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

點擊關注不迷路 ↑ ↑

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精神

北京時間10月6日下午,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名單正式揭曉。Benjamin List博士(左)和David MacMillan博士(右)因在「不對稱有機催化領域」的卓越貢獻,共同摘得這一桂冠。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

諾貝爾化學獎是五個諾貝爾獎之一,旨在獎勵在化學領域作出重要發現或發明的科學家。自1901年首次頒發以來,諾貝爾化學獎已頒獎113次,獲獎人數超過180人。下面,我們將分享下過去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和他們的突破性貢獻。


Emmanuelle Charpentier教授(左)和Jennifer DouDNA教授(右)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已成為科研工作者在基礎研究中編輯基因組的有力工具,並被稱為「基因魔剪」。Emmanuelle Charpentier教授和Jennifer Doudna教授在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的發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如今,利用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項技術的到來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不僅為開發新型癌症療法做出了貢獻,而且也可能使治癒遺傳疾病的夢想成真


John Goodenough教授(左),Stanley Whittingham教授(中)、Akira Yoshino博士(右)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只有屈指可數的發明徹底改變了整個世界,其中就有鋰電池的一席之地。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沒有鋰電池,你現在就無法通過手頭的這款設備讀到這條新聞。2019年諾貝爾化學就頒發給了John Goodenough教授、Stanley Whittingham教授和Akira Yoshino博士,以表彰他們在鋰電池發明道路上所做的奠基性貢獻


Frances H. Arnold教授(左)、George P. Smith教授(中)、以及Gregory P. Winter爵士(右)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


自生命於37億年前誕生以來,熱泉、深海、沙漠,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被不同的生物所填滿。而這一切離不開演化的巨大力量。對於重要生命分子蛋白質來說,演化也同樣重要。20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的就是三位從演化中汲取靈感的科學家。演化的本質在於遺傳物質的改變與選擇,這些科學家們使用這一原則,開發出了造福人類的多種蛋白質


Jacques Dubochet教授(左)、Joachim Frank教授(中)、Richard Henderson教授(右)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


圖像是我們理解一切事物的關鍵所在,將那些人眼不可見的物體可視化是科研產生突破的基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生物化學領域的成像技術是一片空白,因為已有技術很難對生命的分子機制進行太多圖像化描述。冷凍電子顯微技術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2017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就頒發給了在冷凍電子顯微技術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


Jean-Pierre Sauvage教授(左)、J. Fraser Stoddart爵士(中)和Bernard L. Feringa教授(右)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


計算的發展向我們展示了微型技術是如何引發一場科技革命的。201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了在「分子機器的設計和合成」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的三位科學家。他們成功設計和製造了一種在添加能量的情況下運動可受控制的「分子機器」,實現了機器的微型化,將化學的發展帶到了一個新的維度。

參考資料:

[1]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21. Retrieved Oct 06,2021, from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lists/all-nobel-prizes-in-chemistry/

免責聲明:葯明康德內容團隊專註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葯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葯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葯明康德內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