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瘋兔子
《披荊斬棘》第二季第二次公演(以下簡稱「二公」)舞台剛剛落下帷幕,觀眾的討論聲尚未退潮,關於《Just Like Fire》《馬》《借我》等舞台的燃炸表現、《小半》《白鴿》《阿嬤的話》帶來的情感共鳴、金牌歌手高超的唱演功底,以及精細的舞台美術等討論層出不窮,從歌手實力到整體視覺效果,《披荊斬棘》第二季再次證明了芒果TV的高審美與節目製作能力。
節目的數據與口碑反饋很好地證明了這點。開播以來,《披荊斬棘》第二季牢牢佔據著骨朵綜藝熱度榜榜首之位,視頻平台累計播放量達24.3億,正片更新日,節目單日播放量突破2億,平均每集播放量1.9億,對於如今趨冷的市場而言,綜藝節目可以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難得。更何況,相比豆瓣評分拿下7.3好成績的《披荊斬棘的哥哥》,《披荊斬棘》第二季豆瓣開分便拿下了7.6的高分,口碑表現有所突破。
節目的播出,對於哥哥們的熱度加持效果明顯,骨朵在此前發表的文章中曾統計過節目開播前後32位嘉賓的百度指數增勢,其中增勢最高的蘇有朋,從開播前的2704增長到開播後的31225。與之不相上下的是60歲金牌唱將杜德偉,其百指從開播前的1484增長到31006。諸多哥哥的百指都在節目熱度的加持下迎來大幅增長。
王牌節目與實力歌手相互賦能,在眾多期待之下,《披荊斬棘》第二季拉開了屬於哥哥們的視聽盛宴。
情懷與實力兼具,用「真」與「誠」打動觀眾
從一眾網路熱梗帶著時代記憶再次走紅,到王心凌一曲《愛你》激起了中年市場的娛樂狂歡,今年大眾娛樂情緒走向考古與懷舊,熱度密碼彷彿被「時代的眼淚」所輻射的人群拿捏。
在《披荊斬棘》第二季的舞台上,這些曾經在專業領域中頗有建樹的哥哥們,大多數人身上都承載著觀眾的時代記憶。就像蘇見信拿起麥克風我們就會想到《死了都要愛》,蘇有朋一登台,關於小虎隊的記憶便席捲而來一樣。哥哥們帶著不同的音樂屬性標籤同台競演,為觀眾帶來了「神仙打架」的視聽感受。
一公踩著箱子,用一曲《忽然之間》唱出生之希望的「表面功夫樂隊」,在二公踩著椅子向觀眾傳遞療愈人心的力量。用高完成度舞台讓觀眾發出「初代哥哥yyds」的陳小春、張智霖、李承鉉、張雲龍,也在二公奉獻了堪稱教科書級別的唱跳舞台。在舞台表現方面,本季延續了上一季的高質量唱演水準。
台前有范兒,台後有突破,許多哥哥在這個舞台上完成了第一次。比如,為《心如止水》舞台,四十年來首次挑戰唱跳的吳克群,還有走出自己風格,第一次唱跳的仁科,經過練習之後,感受到唱跳不易的他表示「雖然不是我的風格,但我現在略略懂得了舞蹈的精神」,靠專業領域的硬功夫便可以slay舞台的哥哥們,在這裡擁有了走出自我舒適圈的勇氣。
舞台之下每個哥哥的形象也格外鮮活有趣,節目中人均「喜劇人」,誕生了諸多名場面。比如搖滾「老炮」鄭鈞頭戴貓咪發卡敷面膜的畫面被不少網友捕捉,並做成表情包傳播;為參加節目減肥26斤的潘瑋柏,在美食分享環節「原形畢露」,一個人吃了28道菜,被不少網友調侃「終於明白了一口吃成個胖子是什麼意思」,還有憑藉「喜劇人」稱號登上熱搜的仁科,自製鹹菜炒白糖,讓人隔著屏幕都感受到「黑暗料理」的威力。
有上一季《披荊斬棘的哥哥》為標杆,第二季的舞台表現呈現出了同樣的唱演水準。從觀賞性來看,《披荊斬棘》第二季的節目主旨依然是呈現精彩的音樂盛宴。做舞台的「誠」,與真人秀的「真」,讓節目收穫了大批粘性極高的用戶的喜愛,也讓節目來到第二季,依舊熱度不減。
視與聽的極致表達,開啟高質量舞台盛宴
《披荊斬棘》第二季沿襲了第一季「唱演家族」「部落聯盟」的概念,節目規則也再度升級,每次公演主題都是一個問題,像是一場提問之旅,可以看出節目組試圖呈現出一種始終帶著好奇心和想像力去看待世界的態度。比如剛剛結束的二公,主題是「如果世間萬物都可以借一次,你最想借什麼?」
在對主題的思考下,二公舞台以歌曲《借我》開場。哥哥們給出的舞台概念是「浩劫後的末日世界,僅存的人類想向上天再借一些時間,尋找回失去的美好。」沒有複雜的背景,哥哥們抱著麥克風,在黑色高台上唱歌,從服裝設計到舞台呈現,都給人以「後人類時代」的感覺。
