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級方程式大獎賽年度大盤點之紅與黑

代表了汽車工業最高技術的一級方程式大獎賽在昨晚的阿布扎比站後正式拉上了帷幕,Kimi萊科寧沒能駕駛法拉利跑完最後的里程,頭哥也沒能拿到他的「1801分」,掙脫威爾史密斯綁架的漢密爾頓成為了最後的贏家,最後三位世界冠軍一齊在大直道上肆意的釋放著最後的動力,讓3000匹馬力下產生的濃煙為這個賽季畫上了休止符。

這個賽季的劇情跌宕起伏,有青春風暴,有老兵不死,有劫後餘生,有離別,有回歸。這是一場關於速度與激情的年度熱播劇,是一幫熱愛賽車熱愛速度的人們在這一年為世界獻上的表演,在此我們來盤點一下這一季的紅與黑。

2018年度紅榜

在2018他們也許不是最完滿之人,但他們絕不是被時光辜負的那些人,在這一年中他們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這場年度大戲中以絕對的實力留下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多年以後,當我們回顧這一年的風風雨雨時會歌頌他們的奮鬥精神、讚揚他們的努力拚搏、稱道他們的傳奇故事,年度紅榜他們當之無愧。


2018年度紅榜No.5 萊科寧

即使是最喪心病狂的法拉利黑粉也想不到十一年過去了,法拉利最後一個世界冠軍還是萊科寧在07年奪得的,更想不到的是在十一年後法拉利將第二次把這位功勛放逐。但對於冰人來說,這一切都似乎沒那麼重要了,出道即以冷漠而著稱的冰人在職業生涯的末年在一貫的冷漠中又增添了些許溫情,更加的,佛系。

初為人父的萊科寧在面對車隊欲蓋彌彰的區別對待和隊友咄咄逼人的侵略時顯得十分的淡然,似乎這些都沒有一根夢龍來得重要。但當39歲「高齡」的冰人時隔5年半之後再次奪取分站冠軍之時的嘶吼讓我們看到了芬蘭人的激情,在芬蘭國旗升起的時候我們分明看到了那個出道就當年差點把鼎盛舒馬赫挑下馬的年輕人。速度的血液永遠都流淌在芬蘭人的身體里,這也是他即使闊別圍場多年之後回歸也能再創輝煌的原因。

這是他重返法拉利車隊的首個分站冠軍,也是最後一個了,他上一場奪冠還是2013年澳大利亞站。不過值得銘記的是如今萊科寧也以21場分站冠軍超越米卡-哈基寧成為奪冠次數最多的芬蘭車手,2018對於萊科寧來說不是最輝煌的一年,但絕不是失敗的一年,帶著法拉利最後一個車手世界冠軍,最後一個分站冠軍,最後一個桿位的他可以昂首離開,在2019回歸索伯車隊,那是賽車夢開始的地方。

他是車手,他是奶爸,他是冰人,他是法拉利最後一個車手總冠軍,離開後又歸來,歸來後又離去,他是車迷的寵兒也是車隊的棄兒,他被車迷追逐也被車隊放逐,他在被放逐中贏得尊重,他在回歸後贏來更多的尊重 ,2018再見,馬拉奈羅再無冰人。

2018年度紅榜No.4 庫比卡

他並不是2018圍場里的常客,我們只能在些許的試車環節能看到他再次坐進F1賽車的駕駛艙,但他依然值得在2018紅榜上有一個位置,因為一位真正熱愛賽車之人衝破重重險阻重回圍場的勵志故事值得我們歌頌,這是在金元賽車的環境下純粹速度的勝利。

在2018年度車手和車隊冠軍大局已定的情況下2019的車手席位就成了最大熱門,不論是法拉利拋棄功勛車手啟用新人,還是大富翁一擲千金購買車隊給兒子一個席位,或者圍場段子手也是最好的車手阿隆索告別都不會像庫比卡的回歸這麼讓人興奮,狂熱的車迷甚至反編譯了車隊官網尋找到庫比卡回歸的蛛絲馬跡。無他,熱愛賽車的人們當然會熱愛這麼一位對賽車有最純粹熱愛的車手,他駕駛賽車只是因為熱愛。在2011年那場噩夢般的車禍前庫比卡是一位非常有天賦和實力的車手,甚至為孱弱的索伯車隊贏得了車隊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F1分站冠軍,在如今這個被大車隊把控的金元賽車時代是多麼不容易,即使是在圍場中混跡多年的車隊創始人索伯先生也難掩激動的淚水。

