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聞專訪丨香港議員:痛心,暴力事件帶出的影響可能非常廣

文/秦玥

受熱帶氣旋「丹娜絲」外圍下沉氣流影響,今天的香港火傘高張,空氣污染指數高企,整個城市被籠罩在一團灰濛濛的煙霞中。從密密麻麻的高樓中望過去,維多利亞港面目模糊,空氣中充滿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氣氛,壓抑卻又躁動。

「反修例」引發的社會不安已持續超過一個月。一個多月來,極少數不法分子在街頭不斷挑釁和製造騷亂,令香港這座曾引以為傲的亞洲國際都會就像這天氣一樣,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灰。7月1日暴徒們沖入立法會大肆破壞,並將矛頭對準警方人員。在沙田發生的嚴重暴力衝突還釀成流血事件,多名警務人員受傷,其中一名警察在制服暴徒時遭到對方咬斷手指。

衝突蔓延,至今未息。一系列暴力行為破壞社會治安、影響基層民生,並直接重挫零售業的經營環境。香港零售管理協會7月16日表示,即使7、8月為零售業的傳統暑假旺季,但受衝擊事件影響,不少商戶被迫暫停營業,公司受壓,店鋪員工收入也有影響,全年零售業銷售額可能出現雙位數跌幅,這是20年來首次,上一次的雙位數跌幅還是在1998年金融風暴期間出現的。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也表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非常重要,很多國際投資者已有顧慮、焦慮的情緒。

事實上,貿易及物流業、金融服務業、專業及工商業支持服務業與旅遊業並列為香港四大支柱行業,多年來是香港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動力。一些列暴力衝突事件對香港旅遊業又會產生什麼的影響,對此,直新聞記者秦玥專訪了香港立法會議員(旅遊界)、香港中國旅行社董事長姚思榮。

(圖註:香港立法會議員(旅遊界)、香港中國旅行社董事長姚思榮)

直新聞記者秦玥:香港立法會前段時間被暴徒衝擊破壞,根據您的觀察,損毀嚴重到什麼程度?

香港立法會議員(旅遊界)姚思榮:7月1日衝擊立法會造成的衝擊非常大,如果大家有留意新聞,外圍所有保安用途的玻璃和卷閘基本都被破壞了。立法會大堂有保安室和控制室,所有保安系統都被破壞了,控制室的設施也被破壞了。

我們覺得暴徒是有計劃的,一般人可能就是撞爛這些設施、扯掉電線等,但這些人是知道立法會大樓內什麼地方有什麼樣的儀器,而且拿著相關工具去損毀這些儀器。這些行為導致整個保安系統無法運作。再看一樓開會的會議廳,他們在莊嚴的會議廳內肆意塗抹,連傳譯室都沒有放過。二樓的會議室相對的破壞情況沒有這麼嚴重,但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壞,比如開會使用的器材儀器。按照目前的情況,維修需要一段時間。

直新聞記者秦玥:您預判事件對立法會的議事運作造成多大的影響?

香港立法會議員(旅遊界)姚思榮:立法會本來七月有兩次大會,還有不少的委員會要開會,當中最重要的是財委會。香港市民最關心的是財委會會議,財委會700多億港元的撥款要通過,政府才可以使用。這些儀器設施被破壞、導致這些會議被迫取消,未來政府也沒有辦法使用這些費用,包括公務員加薪,包括公屋用地的相關撥款等民生項目都不可以進行。這方面我覺得很可惜。

直新聞記者秦玥:大家現在也關心10月份能夠如常復會嗎?

香港立法會議員(旅遊界)姚思榮:希望三個多月時間能夠復修好外圍的保安玻璃幕牆和卷閘。能不能修好,現在還很難說,當立法會恢復會議運作後,會不會再有暴徒乘機再找理由衝擊立法會,也很難說。

如果沒有一個屏障來保護的話,對開會的人士是沒有保障的。在這個前提下,最基本的屏障要建立起來。另外和會議相關的設備要修復好,有的破壞得太嚴重的,要重新設置和調節。這些「看不見」的軟體方面的配套,維修費用要另外計算,技術上也要能配合。如果這些設備和保障能夠恢復,立法會10月中才有可能正常復會。

所以我們不光看立法會這些硬體設施被破壞,花了多少錢去維修,更重要的是很多會議開不了,法案通過不了,比如下一年的薪俸稅免稅額這個民生議題。大會開不了,就沒辦法討論下一年度稅項是否能獲得減免。所以我們說的損失不光是表面維修費用的問題,重要的是對民生進展以及社會方面的損失。

(圖註:正在維修的立法會大樓圍著「雪糕筒」)

直新聞記者秦玥:作為香港傳統經濟支柱的旅遊業,每年為香港GDP貢獻良多,近期的事件對香港旅遊業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香港立法會議員(旅遊界)姚思榮:旅遊業是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直接GDP貢獻是5%,直接就業人數27萬人,但這還沒有計算連帶效應。連帶效應就是帶動零售、飲食、交通等,這些都不直接屬於旅遊業範疇,但在這些行業的就有50萬人。

