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縣雙廟村,位於趙縣縣城北約8公里,臨近藁城、欒城縣,屬於前大章鄉。
這裡有一個中國最古老的愛情故事
據說,伏羲、女媧還有他們的妹妹伏金,因共工怒觸不周山後天降洪水,無奈中乘坐葫蘆漂到了趙縣雙廟一帶,看到這裡水草豐美、魚米留香,成群泡紅了腿的鴿子叼著五色糧穗來回飛著,於是三人就在這裡住下來。
兩人長大後,雖然分室而住,各吃各的水,但由於經常一起勞作,日久生情,因情生愛,不知不覺中都有了走到一起的想法,因沒有父母,就必須徵得上天與大地的同意。為此,女媧提出了雙煙合一、雙石合璧、追到手的主意。於是,兩人分別在兩處點火,煙合則成。沒想到兩股煙在空中飄蕩了好一會兒也不往一塊聚,正在兩人悵然若失的時候,不知從何處刮來一陣旋風,風越刮越大,形成一個旋渦,把兩股煙一下子刮在一起,紐轉著變成一股煙了。第一個願望實現後,二人又分別在兩處高崗滾下一塊圓玉石,兩塊石頭起初向反方向滾著,眼看不可能在一起了,正在無可奈何時,沒想到都滾到一個大坑裡,晃來晃去,不久在坑底合二為一了。兩件事做成後,天也到了月上柳梢頭的時候了,女媧在前邊跑,伏羲在後邊追,到一片樹林後,轉樹的女媧被反轉的伏羲抓到了手。不可思議的事情就這樣變得合情合理了。於是,為表明對天地的敬意,伏羲把剛燒過的炭黑塗在臉上,一是表示感謝,二來留作紀念,三來顯示以後要在一起共食人間煙火。而女媧則帶上伏羲用玉石打磨的兩枚玉鐲,來暗示合在一起的兩塊玉石,以後要合在一起過日子。看來,姻緣、吃井水、抹黑臉、追到手、帶手鐲、拜天地、天造地設等婚事風俗習慣及用語或許就源於此罷。
(節選自趙州橋文學公眾平台)
八月十五,是一個不可明狀的日子。數千年來,她牽掛著華夏兒女諸多的目光,哪裡是老家,哪裡是塞滿車燈的歸途?哪裡是故鄉,哪裡是玉米須上掛滿欲滴的露珠?哪裡是窗花,哪裡是月色撩醒等候的父母?
八月十五,是一個拜月慶豐的日子。田野里滿是收穫,一穗穗玉米,一朵朵棉花,一片片穀子,一捧捧花生,一塊塊紅薯,地里瘋長的成熟晃迷了你的眼。老樹上一串串紅棗,一枝枝雪梨,一個個石榴,眼看著壓彎了你帶笑的嘴角。還有那牆邊架起的絲瓜眉豆使勁地爬到鄰家看風景。因此家家壘桌供果恭請月圓共品秋色,而月光亦淺嗅秋香而試誠意。
八月十五,是一個祭祖奉先的日子。有女媧補天以呈祥,有伏羲織網以納魚。有女媧摶土以造人,有伏羲結繩以記事。有女媧伏羲並稱人祖之地,有中秋元宵同慶福壽之跡。縱觀天下,僅趙縣雙廟獨有祭祀之典,如中秋有緣,皆可一試心誠月朗。
人間共明月
尋訪人祖廟
尋根
問祖
探究古老的伏羲文化
回歸田園
花好月圓
人財兩旺
五穀豐登
普天同慶
八月十五
雙廟人祖廟歡迎您來
參加祭祀大典
來源:趙州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