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會是杜比全景聲之年嗎?

新音樂產業觀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作者|益佰

相信你在電影院里有過這樣的體驗:直升飛機起飛的聲音從你面前響起,逐漸越過頭頂,消失在身後,同時電影的配樂繼續播放。沉浸式的聲音效果讓你完全被影片的氣氛所包圍。按《星球大戰》導演喬治·盧卡斯的觀點,觀影體驗的50%來自於聲音。

多年來,人們對音效技術的探索始終沒有停滯。從單聲道、環繞聲到3D或沉浸式音效的引入,我們已然可以在觀看電影、劇集甚至是玩遊戲時,獲得身臨其境的聲音體驗。對於愛聽音樂的人們來說,如何用更便捷、低成本的方式,隨時隨地投入到音樂的世界,獲得沉浸的聆聽體驗呢?

2021年成為改變我們音樂聆聽方式的一年。這年夏天,蘋果在WWDC結束後宣布,Apple Music將發布支持杜比全景聲的空間音頻功能。杜比全景聲和空間音頻的概念自此真正進入國內尋常百姓家。

得益於日漸普及的智能手機,普通人現在只要用一副耳機就可以在Apple Music上通過支持杜比全景聲的空間音頻,輕易地享受沉浸式的音樂體驗,音樂創作者也有了施展才華、釋放潛能的更廣闊空間。

國外科技網站Digital Trends乾脆把2021年稱為杜比全景聲之年。如果你還沒有體驗過杜比全景聲音樂,那麼 2022 年幾乎肯定會是你開始體驗的一年。

沉浸式音樂體驗只需一副耳機

隨著2012年杜比全景聲的推出,聲音的空間感、3D 音效、沉浸式音頻成為了娛樂音頻領域的熱門話題。它是一種「超越立體聲,甚至超越環繞聲」 的新的聲音創作和聆聽方式,是多年來,人們試圖突破物理聲道的束縛,自由定義聲音大小、遠近、位移,還原聲音原本的空間感的優秀成果。

最初,杜比全景聲被應用在電影領域,得到一眾好萊塢和國內知名導演和創意團隊的青睞,後來又拓展到國內外流媒體平台及遊戲領域。近幾年,杜比全景聲開始在音樂領域發展,在歐美音樂領域迅速得到頂級藝人和創作人的支持,並通過 Amazon Music 和 Tidal 向用戶提供內容;而在國內,其實直到Apple Music推出支持杜比全景聲的空間音頻功能,才將這樣的體驗真正帶給中國樂迷,開始改變大眾聽歌的方式。

更通俗地解釋一下,當你在 Apple Music 上通過空間音頻聆聽杜比全景聲音樂時,只要用一副耳機,就能感受到置身音樂之中,人聲、樂器聲以及各類音樂細節在你四周縈繞的沉浸式聆聽體驗。

比如,2021年9月底,Apple Music獨家推出《周杰倫地表最強世界巡迴演唱會 (Live)》杜比全景聲空間音頻版。這場演唱會的立體聲版本在2019年發行過,但對比之下可以發現,杜比全景聲空間音頻版不僅能還原演唱會現場的聽覺體驗,還能讓你分明地感覺到不同樂器的方位,周杰倫歌聲的遠近,甚至周圍不同距離觀眾的反應,這樣的體驗有時會帶來更甚現場的效果。

又比如,在阿雲嘎的《不朽的·THE ART》杜比全景聲版專輯中,主打歌《不朽的》中包含了多種不同風格的唱段,融合了古典和電子的元素。在杜比全景聲的環境里,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各種元素在歌曲中得以充分施展,大量的伴唱縈繞在四周。在另一首《華麗世界的幻覺》中,你會彷彿置身在一個舞池裡,樂隊包圍著這個舞池。阿雲嘎的聲音會出現在頭頂上方,離你很近的位置。如果帶著耳機來聆聽這首歌,你就可以感受到在舞池中隨意旋轉,就像阿雲嘎在帶著你跳舞一樣。

據杜比實驗室技術總監張岩的介紹,杜比的技術其實是集成在終端播放產品上的,耳機不需要做任何處理。

因此,Apple Music訂閱用戶在iPhone、iPad 和 Mac 上運行最新版本的 Apple Music,消費者通過任何耳機,都可以聆聽杜比全景聲音樂。

讓創作者擺脫左右聲道的限制

杜比全景聲的空間音頻不止改變了用戶的聽覺體驗,也顛覆了音樂人的創作方式。

包括酷玩樂隊(Coldplay)、J·巴爾文(J Balvin)、莉佐(Lizzo)、波茲·馬龍(Post Malone)在內的眾多藝術家,以及多位格萊美獲獎音樂製作人都非常欣賞杜比全景聲。在國內,製作人陳建騏在2021年7月為魏如萱新專輯《Have A Nice Day》悉心重製了空間音頻版本後(相關文章),無論是國民級的音樂人、大眾偶像,還是獨立樂隊,抑或是交響樂團,都開始在Apple Music上發行支持杜比全景聲的空間音頻版作品。

位於鼓樓的Ready Steady Sound! 音樂工作室(RSS)就是經過升級改造的一間杜比全景聲音樂混音棚。就在升級不久後,在這裡完成的杜比全景聲版作品就包括大型紀錄片《紫禁城》終集主題曲,還有阿雲嘎的《不朽的·The Art》、88rising張顏齊的《Better Than You》,以及麥酥與Joyside樂隊的主唱邊遠合作的《戀人心緒》等等。

