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盤神秘沉睡10年,醒來瘋狂收割140億,竟成開發商救命稻草

關注並標星金角財經

聚焦財經熱點,深讀商業事件。

原創首發 | 金角財經(F-Jinjiao)

作者 | 胡野原

深圳樓市向來火熱,但你能想像,這個造富天堂里還有十年都沒賣掉一套房子的樓盤嗎?

羅湖,文錦北路與田貝二路交匯的地方,8棟外牆裝修新凈的橢圓形建築矗立在路邊。外牆棕紅色與白色相間,玻璃泛著墨藍。向外挑出的陽台,寬敞而空無一人,當然,上邊也不會有什麼衣服物什的。從2009到2019年,這個樓盤連一塊磚都沒賣出去。

這個盤為德弘天下華府,是深圳羅湖區有名的豪宅盤。出名之處在於其自2010年11月封頂之後一直未對外銷售,至今已近十年之久。近日終於傳出開盤消息,營銷中心也在緊急裝修中。周邊中介皆聞風而至,興奮得摩拳擦掌。

比中介更興奮的則是開發商茂業集團,在封盤待售的十年間,德弘天下總貨值增長6倍。爛尾、鬧鬼、被法院查封……,這個樓盤長期被這些傳言圍繞著。這十年里,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拖至當今火線入市,卻能躺贏百億,給茂業集團續一口氣。一切儘是荒誕。

- 1 -

封盤十年的「爛尾樓」

這8棟建築,是深圳房地產開發商茂業集團旗下項目,德弘天下華府。

2010年11月,這個樓盤就已經封頂,卻一直沒有開售,直到接近10年之後的現在才有了正式開盤的跡象。

有房地產中介說,這次開盤,該樓盤將推出80平米以下的小戶型及複式大戶型,其中小戶型總價預計在600萬以上。雖然具體價格還有待開發商公布,但據此計算下來,德弘天下華府的單價也在8萬元以上。

德弘天下華府臨近地鐵7號線洪湖站、3號線翠竹站,而且距離最近的洪湖站僅有300多米,走路3-5分鐘就可以到達,離翠竹站也不遠,距離在1公里左右,可以歸為「雙地鐵盤」。此外,周邊還有洪湖公園、人民公園以及深圳市兒童公園,生態及市政配套資源十分豐富。

除了這些極具優勢的條件,這樓盤還有最大的王牌——距離項目不遠的深圳中學(初中部)。這是深圳四大名校之一,手握這一優質學位房的底牌,德弘天下華府輕易便能賣出高價。

在這一樓盤周邊的優質二手房均價在8萬以上,低於8萬的,基本都屬於周邊老破小了。根據深圳房地產信息網顯示,德弘天下華府總建築面積為265187.878㎡,住宅面積174935.455㎡,以此推算項目住宅部分貨值可高達140億元。

然而,在此之前卻是這個樓盤曲折坎坷的歷史。

- 2 -

十年不敢賣

德弘天下華府封盤的十年,也是不斷與深圳房地產政策碰撞的十年。

德弘天下華府動工時間遠在2008年年底,距今已有接近11年。在這之前的2006年,深圳出台了「70/90政策」,規定凡新審批、新開工的商品住房建設,套型建築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包含經濟適用房在內)數量佔比,必須達到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

但德弘天下華府卻反其道而行之。

在當時政策影響下,大戶型成為稀缺產品,市場對大戶型充滿了偏執的喜好。為了滿足市場上對大戶型的需求,又為了謀求更大的利潤空間,不少開發商將住宅設計成雙拼甚至多拼戶型,再按照豪宅標準出售。

德弘天下華府也不例外,整個項目規劃建設的面積是200平米—1000平米的大戶型或超大戶型。這早已超出政策限制,按理說這樣的樓盤應該根本沒有機會誕生。德弘天下華府能成功開建,便是使用了豪宅業界的通用招數——雙拼或者多拼戶型。

簡單來說,就是一套大戶型的房子,對應的是多個90平米以內的房產證,這樣一來,購房者可以用2-3個購房名額買到大戶型的房子,從而規避了政策限制。

然而,德弘天下華府生不逢時,2010年準備開盤前夕,深圳出台了限購政策。政策規定,即使是深圳戶口,在深圳市也只能購買兩套住房。

這一規定直接掐斷了德弘天下華府的玩法。限購政策出台後,在深圳樓市能與學位抗衡的,就是房票了。這直接導致需要購房者在購買德弘天下華府時,需要花費兩到三張珍貴的房票。

