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友反饋做了如下調整:
20220330增加1986年蘭州中川空難
20220328增加1992年甘肅定縣空難
銘記歷史,警鐘長鳴。斯人已逝,生者堅強。東航MU5735空難發生後,總感覺很難過,盼望有奇蹟出現,最終奇蹟沒有發生,132人全部遇難,向遇難者致哀!
我從互聯網上搜索整理了自從1980年以來中國民航的27條空難記錄。很可能有遺漏的地方,總的數量應該比我統計的數量要大。我將這些數據製作成了下面的表格,希望是為我們敲響一個警鐘,航空安全來不得半點粗心大意。
這個整理應該是你在互聯網上看到的最完整的版本。如果你知道我這邊遺漏的或者有錯的地方,歡迎留言指出來。以便於我訂正更新,謝謝!
內地+台灣一共37次空難,造成2500人遇難
仔細查看這些記錄,你會發現本來有很多空難是可以避免的:
比如嚴重超載(1988年,山西臨汾,只有14個固定座位的飛機卻擠上了44名旅客;1992年,甘肅定縣,22個位置搭乘了35人);
比如插錯插座(1994年,西安,自動駕駛儀安裝座上兩個插頭相互插錯,造成160人遇難);
比如廣州白雲機場劫機事件(1990年,舊白雲機場),還有為了騙保在飛機上故意縱火(2002年,大連),乘客為什麼能帶炸藥和火源登機;
比如飛行員操作失誤,航空公司和機場管理混亂等。
1、2022年3月21日
廣西梧州空難
2022年3月21日下午東航MU5735,不幸在廣西梧州市藤縣琅南鎮莫埌村墜毀,機上人員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機組9人。各方救援工作還在繼續中,希望能夠出現奇蹟。執飛MU5735航班的是東航雲南一架波音737-800飛機,目前機齡6.8年。
事故原因等待公布中。
波音737-800是波音設計生產的一種雙發渦扇中短程窄體客機,屬於波音737NG系列,為波音737-700飛機的機身加長型。
2、2014年7月23日
台灣省澎湖縣馬公市
2014年7月23日傍晚台灣復興航空一架班機降落馬公時,疑迫降失敗墜毀,台灣民航主管部門高雄站表示,機上搭載54名乘客及4名機組人員,共58人。此次空難已造成機上48人罹難。
執飛機型:ATR-72飛機
ATR-72飛機
3、2010年8月24日
黑龍江伊春空難
2010年8月24日,一架E190噴氣支線客機由哈爾濱飛往省內伊春市,在伊春市林都機場進近時距離跑道690米處墜毀,部分乘客在墜毀時被甩出機艙。該事故屬可控飛行撞地,事故原因為飛行員失誤。事故造成44人遇難,52人受傷。
E190噴氣支線客機是由世界知名商用飛機製造商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生產的,這一新型客機全長36.24米,機高9.73米,翼展28.72米,客艙採用全經濟艙布局,一次可搭載106名乘客。
4、2004年11月21日
包頭空難
2004年11月21日,由包頭飛往上海的CRJ—200型航班,起飛出現事故,墜入包頭市南海公園的湖中並發生爆炸起火起。此次事故造成機上47名乘客,6名機組人員以及地面2人共55人在事故中遇難。
CRJ200是加拿大龐巴迪宇航集團提供的民用支線噴氣飛機,為50座CRJ-200型客機。這一新型客機全長26.77米,機高9.73米,翼展6.22米,客艙採用全經濟艙布局,一次可搭載50名乘客。
5、2002年5月25日
澎湖空難
2002年5月25日,中國台灣「中華航空公司」CI611班機在澎湖附近海域墜機,這是一架波音747-200型、編號B-18255(舊機號B-1866)客機。搭載了206名乘客及19名機組員。在半途中於澎湖縣馬公市東北方23海浬的34,900呎(約10,640米)高空處解體墜毀,造成機上人員225人全數罹難,為發生在台灣境內死傷最慘重的空難。
