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巨一字板,基美漲12%,天價收購牽出「巨」大戰略

11月13日,在中國台灣上市的國巨(YAGEO)一字漲停,而隔夜美股基美(KEMET)收盤漲12.86%,國巨擬以18億美元全現金交易收購美國電容器製造商基美的事項獲得兩地投資者追捧。事件背後,透露的是國巨在電容、電阻領域的整合戰略。

雙雙飆漲

兩個上市公司,為什麼一個上市公司宣布收購另外一個,兩個公司的股價都出現大幅上漲?

投資者預期,國巨的收購,將導致其行業控制力的進一步增強,從而提升兩個公司的盈利能力。

本次併購的KEMET公司,是全球最知名的電容器生產商之一,其鉭電容銷量曾位居全球第一位,尤其在無源電子技術領域佔據業界領先地位,且擁有遍布全球的銷售和分銷網路。目前,基美電子中國區共有有機固態電容、薄膜與電解電容兩大事業部。

縱觀國巨這些年的動態,稱其為「併購狂魔」一點都不為過。僅在近三年的時間裡,由國巨發起的併購案例便不下十起:比如2016年6月,國巨旗下子公司智寶收購凱美;2017年1月,國巨旗下奇力新以47億元合併旺詮科技;2018年3月,國巨旗下新力奇又以換股方式合併台灣第二大電感廠商美磊,後者是特斯拉的元器件供應商;2018年5月,國巨股份宣布收購美國普思電子,以7.4億美元的價格併購普思電子全部股份……

「巨」大戰略

行業媒體認為,將KEMET公司納入麾下,是國巨近年來面臨越來越大的市場壓力最鮮明的反應。因為目前,全球MLCC主要市場份額歸屬日美韓台系廠商,其中日韓系廠商聚焦於高技術、高毛利的高端市場,而大陸廠商則覆蓋的是中低端產品。且近年來,以風華高科火炬電子為代表的聚焦中低端MLCC的大陸廠商們也不斷推出擴產計劃,如風華高科在2018年投資逾4.5億元,用於新增月產56億隻MLCC擴產項目。火炬電子在2018年募集資金約4.47億元,用於小體積MLCC高技術產業化項目。這給台系廠商們帶來了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而作為台系被動元件廠商的代表的國巨,自然是率先被波及到的對象。

有了KEMET的加入,國巨後續將在高端元器件方面擁有更大競爭力,在與日韓系廠商的比拼上有了更大的資本。同時,也更有利其進一步切入車用電子、工業控制等高端市場,在產品推進和市場戰略上搶先陸廠一步。

業界人士認為,國巨集團的目的是要併購全球產能,時間不是重點,關鍵在於整合產能、掌控話語權,複製晶片電阻、MLCC的成功模式,尤其國巨集團銷售渠道廣,很少有品牌廠不是他的客戶,再透過搭售電阻、電容、電感的策略,旗艦級的被動元件巨擘地位已難以撼動。

MLCC價格走勢值得關注

目前行業主要關心國巨的收購事項,怎樣影響MLCC走勢。2018年二季度,MLCC價格飆升至兩年的高點,最高30倍的漲幅驚爆世人。但其後泡沫破滅,MLCC重回原點。

今年,8、9月份MLCC市場回溫。在終端需求回暖的影響下,MLCC終於等到了觸底反彈的黃金時刻。在中國5G正式開啟商用進程之後,MLCC的需求量上升,這對低迷了一整年的MLCC原廠及渠道商來說,無疑是行業大利好。

產能方面, 2018 年被動元器件巨頭開始新增 MLCC 產能,新產線的投產時間集中在 2019 年末至 2021 年之間。以日韓系廠商為例,村田、太陽誘電、TDK、三星電機在 2016、2017 年均未對 MLCC 做擴產計劃,受 MLCC 市場景氣度影響,2018 年紛紛對外公布擴產計劃。除了這四家原廠之外,還有風華高科、國巨、京瓷以及村田均有相應的擴產計劃。新產線的投產時間集中在 2019 年末至 2021 年之間。其中,日韓系廠商更關注的是智能手機和汽車用高端 MLCC(貼片電容)產品。

市場的增長已經具有確定性,但產能亦有擴大,供需之間究竟是怎樣的情況,尚需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