整個三口之家又能有幾張房票?德弘天下華府一下子就陷入兩難境地。最後的結果是,項目硬生生拖了將近十年之久,不知情人士還以為昔日的豪宅盤已成爛尾樓。

踩錯市場節奏,還只是德弘天下華府一直沒能開賣的原因之一。

有人認為,德弘天下華府多年未能入市,是因為項目建設超出了用地紅線。比如部分戶型的陽台與內部隔離開,顯得那並不屬於建築面積,是預備通過驗收後再搭板。

這是開發商在開發項目時,用以規避規劃面積限制的方式。通過在施工時預留懸空區域,做成鏤空的樣子,待到驗收完畢,再通過搭板來將其變成可以使用的面積。本質上,這仍是違建。

曾有數據直指,德弘天下華府在原來規劃的基礎上,多建設了7萬㎡違建。

2019年6月25日,深圳市規土委發布公告,德弘天下華府需調整用地紅線範圍及經濟技術指標表、變電站位置、建築高度及地下車庫出入口位置。2016年9月,項目也曾申請調整過地塊規劃。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第二種猜測的可能性。

- 3 -

3億進場,收割122億

封盤十年終入市,不是德弘天下華府吸引眾多關注的最大原因——開發商躺賺100多億,才是吃瓜群眾關注的焦點。

德弘天下華府項目位於文錦路東、田貝二路北,宗地號為H307-0038。該地早於1998年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2008年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據了解,該宗地原系深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的工廠用地。

1997年,深寶實業與深圳基泰投資有限公司計劃合作開發該地塊,當時定的名字是「深寶商業城」,但後期深圳基泰因未能及時完成該項目報批工作,茂業集團取而代之,並為之支付約1.46億元的合作開發收入以及約0.34億元的地價款。

此外,茂業集團也將清還深寶實業的應退基泰款項約0.55億元以及深寶實業先前墊付的土地開發費用、市政府配套費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約0.34億元。這也意味著為參與該地塊開發,茂業集團共支付至少約2.69億元。

但這個代價對茂業集團來說,花得太值了。最關鍵的是,不管後續投入多少,茂業已完全成為這塊土地未來收益的「收割者」。

根據彼時雙方簽訂的《合作建房合同書》及《合作建房補充協議》,深寶實業負責辦理建房、售房相關手續,茂業則負責建房成本,並享售房收入。不過,茂業加入後,所謂的「深寶商業城」十年間仍然杳無音訊;直到2008年,項目拿到《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搖身變為「德弘天下」住宅項目。

2011年初,羅湖區當時新房均價僅為1.7萬/平,如果項目在當時入市,考慮到豪宅定位的溢價,400萬左右或許就能買到帶名校學位的兩百平米豪宅。

按照正常的銷售周期,德弘天下華府應該在2013年前售完。當時羅湖均價3.65萬/平。如今羅湖均價已超過6萬,德弘天下華府附近的佳兆業金翠園,售價9.9萬,四捨五入就是10萬/平。

有對項目知情的市場人士透露,德弘天下華府本身是豪宅盤,配合周邊教育、商業等配套,加上當前火熱的市場行情,均價或在十萬元以上。

照此計算,現在每平米可多賣7萬。建面26.6萬平的德弘天下華府,其住宅面積為174935.455㎡,據此估算,開發商可多賺約122億。

躺賺的生意,當然做得快活。但是對茂業集團來說,這個樓盤也許不僅僅是賺錢那麼簡單——這是個救命盤。

- 4 -

茂業集團:瘋狂併購,24歲二代剛上位

茂業集團在深圳算得上老牌房地產商,天眼查顯示,公司董事長張靜,為茂業集團創始人黃茂如之妻。

黃茂如出生於1965年,祖籍廣東揭陽市惠來縣。黃氏家族譜中共有六人,黃茂如還有三個同胞兄弟,分別是大中華國際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黃世再、國都集團董事長黃茂展、信和地產掌門人黃振華,在深圳商界均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1992年,27歲的黃茂如和妻子張靜就已經涉足房地產,當時他們在深圳關外布吉開發了第一個房地產項目「茂業城」,這一年,兩人也成為了貝里斯公民。

1995年,黃茂如創建茂業集團,後一年,深圳茂業商廈成立。此後,茂業相繼開發了都市花園、世紀豪庭、香蜜湖豪庭多個住宅項目。1997年,首家百貨店茂業深圳東門店開業。茂業轉向「地產+百貨」模式。2004年,黃茂如登上胡潤中國富豪榜,以30億元財富排名19。因排名在深圳富豪中最為靠前,他被稱為「深圳首富」。

深圳首富生涯的開始與茂業併購之路並行。2005年,茂業集團以3.8億元收購成商集團(65.75%的股份,後改名為茂業商業。借殼上市的同時順利進入四川市場,成為首家成功於中國收購一家上市百貨公司控制性權益的外資企業。

三年後,黃茂如通過一系列資產重組,打包旗下15家門店和成商集團在香港上市,即茂業國際,融資近30億元。此後,黃茂如帶領茂業國際開啟瘋狂的「買買買」之路,進而布局全國。

