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黨史立心、英雄鑄魂」春季徵兵第一課系列活動在湖南省衡南縣人武部舉行。通過四堂課,加強了115名即將入伍的應徵青年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人武部政委周久虎從「是什麼」「為什麼」「怎樣傳承」入手,為全縣參訓的133名預征青年展開了一幅幅紅色畫卷。帶領即將入伍新兵回顧黨史(軍史)、緬懷英雄,銘記黨恩、歌頌黨恩、永遠跟黨走。引導應徵青年要加強對黨史國史軍史的了解和認知,樹立正確「政治信仰」,自覺做到「我聽黨的話、槍聽我的話」。通過役前訓練,練就過硬本領,錘鍊高尚品格,扎紮實實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爭做新時代「四有」革命軍人。
周久虎為預征青年授課
人武部領導還開展了為即將入伍的116名新戰士在《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簽名贈書等系列活動。同時,人武部把10位英模畫像;「衛國戍邊英雄團長」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陳紅軍等5名同志英雄事迹和抗美援朝一級戰鬥英雄羅亮泗用「爆破筒炸坦克」的故事彙編成「口袋書」,贈予廣大應徵青年、做到人手一冊,應徵青年「學英雄、當標兵」在衡南大地蔚然成風。
為即將入伍的新戰士簽名贈書
精彩的內容與豐富的形式完美融合,愛國主義主題鮮明,在參觀人武部榮譽室和國防教育館時,133名參訓青年認真聆聽人武部歐陽石林部長講解後,大家踴躍發言並參與討論,茶市鎮大學生畢業士兵朱米塔參加役前訓練當天,母親患尿毒症不幸去世,他匆匆參加了母親的喪事,繼續參加役前訓練,小朱說:「參觀了國防教育室,特別是『國防連著你我他』欄目,讓我找到了差距和不足,我一定化悲痛為力量,向英雄學習,爭做習主席好戰士。」廣大應徵青年紛紛表示:要勇於奮鬥、敢於擔當、樂於奉獻,決心扛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
組織預征青年參觀國防教育室
作為由特殊黨費援建的桐梓山工農游擊隊根據地舊址,湘南起義後,桐梓山工農游擊隊經改編後,離開根據地,與朱德、陳毅部隊奔赴井岡山。1992年,民政部因桐梓山工農游擊隊根據地的緣故,把衡南縣定為革命老區。2010年,桐梓山根據地被命名為「衡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1年,被審定為「湖南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舊址紀念館裡的一磚一瓦都浸潤著黨恩。近年來,人武部突出紅色傳承、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探索建立了 「學黨史(軍史)、唱黨歌,憶傳統、勵鬥志」黨建系列活動,將「國防教育館」、「羅亮泗紀念館」、「桐梓山根據地」等作為「紅色陣地」,定期開展紅歌演唱文藝晚會、「紅色文化」演講比賽等,讓官兵全方位接受紅色文化熏陶,以實際行動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即將入伍的新戰士組織簽名紀念
(蔣璐)
來源:國防時報
編輯:董嶠
編審:許小娟
通聯:國防時報新聞中心 20289601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