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疫情即將結束,還是仍有漫漫長路?

新冠病毒出現至今已接近三年,相信大多數人早已厭倦了這種疫情下的生活,都盼望著新冠病毒早日消失,這種生活早日結束!

從目前來看,新冠病毒與我們長期共存的可能性非常大,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新冠疫情將永遠不會結束。而在未來,我們很可能會面臨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人類如何在新冠病毒長期存在的環境中生活和生存的問題。如果未來新冠病毒只是像其他冠狀病毒如流感禽流感病毒一樣,只會造成局部小規模的流行性傳播,那當然是最好的結果。

而在當下,全球在對待新冠病毒上卻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以我國為代表的堅持動態清零,另一種則是以歐美為主流的躺平態度,美國總統拜登日前甚至宣布美國新冠疫情已經結束,哪怕美國至今每天仍有約400人死於新冠病毒感染。無獨有偶,最近世衛組織也發出了類似的聲音。

世衛組織:全球新冠疫情即將結束

9月14日下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進行了常規例會報道,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結束「近在眼前」,這是因為上周世界各國因新冠病毒死亡的人數已經達到了從2020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因此按照這個趨勢推測,譚德塞先生稱「現在正是世界戰勝新冠疫情的最佳時機,全球的新冠疫情也將面臨著結束」。

拋開其他因素不說的話,我們當然也寧願相信這是真的,但當下全球經濟正面臨著這個世紀以來最大的衰退,各國的新冠疫情實際上並未真正緩解,而疫情正是其中影響經濟的最大因素,因此不排除世衛組織為儘快提振經濟而做出的一次自我安慰的表態。就連美國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博士也表示,雖然目前情況有所改善,但如果我們要「與病毒共存」的話,還沒有達到所需要的水平。同時他也警告稱,新冠病毒新的變異毒株仍然可能出現,特別是在不久的冬季。因此我們也同樣不能夠疏忽大意!

專家提醒:動態清零不會變!

無可否認,嚴格封控和動態清零政策使得新冠疫情爆發地區的人們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但如果不是得益於這種政策的話,我們國家的醫療系統和經濟一定會最先崩潰,就因為我們國家人口數量全球第一。

當前我們在面對疫情防控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僅靠個人防護無法切斷傳播鏈,事實上還有部分人拒不配合;另外一個就是無法做到居家自測核酸,消耗了巨大的社會資源。所以未來我們應該主要從這兩方面去考慮如何優化防控政策,而不是取消動態清零。

總之,目前看來,疫情暫時不會結束,但各國、各地區的防控政策都在動態調整,且疫情形勢僅是政策調整的依據之一,有時可能要更多的考量政治、經濟形勢。秋冬季節馬上就要到來,屆時新冠病毒可能會更加活躍,這個時候更加不適合調整我們的動態清零方針,希望有那麼一天我們在面對新冠病毒時能夠像面對流感病毒那樣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