波音747型飛機是由美國波音公司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在美國空軍的主導下推出的大型商用寬體客/貨運輸機,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寬體民用飛機。
6、2002年5月7日
大連空難
2002年5月7日21時24分,中國北方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機在大連海域失事的事故,事故共造成機上103名乘客、9名機組人員(共112人)全部罹難。在獲得降落的許可距離機場僅僅10公里時客艙尾部突然起火,並瞬間侵襲了整個客艙,為了避免降落在人群密集地段,最終飛機墜落到海里。在103名乘客中,只有44名乘客購買了航空旅客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張丕林一人購買了7份,賠償金額達140多萬元,後經調查判決張丕林在機上故意縱火造成空難事故保險賠償無效。
MD-82客機,是1985年4月12日美國麥道公司與上海航空工業公司簽訂一項合同,中國購買的26架MD-82中有25架在上海總裝。
7、2002年4月15日
釜山空難
2002年4月15日,由北京飛往韓國釜山的波音767-200ER客機,在飛抵釜山金海國際機場時遭遇惡劣天氣,加上機場設備故障和機長過度注意當時的天氣狀況與及塔台通話,未注意到飛機已低於安全高度,造成客機撞山墜毀。此次造成機上166人中的129人不幸罹難。
波音767是波音民用飛機集團開發的一種中到大型寬體雙引擎噴氣式客機,它是波音公司第一架帶有玻璃屏幕座艙的寬體雙引擎客機。
8、2000年6月22日
武漢空難
2000年6月22日下午15時左右,武漢航空公司一架從恩施至武漢的運七客機,在下降過程中,墜毀於武漢市漢陽區永豐鄉的一場空難。事故造成機上42人全部遇難,船上7人遇難。
運7飛機是由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和西安飛機工業公司研製的雙發渦輪螺旋槳中短程運輸機,長24.3米,高8.9米,翼展29.2米。於1970年12月25日首飛上天,自1986年5月1日正式編入航班投入客運。
9、1999年2月24日
溫州空難
1999年2月24日,中國西南航空公司的一架TU-154(飛機註冊號B-2622)執行SZ4509航班從成都——溫州,在溫州瑞安上空1200米高度以俯衝姿態墜毀,事故造成機上61人全部遇難。經調查是錯誤地安裝了不符合規定的自鎖螺母,而在維修中又未能予以發現,飛行中螺母旋出,連接螺栓脫落,造成飛機俯仰通道的操縱失效而失事,這是一起特別重大的責任事故。
溫州空難圖
TU-154型飛機是1990年10月從俄羅斯引進的第一種按西方標準設計的客機。這異型號的飛機翼展為37.55米,機長為47.90米,機高為11.40米,載客量為150-180人。
TU-154型
10、1998年2月16日
桃園機場空難
1998年2月16日,中國台灣「中華航空公司」一架A300-600客機在台北機場降落時撞入附近建築,在台北桃園機場降落時撞入附近建築,機上182名乘客和14名機組人員全部罹難,同時造成地面7人喪生。事故現場500米範圍內,四處散落著飛機殘骸及屍體。機上乘客主要為旅行團成員。到印尼參加會議的台灣「央行」總裁許遠東和3名隨行人員也在機上。這也是台灣地區有史以來的最大空難。
空中客車A300是法國歐洲空中客車工業公司(Airbus Industries)設計生產的一種中短程寬體客機,空中客車A310和空中客車A300-600構成了空客非常著名的寬體姊妹系列。A300成為第一架只需兩位飛行員駕駛的寬體飛機,並採用了數位式駕駛艙。
11、1997年5月8日
南航深圳空難
