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微信公眾號 作者:楓林君
時代,飛速發展,變化,日新月異。
然而總有一種「平凡的偉大」會一直薪火相傳,永不會被磨滅。
一
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國內大量徵兵,他在村裡第一個報了名。體檢時,卻因身材較矮開始未被選中,但來徵兵的營長卻被他參軍的熱情所感動,同意破格錄取,隨即他便奔赴了戰爭前線。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他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佔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當攻擊部隊受阻、傷亡較大時,他挺身而出,主動請戰,消滅敵人火力點。在戰友負傷犧牲、自己所攜彈藥用光的情況下,毅然用自己的身軀堵住了敵人槍眼,為衝鋒部隊的勝利開闢了通路,犧牲時年僅22歲。
1951年3月25日,他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員,跨過了鴨綠江。1952年10月,他所在的連隊接受了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消滅平康和金化之間的三九一高地的敵軍。臨行前,他立下鋼鐵誓言:為了戰鬥的勝利,甘願獻出自己的一切。當他在陣地的草叢裡埋伏時,敵機朝著志願軍的陣地投下燃燒彈。不一會,插在他腿上的蒿草被火點著了。在他後邊,就是一條水溝,只要往溝里一滾,就可以把火撲滅。然而,這樣就會把目標暴露給敵人,整個戰鬥布置將全功盡棄,五百多戰友將面臨巨大的危險。然而他是一名鋼鐵戰士,任憑火焰越燒越猛,強忍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巨大痛楚,以超常的毅力,咬緊牙關,紋絲不動。周圍的戰友甚至能聞到肉體燒焦的味道,而他仍舊靜靜地趴在那裡,直到火焰整個將他吞噬……為了全體戰友的安全,為了戰鬥的最後勝利,年輕的他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
他們都只是平凡的戰士,但他們也是偉大的英雄,共和國的功臣。
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我想,我們不會忘記。
這些慷慨就義的英雄,我想,人民不會忘記,祖國更不會忘記。
二
2014年3月28日,搭載437具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的專機降落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離開祖國60多年的烈士英靈回家。2015年3月20日,在韓國仁川機場舉行交接儀式後,我方禮兵雙手托起烈士遺骸棺槨,列隊登上等候在一旁的我空軍接運專機。運載68具烈士遺骸棺槨的伊爾76運輸機進入中國領空後,在我兩架殲-11B戰機的護送下,穿雲破霧,緩緩降落在瀋陽桃仙機場。這是我國首次派空軍專機赴韓國接迎志願軍烈士遺骸。
3月21日,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下沉式志願軍烈士紀念廣場,68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隆重舉行,軍地各界近400名代表見證了這一莊嚴的時刻。
此次英魂歸來,祖國給予最高禮遇。
這是第二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
記得張高麗副總理曾發表講話:「60多年來,我們始終沒有忘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中國人民志願軍所建立的不朽功勛,始終沒有忘記譜寫了可歌可泣、氣壯山河英雄讚歌的志願軍將士,始終沒有忘記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志願軍烈士們。我們舉行隆重迎接儀式,就是要大力褒揚志願軍烈士,表達我們最深切的懷念和最崇高的敬意。」
記得曾經擔負儀式禮兵任務的39集團軍某團禮兵王兆偉動情地說:「闊別60多年的英雄終回祖國懷抱!這次我們全體官兵都拿出了最好的姿態,以最高禮儀來安葬這些志願軍英烈。」
還記得烈士歸來那天,除眾多媒體記者和烈士後代外,還有聞訊趕來的瀋陽市民。報道里,市民們紛紛表示:「作為瀋陽市民,我們都想過來迎接一下烈士,歡迎他們回家。」
嗯,是的,這些共和國的烈士們雖然埋骨他鄉,但他們創造了偉大勝利。對待這些60多年之後才凱旋的將士,我們都期盼你們回家。我們生活在了一個美好的時代,沒能經歷那個充滿硝煙的年代,但感動卻依舊穿透了歲月,讓我們止不住地流下淚來。
也許你們的名字已無人知曉,但你們的功績永世長存。
你們的奉獻,你們的付出,戰友知道,人民也知道,祖國更知道!
三
雖然現在網路上時不時總會有一些心懷不軌的人對我們的英雄烈士惡意抵毀,滿嘴污言穢語,但我相信我們的國民絕不是不明是非黑白之人,英雄會永存我們心中。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野心狼。正是這群志願軍,正是他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盡情歡笑和幸福生活。
這些充滿愛國情懷的英雄人物是一個民族的脊樑。我們都知道,一個沒有英雄出現的民族,是一個可憐的民族;一個有了英雄,而不懂得珍惜的民族,是一個可悲的民族。幸運的是,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民族,而且也有著「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的崇尚愛國英雄的千年傳統的民族。
這是我們中國人民的驕傲,這是我們中國人民的自豪!
中國的骨頭因你們而硬,中國的脊樑因你們而挺!
今天,我們的第三批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軍人,我想向你們敬上一個最標準的軍禮,我只想說:
「志願軍烈士,我們接你們回家了!」
我想,這也是祖國所有同胞的共同心聲。
中國軍網「新聞策劃組」出品
策劃:曲延濤
作者:楓林君
編輯:張琴 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