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2022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具體公布了2022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
一、元旦:2022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二、春節: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調休,共7天。1月29日(星期六)、1月30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節:4月3日至5日放假調休,共3天。4月2日(星期六)上班。
四、勞動節:4月30日至5月4日放假調休,共5天。4月24日(星期日)、5月7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節: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六、中秋節: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
七、國慶節: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10月9日(星期日)上班。
公布放假時間,原本是值得高興的事,但細心的朋友發現,2022年放假時間最長的春節和國慶兩個假期都是靠調休「湊」出來的。
春節放假前兩天為周六周日休息日,但按照通知要求,這兩天需要正常上班,加上前面周一至周五的上班時間,春節放假前,一共需要連續上班7天,很多人表示不堪重負。
春節放假前兩天周末正常上班
同樣的,國慶「十一」小長假雖有七天時間,玩可以玩開心,但收假後的日子卻不好過,收假時雖然剛好是周末,但周末也要正常上班,加上後面周一至周五的五天時間,也是要連續上班7天。
國慶節收假後兩天周末正常上班
這种放假前後需要補班的情況,書面語表達為「挪假式放假」,是我國特有的節假日調休現象。
節假日如何安排,關係到方方面面,因為只有節假日,特別是這種全國統一的節假日,人們能夠自由靈活支配自己的時間,任何一種安排方式,收到的效果都會截然不同。利用節假日出門旅遊,可以拉動內需;利用節假日陪伴親人,可以促進社會和諧;利用節假日學習,可以提升自我能力素養……。
雖然目前我國部分節假日還需要通過加班換取,但這也是由我國目前的國情所決定的,只要這樣的安排有利於國家的整體發展,我們個人克服困難也要全力支持,犧牲部分休息時間,合理安排時間,投入更多精力到本職工作上,才能把祖國建設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