在那場災難後庫比卡不僅丟掉了F1車手席位,甚至丟掉了作為一健康人的身體,如今的庫比卡右臂依然缺乏足夠的力量,在同一個彎角需要比其他車手更長的力臂才能順利過彎,這還是8年來在頂級醫療幫助下才恢復到能再次坐進F1賽車,我們很難想像傷後的庫比卡面對的是多大的困難。我們很高興他戰勝了那些困難,在八年里他輾轉於各個醫療機構的同時也不斷的挑戰WRC、GT3、勒芒等各個賽事,憑藉著對速度的追求在2018的最後成功拿回了自己的F1賽車席位,這碗雞湯我們先干為敬。

2018年度紅榜No.3 漢密爾頓

2018對於漢密爾頓是絕對收穫的一年,在這一年,他成為了五冠王,和傳奇車手范吉奧一起位列五冠王的獎台,僅次於車王舒馬赫,從此刻起,他已經與同時代的車手拉開了不止一個檔次,包括身後的四冠王維特爾。曾經那些因為漢密爾頓初出茅廬時年少輕狂而對其不屑的人大都心悅誠服了,就如同那個征服了歐洲的葡萄牙人一樣,隱忍而堅毅,即使面對強大的對手也絕不認輸,曾經看似不可逾越的鴻溝最終也在不經意間被抹平乃至超越。


在今年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法拉利在迷失了多年後終於找回了速度,一度成為了賽道上最快的車,開局不利沒能阻止英國人在衛冕冠軍的道路上前進,迅速的調整狀態從落後對手十幾分到反超再到提前奪冠,今年的劇情對於漢密爾頓已經足夠完美了,五冠王笑傲江湖的時代來臨了。

2018年度紅榜No.2 Halo保護系統(人字拖)

Halo是開放式賽車中使用的一種安裝在駕駛位置上方,防止在撞擊事故中車手頭部受傷的保護裝置。Halo的概念於2015年首次被提出,國際汽聯在2018賽季強制規定,一級和二級方程式賽車的比賽中,賽車必須安裝Halo裝置,以保證車手的安全。

因為Halo系統的外形酷似人字拖,所以又得名人字拖,在F1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上這算得上是革命性的改革,打破了沿用多年的賽車外形,一度被車迷和部分車手所厭惡,認為其破壞了賽車的美感甚至會妨礙車手在遭遇事故時逃生。

然而在今年數次嚴重的車禍後Halo系統展示出了他的價值,他有效的避免了多起惡性事故的發生,最有名的一次當屬比利時大獎賽上對年輕車手勒克萊爾的保護,畫面和賽後Halo上的印跡清晰的表明了Halo對車手安全的重要性。要銘記這是年輕車手比安奇用生命換回的重大改革,安全,再注重都不為過。2018最偉大的革新值得他在紅榜上佔據一個位置。

2018年度紅榜No.1 賓士車隊

2018年最大贏家當屬梅賽德斯AMG車隊,連續統治圍場五年的他們已經追平了法拉利五連冠的記錄,這是一支真正現代化的車隊,在他們身上看到了當年法拉利的影子。比起如今法拉利扭扭捏捏的假裝公平對待卻適得其反,德國人嚴明的紀律下兩位車手各司其職,車隊戰術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執行,車隊和車手的利益都得到了滿足,比義大利人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如今的梅賽德斯AMG車隊坐擁圍場最好的一號車手和二號車手,同時以引擎製造商的身份間接實現了青年隊的人才儲備。同時不僅在年度分紅上法拉利平起平坐了,在贊助商方面也已經成為了圍場第一梯隊,不需要賓士公司大筆投錢就能自給自足。人才、錢、技術,全有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王朝已經建立起來,當年本田、豐田寶馬等一眾攪局者的賽車夢想沒想到最後是被賓士實現了。2018年度紅榜頭名當之無愧。