1997年5月8日,由重慶飛往深圳的波音737—300B班機,飛機在降落時遭遇暴雨,第一次降落時發生了三次彈跳,致使飛機結構和控制系統受損,機組在未判明飛機受損程度的情況下復飛,第二次降落時,駕駛艙出現了「主警告」和多種警告,飛機操縱系統失靈,最終失控急速俯衝墜毀在跑道上。事故原因是暴雨下機組判斷高度不準,致使飛機沒有保持正確的接地姿態,造成重著陸跳躍,加之機長未判斷飛機受損情況下復飛,是造成這次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此次事故造成機上旅客65人,死亡33人,機組 9人,死亡2人。
波音737系列飛機是美國波音公司生產的一種中短程雙發噴氣式客機,自研發以來五十年銷路長久不衰,成為民航歷史上最成功的窄體民航客機系列之一。第二代成員Classic為波音737-300。
12、1994年6月6日
西安墜機事故
1994年6月6日,由西安飛往廣州的蘇製圖-154M型B2610班機,在飛機離地24s後出現異狀並逐步升級為失控,在離地約10分鐘後2884米的高空爆炸解體。後經調查,事故原因是自動駕駛儀安裝座上兩個插頭相互插錯,且未被及時發現糾正。此次事故造成機上160名乘客及飛行員全部遇難。
飛機機型前面已經介紹過。
13、1993年11月26日
烏魯木齊空難
1993年11月26日,CJ6901航班由北京飛往烏魯木齊,在向烏魯木齊機場正常進近階段,機組誤將塔台通報的高度表撥正值1024設置為高度,飛機此時已建立盲降自動進近中,機組根據錯誤的高度口令斷開自動駕駛,下降高度,隨後飛機近地警告系統發出兩次「低於下滑道,四次「拉起」報警,機組成員均未聽懂,當機組發現高度太低時,開始使用自動駕駛開始爬升時,卻忘了加油門,導致飛機失速,最終飛機撞上地面高壓線後,在距跑道外2200米處墜地燒毀。事故共造成12人死亡。
執飛機型:MD-82
14、1993年10月26日
福州
1993年10月26日,在暴雨和大風的不佳天氣狀況下,由於飛機姿態不穩,在距跑道入口約1公里、離地高度僅20米處,機組決定復飛,開始加油門、收襟翼,收起落架,但飛機沒有上升高度,繼續下沉。機組見無力使飛機恢復正常復飛狀態,又決定迫降,進入跑道約2000米才接地,同時尾部擦地,由於速度快,飛機衝出跑道,在跑道外400米處的小水塘處飛機折為三段。事故造成2人遇難。
MD-82客機,是1985年4月12日美國麥道公司與上海航空工業公司簽訂一項合同,中國購買的26架MD-82中有25架在上海總裝。飛機圖同上。
15、1993年7月23日
銀川空難
1993年7月23日,一架由銀川飛往北京的航班,在起飛時,發生故障,使得飛機衝出跑道,造成55人死亡。這起飛機安全事故系飛機襟翼突發故障導致的,提醒工作人員,起飛前要仔細檢查飛機是否存在故障,消除安全隱患,避免類似事故的發生。
BEA146飛機。
16、1992年11月24日
南航桂林空難
1992年11月24日,南方航空公司執行廣州——桂林的CZ3943航班,在向桂林機場正常進近過程中,高度突然下降,在陽朔縣楊堤鄉土嶺村撞山粉碎性解體。這是中國民航歷史上第二嚴重的事故。墜毀飛機的機型為波音737-31B,這是波音737-300型飛機第三次發生墜機事故,也是歷來涉及737-300型客機的第二嚴重的事故。事故造成141人遇難(乘客133人/機組8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國建國以來,在桂林奇峰嶺機場這個地方發生了3起重大事故,導致264人死亡,全國重大事故13.6%發生在桂林發生,導致的死亡人數佔到全國運輸航空重大事故死亡人數的20%。可是同期桂林航班不到全國的1%,而且三起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地點出奇的近,相距不足40公里。算上梧州的這次空難,廣西已經發生4起嚴重空難了。
17、1992年10月8日
甘肅定縣空難
