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君入甕(weng):武則天稱帝,平定徐敬業叛亂後,為除掉反對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昭告國人告密,告密者可以做官。因此出現一批因告密起家的人,其中:索元禮、周興、來俊臣是典型例子,三人辦案嚴刑逼供、手段殘忍,害死了許多無辜的人,後來有人告密周興造反,來俊臣「請君入甕」將其治罪,周興在被流放的途中被人暗殺;索元禮因害人太多,民憤太大,被武則天處死;來俊臣預謀害當時勢力強大的武則天侄子武三思和太平公主,被後者先發制人,揭了老底,也被武則天處死。
2.狄仁傑桃李滿天下:武則天十分信任和推重狄仁傑,凡事均仰仗他的決斷,尊稱「國老」,狄仁傑向武則天舉薦了很多人,後來都成了唐代名臣,包括宰相張柬之,治理天下的賢能之臣,皆出自狄仁傑的門下,故稱「桃李滿天下」。
3.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解除了禁軍大將石守信、王審琦的兵權,不久用同樣的方式罷免了個藩鎮的節度使,加強了中央集權。
4.寇準抗遼:寇準是北宋名相,宋太宗時期入朝任職,因剛正不阿被貶;宋真宗即位後,再次被啟用任宰相。對北宋抗遼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公元1004年,契丹大舉南下攻宋,兵至澶州,寇準力主宋真宗親征,挫敗契丹前鋒,雙方議和,訂立「澶州之盟」。
房謀杜斷:指唐太宗的兩個得力的宰相,房玄齡、杜如晦,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能斷大事,二人默契配合共同輔佐唐太宗,唐太宗視為自己的手臂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是三國時魏臣,繼其父及其兄之後,繼續發展司馬家族勢力權傾朝野,其篡位野心人盡皆知。其黨羽曾刺死魏帝曹髦。其子司馬炎後來篡魏自立。
5.孔明巧取荊襄:周瑜在赤壁大敗曹操後,諸葛亮乘周瑜和曹仁周旋之計,略施小計,兵不血刃,巧奪南郡、荊州和襄陽。劉備喪偶,周瑜生計,用孫權的妹妹向劉備招親為由,欲將劉備騙到南徐,以換回荊州。劉備協同趙雲如約而至,在諸葛亮三個錦囊的幫助下,帶著妻子安全回到荊州,所謂「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註:來自《三國演義》,非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