所以如果旅遊業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直接影響到香港的服務業和經濟。以2015年和2016年來說,當年因為反水貨客的問題,遊客數量有所下跌,當時零售業連續20多個月是下跌的。香港失業率以往都比較低,但當時都上升0.1%,這個情況就可以看到,如果旅遊業受到衝擊,本身可能影響不大,但帶出的影響可能非常廣。

所以我們特區政府每年關於旅遊業的撥款,每年都會有特別的支持,比如每年都增加了2億多港元撥款給旅遊發展局做關於香港的宣傳。在提升業界高科技使用方面、培訓方面都會有撥款,希望通過不同的支援,讓從業人員的能力有所提升。所以這方面我們很關注,未來會不會有持續的衝突,從而影響到旅遊業的發展。

直新聞記者秦玥:7、8月是旅遊高峰,衝擊事件發生後,有很多遊客有來港的安全考量和顧慮。目前您掌握的旅遊業數據是怎麼樣的?

香港立法會議員(旅遊界)姚思榮:如果看之前幾個月的情況,首先是中美貿易戰,對旅遊業的影響在四月份就隱約出現了。因為4月是香港同內地會議展覽最多的季節,對酒店業是傷害最明顯的,入住率低很多,遊客也少很多。到了5月情況又好一些。五一黃金周基本已經恢復,到了6月,6月12日後開始發生衝擊暴力事件,對旅遊業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的情況可能又沒跌得這麼厲害。

但是,1-5月整體數字大約升了15%,1-6月份升了13%,只看6月份只有8%,所以能夠看到趨勢,增幅是在放緩的.再看7月初這段時間,剛剛我了解的數字只有4%。一連串的衝擊暴力事件出現後,目前來看入境人數還沒有到一個負增長,但增幅明顯慢慢放緩。

7、8月份會有擔心和隱患。來源於暴力衝突何時可以結束。香港人喜歡錶達意見,以前香港每年集會都過萬次,示威遊行過千次,以往在海外都知道香港是一個示威遊行之都,有很多集會,但是絕大部分都是和平的、理性的,司空見慣的。

所以大家對香港的集會治安問題都很放心,不擔心會出現問題。一直以來大家對香港的治安和這麼多年來國際的聲譽,也是有信心的。

直新聞記者秦玥:旅遊業界有哪些措施可以打消遊客的顧慮呢?

香港立法會議員(旅遊界)姚思榮:我們都不希望見到衝擊的活動越來越激烈,這些不理性的破壞行動如果不斷發生,海外傳媒又片面報道,就會影響到香港的信譽。

在海外看到一些鏡頭,他們不清楚中環、筲其灣、金鐘、尖沙咀在哪裡,他們搞不清楚香港有多大,他們只知道香港發生了很多衝擊行為,是不是有事發生了?所以我們看到這一兩個月海外旅客人數很明顯下跌。

至於應急措施方面,旅遊業界已經作好多項應急安排,比如安排旅行團線路遠離鬧事區域等等。

對於內地遊客來說,6月遊客人數暫時沒有下跌,7月有所微升,原因也得益於港珠澳大橋,以及廣深港高鐵。這兩個基建其實對帶動短線旅客,尤其是廣東省的旅客都帶來直接的幫助。由廣州來香港只需要1個小時的高鐵,從深圳來只需要十幾分鐘。港珠澳大橋去珠海也就是半個多小時,這些都很方便。有這兩個基建支持,旅客增幅還是很明顯的。

另外,現在中央希望發展大灣區,包括金融、旅遊等方面。在旅遊這一方面,港府、澳門政府和廣東省都全力推進合作,比如在資源方面的互通,內地政策適用於香港居民,讓香港居民回到內地旅遊,同樣內地居民也知道香港原來增加了許多新項目,大家都願意來看一看。

直新聞記者秦玥:你個人怎麼看待這一次的香港衝突事件?

香港立法會議員(旅遊界)姚思榮:香港年輕人衝動,很容易受到外圍多方環境的影響和利用,而年輕人不喜歡讀報紙,互聯網的作用不容小覷,像網上視頻很明顯都是經過有預謀的精心剪輯。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有教育方面的缺失,也讓部分年輕人迷茫而容易走偏。我認為,「一國」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一國」是本,本固才能葉榮。

【專訪後記】

(圖註:正在維修的立法會大樓)

走在金鐘道上,曾經遭暴徒闖入大肆破壞的香港立法會大樓外,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的維修中,大樓戒備森嚴,卻也安靜莊嚴。

就像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所談到的,每一個熱愛香港的人,都自豪於這個城市的名片--自由、開放、寬容、和平、理智。

而暴力、鎮壓、拘捕都不屬於香港。盼望香港在短期內走出當前困境,否則路將越走越窄。

「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淚珠彷彿都說出你的尊嚴

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

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