐘。六連攻佔安全坡,八連攻佔鞏固村,付出較大傷亡。16時許,奪取制高點的戰鬥勝利結束。
15時48分,我180團二營在南一江180高地插上一面紅旗。五連、七連奉命轉入防禦,消滅洞內殘敵。
1月18日15時許,178團第2梯隊營第3營在營長姚根林、指導員朱波的帶領下,在北一江海門礁登陸集結,與第10連、第8連深入戰鬥,向北一江東南角發起進攻。
17時30分,八連攻佔東山村,十連攻佔東山頭,接著以十連進攻六中坡,以十一連進攻三三礁。17時10分,八連、十連由北向南進攻,攻佔守固村。
第180團第2梯隊第6、8連在「安全坡」「鞏固坡」的窯洞和暗堡內對殘敵發起攻擊,於17時25分至33分結束戰鬥。
14時30分起,解放軍第一梯隊開始登陸。至17時33分,北、南一江群島高地和地表陣地全部被佔領,解放軍只用了183分鐘
我登陸部隊對北一江的主要突擊方向是由西向西北,陸上的輔助突擊是從北河東北和南河以西。
因此,在山頂山脊線以南的山坡上(稱為後坡)仍有許多洞穴,暗堡內孤立頑抗的敵人仍未被徹底消滅。
於是,178團第二梯隊營(第三營)投入「後坡」清剿殘敵,這是一場特殊的戰鬥。
佔領北一江203高地的我三營重機槍連,以6挺重機槍,集中火力攻擊南一江東北角山坡上的敵人火力點。
八連指戰員在北一江反坡的窯洞和暗堡里,被敵人從背後向我射擊,大批戰士死傷。
連長立即命令:「停止前進,隱蔽待命。」這時,沖在前面的戰士聽到命令後,立即跳進附近的彈坑,中間的戰士抓住旁邊的岩石躲起來,後面的戰士蹲在斜坡上。
連長迅速組織輕機槍、衝鋒槍阻擊壓制敵人火力,命令戰士利用地形向碉堡靠近,向射擊孔投下手榴彈。當地堡里的手榴彈快要爆炸時,狡猾的敵人立即從地堡跑到山洞裡避難。
手榴彈在掩體中爆炸,部隊繼續向前衝擊。這時,洞里的敵人爬回碉堡,架起輕機槍繼續向我射擊,又造成我幾十名戰士傷亡。
很快,我軍發現通往碉堡的山坡岩石一側有一個洞,連長便命令爆破手投擲一個小炸藥包,炸毀了碉堡的通道,堵住了洞。結果,所有頑抗的敵人都被埋在山洞裡窒息而死。
十連從190高地出發,打到後坡。戰士們傷亡很大,被迫停留在斜坡上,無法前進。
敵人的碉堡分為上下兩層。當我攻擊下層時,敵人爬到上層躲起來,用暗洞向我射擊。見此情景,10連連長指揮兩名火箭炮射手瞄準射擊,將碉堡內的敵人全部炸死。
掩體中敵人的火力點被我摧毀後,洞中的殘敵繼續向我射擊。洞外有胸牆和射孔,手榴彈不能扔進洞里,我軍只好發射火箭彈將其摧毀。
針對清剿戰鬥不盡如人意的情況,登島的張愛萍作出指示,要求充分發揮噴火兵作用。
於是,在肅清殘敵的戰鬥中,噴火手大顯身手,許多步兵子彈、手榴彈無法到達的山洞死角,噴火手一噴火就解決了。
戰鬥中,噴火兵燒毀暗堡45個,洞穴16個,防空洞2個,茅草房3個,共66個目標,斃敵200餘人,我噴火連傷亡46人(傷35人,犧牲11人)。
1月18日黃昏,178團3營在噴火手的協助下,向東昌村、守固村殘餘之敵發起進攻。19日凌晨1時許佔領守固村。
至19日凌晨2時許,經過8.5個小時的激戰(從17:33—第二天凌晨2時),我軍全部肅清了暗藏之敵。
在肅清殘敵戰鬥中,我軍付出了較大代價,步兵60師計傷亡788人,超過了搶灘登陸和拿下制高點多次戰鬥的總和,這是導致我軍傷亡大於蔣軍的最重要因素。
如何在登島後以最小的代價清剿殘敵,是未來奪島戰鬥中需要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
整個一江山島之戰,我軍全殲守敵1086名(斃敵519名、俘敵567名),繳獲各種火炮27門、輕重機槍 87挺、火箭筒27具、各種槍支334支,彈藥20餘萬發和大批軍用物資。
我華東軍區三軍參戰指戰員在攻佔一江山島登陸作戰中,傷亡1417名(陣亡393名、傷1024名),敵我傷亡比例為1比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