2018年度黑榜

年度盤點有喜有憂,有人不僅達到了我們的期待甚至超出預期,也有人白白辜負了我們的希望,明明握著一手好牌卻昏招百出葬送大好前途,在這艱難的時期還為我們添堵,實在罪無可恕,咱們黑榜名單見。

2018年度黑榜No.5 維斯塔潘紅牛車隊

當年維斯塔潘的橫空出世是讓我們驚艷的,出道即巔峰,從小紅牛換到大紅牛的第一天就拿下了分站冠軍,這可是多少人畢生的夢想,那時,我們以為見證了歷史,誰成想,本以為是才開始,沒想到卻是結束。不斷出現的愚蠢車禍讓維斯塔潘得到了「塔炮」的綽號,要麼是撞向別人,要麼衝出賽道,維斯塔潘駕駛賽車比他本人還要火爆,然而在他犯錯的時候他的對手們一次次的超過他破碎的賽車,在積分榜上拉開了差距。也許年輕的維斯塔潘有著很快的速度,但卻沒有很好的穩定性,上一個這樣火爆又有天賦的年輕人在拿了一個冠軍後花了6年時間打磨心性才成為今天的五冠王,年輕人啊,可長點心吧。

當然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或者幾個熊家長,沒錯,說的就是紅牛。維斯塔潘的任性有很大程度上跟車隊的縱容有關係,對於這個從小自家培養的天才車手,紅牛可謂是放縱之際,從當年賽季中直接和科維亞特互換車手席位就可一窺全豹。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備受寵愛的熊孩子並不常能兌現他的天賦,反而是被區別對待的澳洲人為紅牛拿下了更多的獎盃。

愛笑的澳洲人在今年不常笑了,車隊的不公平對待和資源傾斜讓澳洲人不斷的陷入賽車故障的泥潭中,在宣布下賽季轉會雷諾後更是達到了頂峰。決絕的澳洲人選擇了離開,甚至沒有告訴抖腿領隊自己的新合同,不知道霍納在被記者採訪關於轉會雷諾的看法時才得知自家車手轉會新聞時是何種心情。在拍有趣小視頻的同時是不是也該關注一下人際關係,總是一位的護犢子並不能讓車手真正的成長,上一個親兒子如今在義大利過的並不好。總是偏袒一位車手孤立另一位,還順便和引擎供應商都能鬧的這麼僵真的好嗎。

2018年度黑榜No.4 威廉姆斯/邁凱輪

兩支老牌車隊如今能上賽車頭條只是他們當家車手的去向,要麼是頭哥的段子,要麼是威廉姆斯的富二代車手,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曾經叱吒風雲的三大車隊都很久沒拿過冠軍,甚至很久沒登上領獎台了,加起來有19個車手世界冠軍和18個車隊世界冠軍的傳奇車隊,曾經讓塞納、普羅斯特維倫紐夫這些傳奇車手都趨之如騖的威廉姆斯和邁凱倫竟需要為了積分而奮鬥,我們何時才能看到他們的站上最高領獎台?

缺乏資金只是表面現象,根本原因還是兩支老邁的車隊失去了進取心,缺乏對冠軍的渴望,同樣購買客戶引擎的紅牛依然能對領獎台發起衝擊,何況邁凱倫還有圍場內最好的車手,卻只能為排位賽入圍Q2而努力,這是何種的悲哀。曾經的法拉利也陷入了這樣的困境,F1的象徵卻被譏諷為「老破車」,直到蒙特澤莫羅的到來,直到讓·托德的到來,直到羅斯·布朗和羅里·拜恩的到來,直到舒馬赫的到來,紅色王朝捲土重來。邁凱倫和威廉姆斯還有機會,不過在那之前,年度黑榜你兩是逃不掉了。

2018年度黑榜No.3 FIA

這些年的FIA除了強制推行了Halo系統剩下的時間可以說都用在跟車隊和車迷對著幹上了,車隊苦心找到一個漏洞想要提升點成績剛亮個相就被FIA以各種理由給禁止了,包括並不限於Halo後視鏡、鯊魚鰭、燒機油等等。而車迷那邊也受夠了FIA模稜兩可雙重標準的處罰,上一站剛處罰過的賽道事故在這場因為換了個人就不算犯規了,在每場比賽後FIA的處罰都能讓話題區熱鬧好久。如今F1從當年火熱的世界三大賽事淪落到如今連個正規直播都沒有,世界範圍內衰弱FIA要背大部分的鍋。明明是個比速度的賽事,非要想著省油。明明是個以花錢如流水而著稱的行業非要想怎麼省錢。明明賽中加油和不同輪胎供應商都可以讓車隊有更多的策略實施讓比賽更好看,而FIA偏偏要反著來,得了,年度黑榜還是有你一個吧。