RSS負責人、聯合創始人劉韌

RSS負責人、聯合創始人劉韌介紹,以往立體聲因為有左右聲道的限制,混音師不得不對音樂元素做取捨,很多細節不得不讓路。但杜比全景聲不再受制於聲道,在這項技術所構建的三維空間下,聲音可以在這裡自由排布與運動,這為從音樂創作到後期製作提供了極大的靈活度與創作空間。

在杜比的工程師眼裡,聲音被視為可以在三維空間中自由移動的對象(Object)。在杜比全景聲渲染器中,這些對象可視化為一個個綠色的小圓球,在三維聲場中精確定位和移動。比如,在立體聲版本中被淹沒的吉他演奏,在杜比全景聲版本中終於有機會被突出,和聲不是從耳朵兩側而是從身後到頭頂的位置逐漸升起,這種種細節瞬間把聽眾帶進新的情緒里。

杜比全景聲聲音對象小球運動軌跡

「基於對這張專輯的熟悉度,RSS團隊在製作杜比全景聲版本時也相當程度地貼合了每首作品的概念和特點,在混音階段把整張專輯想表達的內容發揮地淋漓盡致。」對於阿雲嘎來說,杜比全景聲不僅能夠更完整還原他最初的創作意圖,也讓歌曲整體的藝術性得到更充分的表達。

「杜比全景聲讓我的音樂的動態更飽滿了,我能聽到製作人對每一軌的設計。」張顏齊在聽完作品杜比全景聲版本後說。這也是很多音樂人初次接觸杜比全景聲後的第一反應。

更重要的是,杜比降低了新技術用於音樂製作的門檻。「豐儉由人,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在錄音棚里安裝一套7.1.4專業監聽系統,也可以利用一副耳機,就幾乎可以在任何數字音頻工作站中去進行杜比全景聲音樂的創作。同時杜比全景聲渲染器中的可視效果,特別能夠幫助創作者進入情境,幫助大家創作。」劉韌說。在這裡,音樂製作變成了一種遊戲,一種享受。

Ready Steady Sound! 音樂工作室

這可能也是很多獨立音樂人,包括獨立廠牌被杜比全景聲音樂所吸引的原因。用新技術製作的作品可以直接發布到 Apple Music 上,被全世界聽到。甚至,以前的立體聲版本作品只要保留有分軌錄音文件,都可以重新混音成為杜比全景聲版本,把聲音元素從兩個聲道里解放出來。

在RSS總工程師張步若眼裡,如果把音樂和繪畫做一個類比,那麼杜比全景聲音樂可以說是給音樂創作提供了一塊完美的「畫布」。音樂人的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就可以在這塊畫布上充分展現,細節的刻畫也可以更加細緻,整體的呈現也會更加震撼。

新一年裡,杜比全景聲還會怎樣?

行業對於音效的追求一直都在,但從最初商業電影院使用的音響系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到後來家庭和移動娛樂設備不斷升級,音效的革新從沒有離普通人這麼近。可以說,2021 年是杜比全景聲在大眾層面最普及的一年。

支持杜比全景聲的設備曾經價格不菲,但在2021年,從電視、電腦、手機到條形音箱,可以看到更多的硬體在功能列表中都出現了杜比全景聲。蘋果還在自家系統之外,讓杜比全景聲音樂適用於兼容的Android設備,進一步增加其受眾。

甚至,既然杜比全景聲音樂這麼好,為什麼要限於電子產品?2021年起,杜比全景聲還將這樣空間感的聲音體驗帶進汽車空間里。

2021 年,杜比全景聲先和Lucid Motors宣布合作,然後梅賽德斯-賓士宣布將在梅賽德斯-邁巴赫車型和梅賽德斯-賓士S級轎車中引入杜比全景聲。這年11月,杜比實驗室宣布與智能電動汽車製造商蔚來合作,該公司的旗艦電動轎車 ET7將標配杜比全景聲。

隨著主要視頻和音樂流媒體服務以及設備製造商對杜比全景聲的支持不斷增加,杜比全景聲迎來了重要時刻。科技網站Digital Trends甚至表示,2021中杜比全景聲真正變成了一個主流的音頻技術,大眾能用更合理的價格、便捷的方式體驗它。憑藉這種勢頭,它可能很快就會在影視娛樂以及整個音樂行業中無處不在。

劉韌覺得,現在大家的普遍觀念還是將立體聲版本進行重製和「升級」到杜比全景聲。但未來的趨勢大概率將會是,從創作階段開始就和杜比全景聲相結合。音樂人創作之初想的可能不是音符、和弦,而是最先考慮「空間」。

「我們多了一個維度之後,所要去新學習和思考的內容就可能呈指數爆炸的形式多了起來,這是一項革新,也是一個大趨勢。」他說。

想像的邊界可能不僅止步於此。隨著VR、音樂、播客、遊戲各領域的不斷發展,大家對身臨其境的聲音體驗不但有了更大的興趣,也有了更實際的需求。各類移動硬體的日益大眾化,聲音製作方法的便捷,都在推動著聲音技術的商業化發展。

想想看,這與熱門的VR、元宇宙之類的概念都有結合的可能,這些或許也可以是杜比全景聲未來的機會。而作為用戶,我們也正處在一個行業轉折的節點上。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