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時代,老人如何預約數字鴻溝?這家銀行給出了暖心的答案。
最近,在農行雁塔路支行的展板上,出現了一組可愛的卡通畫,上面標註著如何下載手機銀行,如何註冊用戶,如何操作手機銀行等具體環節。工作人員介紹說,雖說現在是智能時代,但很多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也不會使用手機銀行,手繪圖的方式比較直觀,能幫助老人迅速掌握手機銀行的操作,老人們在家裡就能辦事兒了。
銀行手繪圖暖了老人心
家住西安市李家村的張老先生打電話說,這兩天自己去農行雁塔路支行辦事,看到銀行里有一塊展板,用手繪圖的形式,詳細介紹了手機銀行的操作方法,「現在幹啥都要用手機,我們老年人跟不上時代了,這家銀行的做法讓我很感動,我看了之後,就學會使用手機銀行了,很多事情不用去銀行跑一趟,在家也能辦了。」
12月16日,華商報記者來到了張老先生所說的中國農業銀行雁塔路支行,進入銀行,在等待區的對面,豎著一個醒目的展板,上面是一組可愛的卡通畫。第一張畫上,一位老人在排隊等待辦理業務,第二張圖上,銀行工作人員介紹:「現在下載手機銀行,簡單業務快捷辦理,和排隊說拜拜」,後面的幾幅圖,生動描述了手機銀行如何下載,如何操作……這些圖片一共有八張,畫在普通的A4紙上,圖片用可愛的卡通形象,手繪手機界面,對如何登陸、查詢餘額、生活繳費等常用功能進行操作指導,畫面簡潔、一目了然。
放大的字體,詳細的文字說明,讓老人看過去一目了然,的確是一份貼心的「手機銀行使用說明書」。
銀行:大多數老人不會使用手機銀行 為老人做點服務
華商報記者見到了該銀行的負責人周女士,她介紹說,雁塔路支行所在的地方,周圍退休人員特別多,他們很多人的工資卡都是用農行的卡,所以,每到發工資前後,過來辦理業務的老年人就特別多。他們的業務其實也非常簡單,就是查詢工資有沒有到賬,有時再取點兒現金。但就是這麼簡單的業務,他們往往需要排隊很長時間。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周女士說,銀行的同事們商量了之後,覺得手繪圖的方式,對老人來說,應該是直觀、容易接受的方式,恰好銀行有一位同事擅長繪畫,於是,大家耗時一個多月策劃製作了一組漫畫,「工作中經常會遇到老人不會用手機銀行、來櫃檯排隊辦理會耽誤很多時間、因手機屏幕小而看不清楚字體、不便於操作等情況,所以就想用漫畫的形式,把手機屏幕放大,標註出簡單的功能方便老年人使用。」
周女士說,智能時代,每個群體都應該享受到生活的進步,時代在發展,更應該關心老年人,希望通過銀行小小的舉動,讓老年人感受到沒有被時代遺忘。、
多部門為老年人發聲
「以前一到發工資日就跑銀行,現在看了漫畫,學會使用手機銀行,很多業務都能在網上辦,真是太方便了。」76歲的劉阿姨開心地說,自己也享受到了智能時代的便利,心裡很溫暖。
今年重陽節,華商報「智能時代 幫老人逾越數字鴻溝」系列報道,呼籲各個窗口單位為老年人開闢綠色通道。近日,國務院發文,要求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中遇到的痛點和難點,提出解決方案。
有老人向華商報反映,現在出去買東西,小販都讓微信支付,很多老人不會智能手機,也不會微信支付,感覺還沒有以前買東西方便了。12月15日,央行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發布《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0〕第18號》(以下簡稱《公告》)。《公告》明確,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現金是我國境內最基礎的支付手段,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
據了解,央行將強化日常監管,通過暗訪巡查等多種方式,開展摸底排查。消費者現金被拒收時應如何維權?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消費者發現拒收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的,應妥善保留相應的證據或線索,通過城市政務熱線、消費者權益保護、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等各種渠道進行投訴、舉報,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部門及時處理。
華商報記者 毛蜜娜 攝影 鄧小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