2018年度黑榜No.2 維特爾

本來今年是法拉利和維特爾奪取世界冠軍機會最好的一年,在這一年維特爾有了一輛足以抗衡賓士火星車的法拉利賽車,第一次有機會在排位賽就擊敗賓士佔據頭排發車,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法拉利和中國男足一樣在讓人失望上從不讓人失望,維特爾作為法拉利的一號車手卻沒能擔負起一號車手的責任,不僅不能在逆境中翻盤,如今連最擅長的領跑模式都不能完美駕馭了,霍根海姆本土作戰的維特爾生生把速度冠絕全場的法拉利開上了圍牆,直接讓漢密爾頓從-8分一舉翻盤反超17分,拱手讓出了積分榜頭把交椅。

隨後在法拉利主場蒙扎尾隨年邁的隊友拿下了頭排發車位,一度讓現場眾多的Tifosi欣喜若狂,然而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發車僅僅第三彎就唱起了蔡依林了《舞娘》,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德國人又一次在亞平寧半島羞辱義大利人。

隨後的維特爾似乎徹底迷上了原地轉圈,在剩下的賽程中一次次的看到紅色5號賽車不停的在賽道上打轉,到最後心態失衡的四冠王甚至責怪起年邁的隊友沒能及時給他讓出位置,甚至直言「我不得不和三輛賽車比賽,包括我的隊友。」,從後來發車時對隊友的壓迫來看他也的確是這麼做的,然而事與願違,老邁的隊友不僅在下半賽季的積分上超越了自己,甚至還恬不知恥的霸佔了法拉利最後一個分站冠軍和桿位。彷彿昨日故事重現,不知道V4是否回憶起了被裡卡多統治的恐懼,也許某一天德國人才會明白紅牛式護犢子並不能讓自己真正的成長。

明年四冠王將迎來一個年輕的隊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勒克萊爾和維特爾之間會發生什麼故事呢,年輕司機挑戰強權還是四冠王終成大器?2019是值得期待的,但恐怕維特爾在2018還只能繼續待在年度黑榜上。

2018年度黑榜No.1 法拉利

以紅色為代表色的圍場第一車隊在近年來連續霸佔黑榜頭名,不知法拉利新上任的幾位老闆何感想。曾經在圍場內叱吒風雲孤獨求敗的紅魔如今儼然有了80年代時法拉利的影子,不僅在賽車硬體上落後於對手,在車隊管理上也充分顯現出了義大利人的特徵,再進一步就可以和二戰義大利軍隊一起入選義大利笑話集了。

相比於賓士隊內嚴明的隊內紀律和清楚的一二號車手,作為車隊指令和一二號車手始作俑者的法拉利不知為何害羞了起來,在德國放任舊胎的萊科寧擋著新胎的維特爾,還多次在形式大好的時候因為自家車手愚蠢的超越導致兩輛法拉利失去位置被賓士得利,甚至在一號車手公開抱怨自己要面對三個對手時毫無作為,直接導致了下半賽季旗下兩位車手貌合神離各自為戰,失去了最後翻盤的機會。很是懷念那句「Fernando is faster than you。」

除了車隊管理上的義大利混亂,今年法拉利的車隊策略也堪稱災難,在巴林讓軟胎的維特爾強行一停,在蒙扎放任萊科寧一停後瘋狂推進導致最後被漢密爾頓超越痛失好局,在新加坡站又是用更軟配方卻讓維特爾強行一停,在鈴鹿這條以高負載著稱的賽道卻選了多套軟胎,還有在比利時可笑的沒油鬧劇。這一切放在曾經的三巨頭時代是不可想像的,我們懷念那個有四次進站神策略,有25圈排位跑硬擠出一個進站窗口的法拉利車隊,那才是真正的紅魔躍馬,如今的法拉利只能穩居年度黑榜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