1992年10月8日,武漢航空的一架伊爾-14客機在執飛從蘭州飛往西安的旅遊包機時,飛機在巡航途中左側發動機停車,飛機失去升力墜向地面,客機最終在甘肅省定縣白碌鄉迫降時失事,事故導致機上35人中,有14人遇難。事故原因:
1、超載。機上搭載了7名機組/乘務組成員和28名乘客,伊爾14P的荷載人數為22人(4名機組+18名乘客)。
2、疲勞駕駛。7名機組成員自9月6日離家,至事發當日已經有近一個月沒有回家了,個個都疲勞至極。
3、飛機老化。B-4211號機的機齡已達34年、機況極差,長期超齡執飛,已經到達報廢標準。
事故飛機內部
伊爾-14型客機是蘇聯伊留申設計局在1940年代研發的一款雙發渦槳客機,它主要用來替換蘇聯的里-2運輸機。伊留申設計局在1945年研發出伊爾-12客機,但是它在發動機失效時,滑翔迫降的性能很差,載荷也只有18人,遠遠低於設計標準。於是伊留申設計局又研發出了伊爾-14。
伊爾-14型客機
18、1992年7月31日
南京空難
1992年7月31日,一架由南京大校場機場飛往廈門國際機場的、機型為雅克-42Y的航班在起飛時墜毀,機上126人中有106人罹難。在南京大校場機場起飛滑行約一分鐘後,這架雅克42機頭剛剛離地,就突然失控,滑出跑道,衝過草坪,撞上2米高的護場圩堤,飛機隨即爆炸起火。後續事故調查表明,空難的主要原因是機組人員未把飛機全動式水平尾翼調整到與飛機重心相適應的角度起飛,致使該飛機始終未能離開地面。根本原因是機組人員未嚴格按照該機型的《飛行操作指南》進行操作,這場空難為機組人員違章操作造成的重大事故。
雅克-42是前蘇聯雅克夫列夫設計局在上世紀70年代,根據雅克-40的經驗研製的中短程運輸機,主要供西伯利亞幹線向南北兩側延伸的中短程航線上使用。
19、1990年10月2日
廣州白雲機場劫機事件
1990年10月2日,劫機者蔣曉峰乘上一架開往廣州白雲機場的波音737飛機,並闖入駕駛室。蔣曉峰聲稱藏有爆炸物威脅飛行員將飛機開往台灣尋求政治庇護。飛行員並沒有打算滿足劫機犯的要求,並試圖使其相信飛機上沒有足夠的燃料,繼續飛往廣州,並尋求機會降落。劫機犯隨後試圖襲擊飛行員並獨自駕機未果。在飛行員試圖降落時,這架波音737撞上了另一架飛機而起火。災難造成128名人員遇難。
波音737系列飛機是美國波音公司生產的一種中短程雙發噴氣式客機,自研發以來五十年銷路長久不衰,成為民航歷史上最成功的窄體民航客機系列之一。
20、1989年8月15日
上海虹橋
1989年8月15日,上海飛往南昌的航班,在上海機場起飛離地過程中,右發動機突然停車,機組採取措施,繼續起飛,基本修正飛機偏轉問題,但飛機未能繼續爬升,飛機接地後最終衝出跑道,墜入離機場跑道外240米處的小河中,造成34人死亡。
AN24RV飛機。
21、1988年10月7日
山西臨汾
1988年10月7日,山西臨汾市。從空軍臨汾機場起飛後爬升過程中,由於左發突然停車,失去動力,飛機失控,撞向地面,最終在一家飯店屋頂墜毀。直接原因是機械故障,不過該機僅14個固定座位卻擠上了44名旅客,嚴重超載。
IL14P飛機,由前蘇聯伊留申航空設計局1956年製造。
22、1988年8月31日
香港
1988年8月31日,在大暴雨中向香港機場進近中,偏離跑道中心線,高度偏低且略帶右坡度,即將落地前右機翼外側與引導燈柱相撞,右起落架機輪與機場護堤相撞,機輪全部爆破,右起落架嚴重受損。導致飛機接地後,飛機難以控制,滑跑中右起落架完全折斷,飛機右傾,最終滑入海灣中,飛機從前三排處折成兩截,機頭沉入水中,機尾仍留在機場護堤上,駕駛艙內機組全部遇難,旅客除一人驚嚇過度遇難外均獲救。原因為機組對天氣狀況準備不充分,在天氣惡劣的情況下採取目視進近導致偏離跑道中心線,同時未能採取果斷措施復飛或返航。
三叉戟(Trident 2E)/1973年,原英國德哈維蘭公司(現在的英國宇航公司)製造
三叉戟客機
23、1988年1月18日
1.18重慶空難