2008年10月16日至11月3日,茂業國際連續舉牌深國商、渤海物流、商業城三家A股上市公司,分別是深圳本地零售企業、秦皇島市最大的商貿流通企業和瀋陽老牌零售國企。

2012年6-7月,茂業國際斥資4.5億元購入大商股份4.5%的股份。間隔兩年,茂業國際旗下的中兆投資又分兩次拿下山東商業龍頭企業銀座股份10%的股份。

9年時間內,黃茂如連續狙擊6家上市公司,被市場視作「舉牌狂人」。

2016年,茂業國際再次出手,以15.653億元收購內蒙古維多利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後者擁有13年的商業經驗,是內蒙古當地最大的商業集團。同年2月,茂業國際還完成成都人東百貨和光華百貨兩間仁和春天門店的收購,付出的現金代價約24.74億元。

此外,在太原、秦皇島、泰州、淄博等城市購置地塊興建商業大樓,僅購買土地的投入就超過50億元,再加上買地之後大量的建設資金,更是投資巨大。如成商集團旗下的鹽市口項目,預計投資就達到10億元。

粗算下來,茂業集團豪擲超過百億元,才基本完成了第一輪市場搶佔任務。

隨著併購案越來越多,茂業的盤子也越滾越大。截至2019年6月30日,茂業在全國21個城市經營及管理59家門店,總經營面積達約295萬平方米,其中自有物業的經營面積佔比為76.46%。

但商業之路上,規模不盡然等同於利潤。茂業在併購上花費巨額資金後,除了給茂業帶來全國21個城市的59家門店,以及約295萬平方米總經營面積之外,未能帶來相當的利潤回報。

眼下,茂業國際陷入增長困境,盈利甚至出現倒退。

根據該公司2018年年報,報告期內茂業國際銷售所得款項及租賃收入約157.9億元,同比增長0.5%,凈利潤實現約11.27億元,同比減少11.1%;對此,管理層將其歸咎為宏觀經濟變差以及中美之間的貿易問題。還有零售行業的衰退也被作為原因之一。

但或許瘋狂併購才是茂業的問題所在。

Wind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茂業商業收入穩步增長,由17.11億元上升至2018年的131.05億元。其中,2016年增長最為迅速,實現收入94.14億元,較此前同期翻了近兩番。

巧合的是2016年茂業花費40多億收購了3家公司,這才有了翻兩番的業績。

另外,茂業在收購時,都存在高溢價的特徵,在收購秦皇島茂業時,根據發布的評估報告,秦皇島茂業凈資產賬面凈值為3.47億元,而收購確定的交易價格為17.9億元,評估增值了14.43億元,溢價率為415.63%。

或許茂業希望高溢價帶來高收益,但是如意算盤不是每次都能打得響。2015年以來,秦皇島茂業經營情況不容樂觀,收入緩慢下滑。根據最新審計報告,2017年和2018年,公司實現收入10.69億元、10.81億元,凈利潤為1.13億元、1.3億元。

即便如此,茂業仍樂意支付高額收購款,因為,這都是自家兄弟。

秦皇島金原超市成立於2001年,今年6月,茂業商廈集團控制的中兆投資成為秦皇島茂業唯一股東,這次施行收購的主體茂業商業,同為茂業商廈集團控制。這是一出徹徹底底的關聯交易。

但這樣的高溢價收購大概率換不回真金白銀的收益。這從茂業此前的收購中就能看出。

茂業在收購人東百貨、光華百貨時,對方並沒有作出業績承諾。2018年,兩家公司的凈利潤實現情況分別為0.43億元、1.07億元,相較收購時的預測金額差0.42億元、0.73億元,完成比例僅約為50.35%、59.19%。

彼時,茂業商業借殼上市時收購的和平茂業等5家公司也均未完成業績承諾,2016年-2018年的業績差額分別為1.42億元、1700.98萬元和1219.64萬元。

花費巨額收購款,換來的卻是業績不如預期,換句話說,這其中有不少是賠本買賣。

今年上半年,茂業財務數據顯示,盈利增長進一步倒退。報告期內銷售所得款項及租賃收入約76.3億元,較2018年同期下降3.2%,凈利潤收入約4.22億元,較2018年同期下降17.1%。

此時,黃茂如夫婦則趕緊安排了自己兒子進來接班。

11月12日,茂業商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董事會於近日收到公司董事葉靜,總裁高宏彪遞交的書面辭職報告。同時還宣布聘任的新總裁為24歲的Tony Huang。

24歲的年輕人能夠成為上市公司的掌控人?答案只有一個。

Tony Huang中文名為黃維正,男,1995年生,本科學歷,是茂業公司控股股東深圳茂業商廈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之子,本公司實際控制人黃茂如先生之子。

•END•

編務日常 | 加微信:xiaobaitz666

商務合作 | 加微信:IronFanPC

聯繫入群 | 加微信:J-hel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