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寶拉
據知情人士透露,最近深陷「排放門」的比亞迪長沙雨花區工廠目前已經在進行停產整頓。
5月7日,比亞迪登上微博熱搜榜,這次並非是銷量又創新高等正面消息,而是廢氣的負面消息纏身。
有大量工廠附近的居民表示,他們小區充滿了比亞迪長沙雨花區工廠產生的刺鼻性廢氣,該污染疑致多名兒童流鼻血、成年人噁心嘔吐、咳嗽不止等生理反應。
針對質疑,當晚比亞迪官方就發布聲明,稱園區排放符合國家相關法規及標準,並表示網傳「排放超標引起流鼻血」的情況,屬於惡意捏造關聯,還表示比亞迪方面已經報警,並將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關於這個回應,民眾並不買賬,現在雙方各執一詞,真相似乎陷入了羅生門。
首先來看該工廠的基本情況,其正式成立於2009年8月,並在2012年首次投產使用,佔地面積約2.6平方千米,廠內員工1.5萬人。
作為比亞迪首個在中部地區的生產基地,長沙工廠一季度的產量佔比亞迪一季度的20%以上。比亞迪長沙工廠是目前比亞迪產品線最齊全的新能源汽車生產戰略基地之一,包含乘用車和商用車兩大類產品的生產,全線產品包括家用轎車、電動客車和電動卡車及專用車三部分組成,包括爆款車型秦PLUS DM-i、海豚、驅逐艦05等。
該工廠的地址位於長沙市雨花區,周圍小區密集,數量高達十幾個,包括中建嘉和城、奧園、中航城、新興小區等,最近的一個區離工廠的直線距離僅為300米。
在近兩個月,周邊的小區居民和周邊小學的學生均出現了不明原因的流鼻血情況,業主和家長經過多方尋找原因,最終認為與附近比亞迪塗裝工廠排放產生的有刺激性氣味的廢氣有關。
為此,居民多次與比亞迪方進行協商,在交涉無果後,中建嘉和城的業主們聯合寫下了《中建嘉和城業主聯名信》,其中寫道:「今年4月初,油漆味、牛糞味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瀰漫整個小區,南向窗戶幾乎不能開窗。經多方查找、反覆確認,我們發現,刺激性氣味與長沙比亞迪塗改車間排放廢氣味道雷同,臭氣來源指向了比亞迪工廠。」
5月5日晚,刺激的味道非但沒有消失,還有愈演愈烈的情況發生,忍無可忍的業主手持「要福不要毒」的橫幅再次到工廠附近抗議。之後的三天時間內,更多的居民在網路上發聲,「比亞迪長沙工廠」登上微博熱搜榜,最終引起了長沙市市委的重視。
5月8日,長沙市官方平台「長沙發布」發表文章,其中提及「針對群眾反映比亞迪雨花區工廠氣體排放相關情況,長沙市委、市政府已成立調查組,組織政府職能部門、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相關專家,進駐比亞迪雨花區工廠展開調查。」
當晚,長沙雨花區區委副書記郭四軍現身比亞迪工廠,手持喇叭對群眾表達了政府的態度,表示他們將會全面介入本次事件,儘快解決,同時表示將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排放門」事件也讓比亞迪的股價受到重創,5月9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A股股價大跌,截至收盤股價跌3.86%,市值蒸發逾200億元。
5月9日稍晚些時候,有媒體報道,長沙工廠「目前已經在進行停產整頓」,比亞迪方表示,一切以官方消息為準。
塗裝與衝壓、焊接、總裝共同組成汽車製造的四大工藝,本次「排放門」的涉及的塗裝工廠一旦開始停產整頓的話,那麼勢必會對該基地的整車製造產生影響,最終到消費者層面就是交付時間將會被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