1988年1月18日,中國民航西南航空公司222號伊爾18型客機從北京飛往重慶,北京時間22時15分,在距重慶白市驛機場直線距離約5公里處墜毀。 10名機組人員、98名乘客全部不幸罹難。這起飛行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於4號發動機故障,導致4號發動機失火、墜落造成的。
飛機機型:IL18飛機
24、1985年1月18
山東濟南
1985年1月18日,當時濟南天氣狀況不佳,在進近過程中偏離航道,不具備降落條件,塔台指示復飛時,機組有些猶豫,在最終進行復飛操作時處置不當,因失速墜地。事故共造成38人遇難。
AN24B型飛機,由前蘇聯安東諾夫航空設計局1972年製造。
25、1983年9月14日
桂林奇峰嶺機場
1983年9月14日,在廣西桂林市軍民兩用的桂林奇峰嶺機場,當時一架執行廣州-桂林-北京航班的中國民航班機正在跑道上滑行,準備前往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在客機通過機場聯絡道口開始轉彎時,一架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轟炸機進入跑道,其左機翼撞入客機右側,轟炸機左發動機撞上客機機頭設備艙,機身被撞出一個大洞。這次事件造成客機上共11名乘客死亡。這次空難的原因是因為軍民混用機場的管理失誤,在機場兩架飛機起飛的時候就發生了的碰撞。
26、1982年12月24日
舊廣州白雲機場
1982年12月24日,在廣州機場五邊進近飛行時,客艙冒煙,機組判斷為電器起火,切斷總電源,飛機落地採用緊急剎車,在聯絡道口處將飛機成功停穩,旅客開始從前艙門放下的工作梯開始撤離,但撤到第11名旅客時,艙內煙霧變濃,隨後轉為明火,大火最終在1小時後撲滅,飛機完全報廢。事故造成旅客25人遇難。事故原因:旅客在機上吸煙,不慎將煙頭掉入地板,引起失火,廣州機場消防隊只有一人值班,其餘人員均去吃飯,致使飛機在地面發生大火後10分鐘才到達現場。
IL18B飛機,由前蘇聯伊留申航空設計局19。飛機圖片前面出現過。
1986年12月15日
蘭州空難
1986年12月15日上午9時04分,一架編號為B-3413的安-24PB客機,正在執行一趟從從蘭州中川機場飛往成都雙流機場的定期航班,按照既定航線計劃,飛機將在西安國際機場短暫停留,之後中轉到達航線目的地成都。搭乘37名乘客和7名機組人員,事故造成6名乘客遇難。事故原因:飛機雪天起飛,空中結冰,返航時撞上樹林,6名乘客不幸遇難。
27、1982年4月26日
廣西恭城
1982年4月26日下午,中國民航第3303次航班的B-266號三叉戟客機在廣西恭城縣上空失事,事件造成機上104名乘客及8名機組人員全部喪生,其中包括香港籍乘客52名、中國大陸乘客45名、華裔人士5名、美國人2名。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藝人麥大成及其妻子、兒女及岳家也於這次空難喪生。造成這次空難的原因是因為機長和機場塔台的溝通失誤,加上機長執行飛機緊急拉伸操作時飛機自動駕駛儀發生了故障。
三叉戟客機是英國德·哈維蘭公司研製的中短程三發噴氣式民航客機。三叉戟-3B客機的機長為39.98米,翼展為29.87米,機高為8.62米,載客量為128~180人。
這是一個沉重的統計,首先向遇難者們表示哀悼,斯人已逝,願生者堅強。整理這個數據是希望能敲響民航安全飛行的警鐘,願中國的航空安全記錄從2022年3月21日開始重新累計,永不歸零。
統計這個數據也沒有嚇大家的意思,畢竟飛機依然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它是所有交通工具中事故率最低的交通工具,請大家放心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