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陳琳)9月23日,東城區首批煥發會館文化活力合作徵集項目在台灣會館正式發布。本次公開徵集合作,將全面落地煥發會館文化活力政策的18條舉措,通過深挖會館舊址地域特色,加強區域文化共融共通,逐步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保護利用新模式,將會館群落打造成為彰顯首都文化形象的新地標。
東城區煥發會館文化活力合作項目徵集新聞發布會。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三里河沿岸風景宜人,曲巷、游廊、流水,蘆葦盪和石板路,鴨動魚游成趣,頗具江南水鄉特色,沿途散布著不少會館建築。東城區首批面向社會公開徵集的會館空間共10個,分別是廣東平鎮會館,江西新建會館、德化會館,湖北黃岡會館,麻城會館,安徽太平縣會館、涇縣會館、蕪湖會館、石埭會館,福建汀州會館南館。
以本次合作項目徵集為契機,東城區將以會館為支點,推動歷史文化街區轉型升級,打造文化交流互鑒的「會客廳」,形成集萃中華文化的「百花園」。
合作項目徵集新聞發布會現場。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據悉,本次面向社會公開徵集包括會館運營主體、創新合作項目兩類。一方面,廣泛徵集具有文物活化利用能力的會館運營主體,包括且不限於各省市文化、商業機構、社會組織,商會、地方知名企業等,形成多元文化資源導入、優質文化人才集聚、創意文化活力迸發的運營新機制。另一方面,廣泛徵集具有文化創造力、文化潮流引領力的創新合作項目,構建創新合作資源庫,深度推動戲劇、演出、藝術、商業及國際文化交流合作。
今年以來,東城區相繼出台《東城區推進「會館有戲」建設工作實施方案》《關於進一步煥發東城區會館文化活力的若干措施》,系統勾勒出會館活力綻放的美好未來。東城區將進一步彰顯會館舊址政治互聯、文化交往、經濟互動的重要價值,突出全國文化中心文化凝聚薈萃、輻射帶動、創新引領、傳播交流等功能,把會館打造為歷史文化精華展示館、多元文化交融共生館、創意文化集聚示範館、文化消費潮流引領館、中外文明交流互鑒館,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編輯 劉茜賢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