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點半開始排隊,10點就賣光,西寧這特色早餐,想吃要趕早

凌晨4點半開始排隊,10點就賣光,西寧這特色早餐,想吃要趕早!

要說青海西寧街上最多的是什麼,當地人必然會告訴你是「雜碎湯」,甭管是牛雜還是羊雜,每天早上都是當地人開啟新一天的美食,勤勞的人早早的四點多就開始排隊,就為吃上一口頭鍋鮮美的雜碎湯,因為正宗的雜碎湯店鋪很吃香,晚一點排隊更久,而且很可能還吃不到。

在西寧大大小小的街頭轉悠一圈可以發現,牛雜湯要多於羊雜,特別是有幾家數十年歷史的老店門口,都是長長的一排人,最後在當地朋友的帶領下,來到了一家不起眼,甚至可以說很小的牛雜碎店,門面也是很不起眼,不是常客很難找到這裡來。

店子里也不大,能坐個30人的樣子,不過在門口還有一群人,或站著或蹲著,一碗牛雜湯一個餅,就這樣大口的嗦,不停和身邊的人聊天,吃著說著真是不亦樂乎啊!這場景,而且是早餐,在其他很多地方是看不到了。

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牛雜碎湯,要20一碗確實感覺有點貴了,據說還有更貴的,因為是朋友請客也不好再細問,餅是標配的算在一起了,說實話,這種餅沒啥味道,單吃還感覺乾巴巴的很硬,但是泡在湯裡面那感覺就是錦上添花了。

湯的香味鮮味讓餅柔軟更好吃了,一邊品嘗一邊觀察,好像所有來這家店吃早餐的人,都和我們一樣吃的是牛雜碎湯配餅,當然了,如果是其他湯,小編我也是傻傻分不清的。

再來回味主角「牛雜碎湯」的精髓之所在,端上桌之前就聞到了香味,有那麼一點腥,上面漂浮著蔥花,碗裡面隱隱約約有一堆的牛雜,除了牛肚比較明顯,其他也是不知其名,暫且吃吃再說。

其實裡面有牛肚,還有牛肉牛筋和雜七雜八食材,以往只知道牛肚很不易嚼爛,這家店不知有何妙招,讓牛肚軟爛雖然還有一點嚼勁,但是這個度拿捏的很到位,口感上的體驗也很突出。

吃肉吃牛雜真的不如喝湯,雖然牛雜很豐富,但是湯才是精華之所在,一口下去微微感覺胡椒味重了一點,滾燙的湯和胡椒的辛辣融合,很多外地人容易憑這一口而拒絕它,但是相信我,一定要細品,慢慢品,後面的感覺就來勁了。

牛肉牛雜的清香和湯里油脂的味道很好,不覺得膩,拋開胡椒味,總的來說屬於比較清淡,周邊桌子的食客居然有人還會加辣子,這樣的鮮湯原汁原味才更加過癮,加辣子反而吃不到純正味道。

幾口湯下肚,感覺稍稍有些發熱,不過讓人很舒坦,湯裡面泡著的餅要趕緊吃,要不然過度浸泡之後,就不那麼好吃了,快吃到見底的時候發現幾塊牛腸,和其他食材一樣很細膩很滑,還有彈性,香濃的牛雜碎湯料足味美,吃完都撐了,餅也只能吃到一半,只能打包了。

一碗湯下肚,渾身暖和還出了一額頭的汗,等到天冷的時候吃相信更加痛快,雖然在其他地方也會有牛雜或是牛雜湯,但是與青海西寧的牛雜碎湯相比,缺的是純與香,各位吃貨有機會一定要去嘗嘗。#吃在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