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2 07:18 | 湖州日報
「正在趕的這批莠去津除草劑產品過幾天發往南美巴西市場。」8月31日,位於長興縣小浦鎮的浙江中山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封閉式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正全速運轉,工作人員在中控室里通過電腦操作生產加工。去年10月,中山化工 (巴西)有限公司成立,「除了巴西,企業在印尼、越南、紐西蘭、印度和巴拿馬等分別設立營銷點,進一步拓展了海外市場布局,讓整個海外市場的貿易額得到很大提升,由此帶來的訂單也是非常可觀。」公司副總經理朱宏菲介紹說。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浙江諾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自2013年經歷反傾銷臨時複審之後,在馬來西亞設立生產基地,保住了歐盟市場。之後又先後對德國銷售公司增資、在美國和俄羅斯設立銷售公司。「是『一帶一路』給了我們信心。」諾力機械有關負責人說,公司正是瞄準了「一帶一路」的前景,決定加大籌碼拓寬海外市場,拓展產品線,將觸角伸向全球。
除了中山化工、諾力機械,眼下越來越多的長興外貿企業瞄準「一帶一路」倡議所釋放的重大利好,加快海外布局,利用「兩種市場、兩種資源」,保持企業穩步發展。元森態塑木科技投資200萬美元在羅馬尼亞設立生產基地;浙礦重工在柬埔寨建立分公司;華錟礦業在印尼擁有一個濱海鐵砂礦與一個鋯英砂礦的探礦權、採礦權,經營範圍涵蓋多領域……「一組數據可以解釋『一帶一路』對長興企業的吸引力:就境外中方投資總額來看,從2006年的12萬美元增長到現在每年近5000萬美元。」長興縣商務局局長郭連偉介紹。今年1至6月,長興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總額為25.7億元,同比增長17.2%,佔全縣出口總額的37%,拉動全縣出口增長5.7個百分點。如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經成為長興企業出口的主要市場之一。
不僅是工業品,從2017年開始,長興縣免費提供冷庫和冷鏈車,這也讓長興的農產品踏出了國門,走向世界。日前,長興縣龍山街道果農李新如喜不自禁,原因是自家首批50噸「藤稔」葡萄,坐著冷鏈車直達5000公里之外的哈薩克後,價格比本地同品質產品高出三成,每畝可多賺3000元。
洪橋鎮是長興縣的河蟹出產大鎮,農民養蟹致富遠近聞名。近年來,該鎮引進浙江澳凌水產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為農戶與專業企業牽線搭橋,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現在,洪橋農民的河蟹經常「打飛的」賣往全球,身價陡漲;今年3月份,呂山鄉胥倉雪藕生產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桂強的雪藕「出國夢」終於實現,新鮮藕片和藕種出口到土耳其後,受到當地消費者追捧;開發區景盛農業科技公司,帶動1000多戶農戶種植高品質蔬菜,經過工藝處理後,走上了眾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老百姓的餐桌。
在長興縣農業局局長吳厚明看來,「一帶一路」為長興農產品插上翅膀,走出國門後,不僅打響了農產品品牌,提高了農戶收入,關鍵是倒逼農戶對品質精益求精,讓「長興」二字走向了全世界。
(原標題《長興借「一帶一路」東風走出「國際范」》,原作者路平、許旭。編輯李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