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點多、面廣」疊加假期人員流動 中國如何應對疫情傳播風險?
中新社北京9月29日電 題:疫情「點多、面廣」疊加假期人員流動 中國如何應對疫情傳播風險?
作者 馬帥莎
當前,中國內地疫情仍呈「點多、面廣」的特點,而國慶假期人員大規模流動,將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保障國慶假期文旅市場有序運行?假期校園疫情防控如何部署?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國慶期間疫情防控有關情況。
9月29日,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做好國慶期間疫情防控有關情況。 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
國慶假期是民眾參加文化活動和外出旅遊的高峰期。根據專家研判,隨著國慶假期臨近,探親、旅遊等人員流動增加,加上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隱匿性、傳播能力強等特點,中國仍然持續面臨境外疫情輸入和本土疫情傳播的風險,發生多地聚集性疫情風險依然存在。
為防止疫情通過文旅途徑傳播擴散,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副司長李曉勇表示,文旅部將強化旅遊活動管理,要求旅行社和在線旅遊企業不得經營出入境團隊旅遊和「機票+酒店」業務,暫停在有中高風險區的縣(市、區、旗)和直轄市的區(縣)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暫停陸地邊境口岸城市團隊旅遊業務。
國家疾控局傳防司司長雷正龍在會上提示民眾,盡量在本地過節,減少跨地市出行,避免人群大範圍流動引發的疫情傳播風險。如果確需出行,要了解目的地的疫情情況,不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的縣區,要按規定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乘坐飛機、高鐵、列車、跨省長途客運汽車、跨省客運船舶等交通工具,盡量錯時錯峰。
受疫情形勢及各地防控政策變化的影響,公眾國慶假期出行受到抑制。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韓敬華介紹稱,公眾出行以旅遊休閑、探親訪友、返崗返鄉等為主,省內、中短途出行佔比較大,跨省長距離出行較往年有所減少。
隨著越來越多人選擇就近過節,民眾對文化場所的需求有所增加。李曉勇表示,各地文化和旅遊部門要制定針對性的消費惠民政策,發揮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示範帶動作用,打造夜間消費熱門目的地,鼓勵博物館游、科技游、民俗游等文化體驗游,開發本地游、周邊游等旅遊線路,推出露營旅遊、研學旅遊等新產品,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
此外,自秋季開學返校以來,校園出入管理成為社會重點關切。國慶假期臨近,社會人員流動增加,校園防疫難度加大,學校如何防範社會流動帶來的疫情風險,保證師生有序健康地過節引發關注。
教育部體衛藝司副司長劉培俊表示,校園出入管理既要嚴格又要柔性,既要把好校門關,嚴控無關人員入校、嚴防校外疫情輸入,也要滿足師生外出就醫、外出辦事等合理需求,防止「層層加碼」「過度防控」,特別要防止「一封了之」的簡單做法。
他指出,在國慶假期期間,學校要根據所在地疫情形勢和政策調整情況,不斷優化調整校門出入管理方式,科學精準引導人員出入校園,在防住疫情的同時,著力降低疫情對學校教育教學、師生學習生活和校園正常秩序的影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