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職業投資人葉秋。
國慶已經過去一大半了,葉秋也在度假中。
但現在是關鍵節點的關鍵變化,很有必要詳細梳理一下。
葉秋旗幟鮮明地說【這裡就是歷史底部,今年最後的賺錢機會來了 】!
等啊等!
總算等到底部全力做多的信號!
這段時間真的挺難的,連跌三個月,相信很多朋友都跌麻了!
我們看下面這組數據,統計了近些年的熊市底部特徵。
從破凈率角度出發,現在整個市場的位置已經比2022年4月份(戰爭與口罩)、2019年1月(去槓桿與毛易戰)、2020年3月(口罩首次爆發)還慘。
數據角度出發,現階段市場明顯跌過頭了。
目前市場不缺流動性,M2屢創新高,缺的還是信心和預期,這是現階段市場的主要矛盾。
一旦信心和預期有所修復,那麼將會有一波不錯的反彈行情。
當前市場有兩大矛盾:
內在矛盾:經濟何時見底反彈,重回增長軌道?前瞻性指標是地產和口罩。
外在矛盾:美元指數何時見頂,加息節奏何時放緩,人民幣匯率何時穩定?
第一個矛盾直接決定盈利的預期;第二個矛盾直接決定估值的波動方向和彈性。
現階段市場對這兩個預期都比較悲觀,股市定價也比較充分,一旦這兩個矛盾緩和,迎接我們的將是新一輪賺錢機會。
幸運的是放假期間,葉秋已經敏銳地捕捉到反攻的號角。
1、加息漸緩
比起通脹,美聯儲更怕的是衰退。
之前美元指數一路攀爬到恐怖的114,但近期已經階段見頂。
美元見頂有一些小前提:一個是失業率的攀升,一個是債務違約率的上升。
這背後對應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的苗頭。
所以別看美聯儲近期很鷹派,但經濟數據已經不支持鷹派行動。
美國九月ISM製造業PMI跌至兩年多以來的低點。
ISM訂單指數僅有47.1,這是疫情暴發以來的最低水平,說明加息已經導致需求在走軟。
因此PMI數據公布後,市場開始交易衰退預期,全球股市開啟暴力反彈。
之前美聯儲擔憂經濟過熱,導致通脹高企,所以瘋狂加息,但現在已經有先行指標指明經濟需求在下滑,極大緩和了美聯儲不斷加息的壓力。
如果9月的通脹數據、失業數據也不及預期,那麼這裡妥妥就是美元指數的頂部。
比起美元,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人民幣匯率。
人民幣匯率直接影響國內的資產價格。
8月份以來,原本比較穩定的人民幣匯率斜率明顯上升,說明加息已經導致資金外流。
但好在央媽的三令五申下(使用匯率工具和下場幹活),匯率開始見頂。
原本在國慶的前兩天,葉秋預期人民幣匯率見頂,對應的人民幣資產A股會有一個很不錯的表現。
但無奈節前情緒低迷,交易量只有恐怖的5000多億,這點小浪花可翻不起大浪。
這裡可見市場情緒有多悲觀,不過現在有多低迷,彈簧壓縮到極致,反彈就會有多高。
總之,從近期的各種數據推演,美元加息的節奏未來會趨向緩和,美元指數大概率見頂,人民幣匯率已經見頂。
影響A股走勢的外部矛盾明顯緩和,估值的天平會傾斜向估值上升的另一邊。
2、信心修復
近期市場對經濟比較悲觀,A股走勢也是加速下跌,因為市場正在交易明年2月口罩才放鬆的預期。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首先是香港口罩明顯放鬆,目前已經調整為0+3,最新據說還會0+0,積極鼓勵國際遊客來港消費,率先啟動經濟復甦的對策。
其次是北馬在11月6日盛大起跑,此前曾經在2020-2021年因為口罩傳播風險而取消。
此次北馬重新啟動,參賽規模高達3萬人。
3萬人總不能戴口罩參加馬拉松吧!
此外還有沃森MRNA疫苗首獲海外批准,海外都批准上市了,國內還會遠嗎?
種種跡象表明,口罩從最先的極度悲觀已經開始徹底轉向,只不過此前市場太悲觀,害怕國慶長假會有不確定性,直接無視了這些比較尖銳的變化。
除了口罩的放鬆,最超預期的還是地產的不斷刺激。
國慶節前,地產重磅政策不斷。
先是降低首套房的利率下限,再是改善換房退稅。
很多人都在吐槽雷聲大雨點小,這是不懂預期的未來。
只要有決心穩住地產,後續會不斷刺激,直到徹底穩住。
這裡更大的利好是在穩地產,地產穩則經濟穩,經濟穩則股市漲。
總之,10月會有一波很好的行情。
口罩轉向(HK,北馬兩年後重新開啟),地產瘋狂刺激(首套降息,換房退稅);這是盈利底的預期;
美國開始衰退(PMI指數疫情來的最低點),加息趨緩;這是估值端的改善。
目前盈利和估值雙雙反轉,直接就是雙擊,珍惜今年最後的做多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