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進入特定公共場所都需要掃碼,
但有些長者因其手機版本過低,無法掃碼。
這時家人就會建議買一部新手機,
讓出行更便利。
我國是智能手機使用大國,每年生產和淘汰的手機數量龐大。隨著手機的快速更新,我們手中也總有一兩部閑置不用的手機,很多人會選擇將舊手機賣了。
在街上,偶然也能看到有人騎著三輪車,小喇叭播放著「回收舊手機、舊電腦」。
這時,有的人覺得淘汰的廢舊手機除了放在抽屜里吃灰外,也沒有太大用處了,乾脆賣給回收店,還能拿到一部分折算的錢。
但我們平時會將銀行卡密碼、身份證信息、支付寶信息等存在手機里,一旦被不法分子恢復,就完全泄露了,隨時有資金被盜的可能。
回收舊手機後
賬戶內的錢「不翼而飛」
近日,家住中寧縣的馬先生來到派出所報案,稱自己支付寶綁定的銀行卡內的錢「不翼而飛」。民警調查發現,受害人賬戶中的錢全部轉到手機回收店老闆李某名下。
據李某交代,其經營著一家手機店,因資金周轉不開,就動起了歪心思。因為馬先生近期在店內置換了一部蘋果手機,店家套取被害人信任,獲取被害人身份證、銀行卡、驗證碼信息,通過修改被害人支付寶支付密碼形式,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將被害人手機綁定的銀行卡內的錢轉到自己的支付寶內。
● 手機回收存在安全隱患
手機已刪除的數據仍存在被複原的可能性,這是廢舊手機回收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對於回收舊手機,信息安全是首要考慮的。
將手機恢復到出廠設置,將所有個人信息全部清理乾淨。然後再找尋專門的機構去進行手機回收。
畢竟如今網路電信詐騙層出不窮,除了「猜猜我是誰」,其中不少就是假冒親朋好友的身份,電話求助要求借錢、轉賬實行詐騙。
嫌疑人越來越多地依靠非法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有針對性地開展「精準詐騙」,得手率更高,也更加難以識別。
● 不要過於詳細地記錄聯繫人信息
在存儲手機號碼時,為了記清「誰是誰、在何處、什麼單位」,大家都會習慣性將這些信息加在聯繫人的姓名後。如「女婿李XX」「同學陸XX」等。
一旦手機丟失,手機信息不慎泄露,或被犯罪分子盜用後,會藉助你的身份信息獲取受害者的信任。
假設有一天,你接到的是一位熟人的電話,來電顯示的是來自手機通訊錄里名字,你是不是很輕易就放下戒心?
所以,在接到所謂的家人、領導、朋友的來電時,一旦對方開口提錢,一定要慎重。特別是涉及資金方面,一定要親自找當事人核實。
造成手機通訊錄信息泄露的途徑有很多,大家可添加一些易於自己記憶的代號作為區分,或記錄在紙質通訊錄中,以免給騙子可乘之機。
手機已成為日常生活離不開的工具
但也正因其功能強大,
稍有不慎,
「傷」到自己的情況也較為普遍。
當你想更換新手機時,
舊手機應該如何處理比較穩妥呢?
圖片源自網路
本文負責編輯:詩琳
特別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