《白鴿》的舞台概念是治癒會上的自我表白,以及受傷的人彼此之間的分享,互相給予力量。舞台上哥哥們以圍坐的形式逐一開腔,將各自的情感傾瀉而出。唱到中段,隨著哥哥們情緒漸濃,幾人的情感合於一處,又給人以衝破束縛、追求自由的力量。整個舞台表現,情緒層層遞進、一氣呵成,既有詩意又有力量。
《白鴿》的精彩之處還在於X-part加入了哥哥們的歌詞創作,全體組員通過「競爭上崗」,最終確定使用馬頔和郝雲的詞作,尤其是馬頔的話劇式獨白,為歌曲增添了層次感。兼之他在表演完對歌曲的解讀「我們正在慢慢適應悲傷,但也不要忘記合理的瘋狂」,為舞台帶來了更為豐富的內涵,契合自我訴說的主題,可謂是整首歌的點睛之筆。
夢回第一季的點在於舞美方面的審美貫徹。第一季節目營造了岩石舞台、沙漠舞台等多個大場面,《凄美地》的布景更是將草皮、灌木、樹乃至螞蟻都搬上了舞台,整體氛圍營造與細節布置都十分到位。而《披荊斬棘》第二季的舞台審美方面,舞美布置、電影感運鏡等延續了第一季的水準,並針對不同舞台的概念進行視覺化表達的創新。
比如《阿嬤的話》中,搖椅、電視機等各種老式傢具,以及彈珠、竹蜻蜓等小孩玩具接連入鏡,後景是極具年代感的房間布置,前景則是一片野花花海,雖然沒有具象化地呈現代際故事,但阿嬤與小孩的故事又彷彿已經映入眼帘,經由歌曲娓娓道來。《馬》的舞台更是將部落之景呈現了出來,除了刀劍棍棒這些道具,還有突然燃燒的火樹,燃起的狼煙等舞檯布置,營造了古戰場的氛圍,配合哥哥們的表演,體現了英雄式的野性與不羈。而愛情主題《小半》的舞台場景則是夢幻的,這首歌將感情異化為泡沫,最後歌手從泡沫中走出,表達的是愛情的轉瞬即逝。
匠心獨具的舞美,以及賽制下誕生的人物群像碰撞,讓《披荊斬棘》第二季的每個舞台在電影質感的畫面之外,也誕生了多種風格的舞台表演,滿足著不同類型觀眾的審美取向。
懷舊卻不戀舊,哥哥再續高口碑
作為綜N代,《披荊斬棘》第二季在審美與質感的延續,也引起了微博平台不少娛樂博主紛紛的認可。比如「《阿嬤的話》將細節的展出配合歌曲呈現,電影質感的舞台敘事感撲面而來」「哥哥的舞台看到了最好的演繹和舞美」等誇讚。知名音樂博主耳帝也讚歎節目舞美「是真的漂亮」。豆瓣觀眾的評價也相對一致,隨處可見「編排和舞台好看」「舞美確實好的沒話說」等表述。
質感之外,《披荊斬棘》第二季也在堅持通過音樂表達引發大眾共鳴。「借」概念之下,二公的《傷心的人別聽慢歌》用快樂掩蓋悲傷,直面愛情中真實的內心感悟;《白鴿》借「療愈會」概念訴說悲傷,互相給與力量;《阿嬤的話》則訴說著對於親情的懷念與難捨。
節目的另一個特點還在於,藉由導演舞台策劃會議、哥哥們在休息區和備采時對於舞台概念的解構向觀眾解釋舞台設計,降低觀眾理解難度。比如《傷心的人別聽慢歌》舞台表演之後,張智霖向觀眾解釋這首歌X-part的舞台設計理念,「因為覺得傷心的人傷都在心裡,所以聽快歌的時候能盡量去陶醉一下自己,可是到某一刻,傷心會突然襲擊自己,人體懸浮設計是在呈現那一刻突然的失重和無力感。」
此外,導演組對舞台的理念與調整也都搬到了台前。《借我》綵排時現場導演對哥哥們直言RAP部分沒有feel,建議慎重考慮X-part設計,每個舞台之前與哥哥們的策劃會議也有所呈現。
從綜藝部分來看,節目之所以有更廣泛的破圈效果,還離不開其對於大眾情緒的敏銳感知度。在當下大眾情緒陷入「考古潮」的情境中時,節目以情懷開場,卻並不依靠情懷。從一個個高質量舞台的呈現可以看出,節目也深知只有內容質量才是真正能留住觀眾的密鑰。因此,雖然很多人對於《披荊斬棘》第二季的第一印象是懷舊、考古,但是在很多不乏情懷的節目相互博弈時,只有《披荊斬棘》第二季以70.83的高熱度值穩居C位。
在適合打情懷的時候用情懷發力,懷舊但不戀舊,《披荊斬棘》帶著時代記憶而來,又帶著觀眾創造新的舞台記憶,沉下心來做秀,放開膽來做創意,這大概正是《披荊斬棘》可以延續王牌綜藝地位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