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緊急「出手」,人民幣匯率應聲狂拉!美元強勢或尚未結束,人民幣仍有破「7」貶值壓力

金融界9月5日消息 隨著美元指數的不斷走強,新興市場貨幣和日元歐元等飽受「打壓」。

今日早間,美元指數高開高走,再度刷新逾20年高點至110.03。與此同時,歐元兌美元跌破前低0.9898,續創2002年12月以來新低。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也在今日午間一度失守6.95關口,最低觸及6.9547,續創2020年8月17日以來新低,日內一度跌超300個基點。

自8月15日以來,人民幣匯率經歷了年內第二輪急貶。近3個月時間內,由6.7快速貶至6.95,距離「破7」僅一步之遙,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今日17時,央行宣布,為提升金融機構外匯資金運用能力,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2年9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8%下調至6%。

受此消息影響,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短線拉升近200個基點,現報6.39392,日內跌幅回落至0.3%。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較高點回落超130個基點,現報6.9310。

央行:人民幣並沒有出現全面的貶值

今日午後,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出席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表示,目前來看中國外匯市場運行正常,跨境資金流動有序,受美國貨幣政策的溢出效應雖然有影響,但是影響可控。

劉國強指出,這既得益於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比較強,而且目前我非常相信經濟又進入了一個上行的階段。另外也得益於中國的匯率機制,我們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宏觀審慎的管理不斷完善,匯率的彈性也明顯增強,這樣就比較好地發揮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功能。

劉國強表示,人民幣長期的趨勢是明確的,未來世界對人民幣的認可度會不斷增強,這是長期趨勢。但是短期內應該是這樣的,雙向波動是一種常態,有雙向波動,不會出現「單邊市」,但是匯率的點位是測不準的,大家不要去賭某個點。合理均衡、基本穩定是我們喜聞樂見的,我們也有實力支撐,我覺得不會出事,也不允許出事。

劉國強還表示,人民幣並沒有出現全面的貶值。在SDR貨幣籃子里,一個基本情況是美元升值了,人民幣也升值了,但美元的升值幅度比人民幣的升值幅度要大一些。美元今年以來升值了14.6%,在美元升值背景下,SDR(特別提款權)籃子里其他儲備貨幣對美元都大幅度貶值,人民幣也貶值了8%左右,但是和其他非美元貨幣相比,貶值幅度是最小的。

天風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孫彬彬表示,美元走強推動主要經濟體貨幣的貶值,人民幣匯率也跟隨調整。但是相較於美元的升值幅度與其他主要經濟體貨幣的貶值幅度,人民幣匯率貶值幅度並不高,整體仍保持穩定。

孫彬彬認為,如果後續美元持續走強,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解除以前,人民幣匯率仍有貶值預期和壓力,不排除人民幣匯率破7的可能。從國際比較考慮,隨著近期日元跌破140關鍵點位,後續人民幣匯率破7的可能性也相應提升。

美元強勢可能尚未結束!關注美聯儲9月利率決議

上周美國非農參差不及,給美聯儲9月加息75個基點的預期潑冷水,然而,俄羅斯停掉北溪1號令歐洲如履薄冰,歐元掉頭下行重新給美元企穩機會。

外匯機構興業投資表示,美聯儲多位官員在上周的講話維持鷹派基調,跟進此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的立場,即將不惜一切代價抗擊通脹,利率終點可能達到3.5-4%,且明年不會降息。目前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在2.25%-2.5%,這意味著美聯儲可能有多至150個基點的加息空間。

2022年以來,隨著疫情持續、多國開啟加息周期來遏制通脹高企,但效果甚微。地緣衝突、多國加息遏制通脹但效果甚微,市場的避險情緒加重。加上美聯儲年內已進行四次加息,其中有兩次加息幅度達75個基點,助推美元一路走高。興業投資分析師認為,美元當前上行勢頭維持完好,在美聯儲9月會議前,或有望維持強勢。

據CME「美聯儲觀察」,美聯儲到9月份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44%,加息75個基點的概率降至56%。

中銀證券分析師張曉嬌在研報中指出,美元指數走強的趨勢可能尚未結束一方面,以能源危機為突破口的歐洲經濟仍面臨通脹高企和增長乏力的雙重考驗,美國相較歐洲的基本面優勢將對美元匯率構成基本面支撐。另一方面,美聯儲表態為遏制通脹加息的進程短期內不會停止,在加息預期之下,兩年期美債收益率已經上行突破3.5%,十年美債收益率也回升至3.2%上方,將持續吸引國際資本迴流美元資產,同時支持美元匯率。

美元升值的同時,人民幣匯率也面臨貶值壓力,但相較歐洲、日本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我國在經濟增速、通脹壓力和政策空間方面仍有比較優勢,預計人民幣匯率或仍將以波動為主,不會形成持續貶值趨勢。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