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如果有什麼不清楚,或者專有性名詞不理解的,可以去小編主頁翻看其他台灣幫派的故事,捋捋就通透了。
今天為大家講一下台北老牌的角頭勢力,龍山寺口。龍山寺口典型的本省掛角頭團體,發跡於台北市萬華區龍山寺一帶。
龍山寺口跟很多傳統的本省掛一樣,屬於一個無組織的形態。今天詳細說一下什麼是「無組織」。
比如說在龍山寺口有三伙混子,每一夥都有自己的老大,平時這三伙人可能都不認識,或者認識也只是點頭只交,沒準以前還發生過衝突。
但是在外邊這三伙人都稱自己的幫派叫龍山寺口,再簡單點理解就是,都說自己是北京人,也不管是二環以內的還是18環給划進來的,反正在外邊就說自己是北京人。
龍山寺口的角頭早年因為大多都經營D場,所以當時被視為台北三大賭場而聞名台灣。
龍山寺口角頭在早年期間,在台灣中幫派中還是有一定的地位的,但是歷經社會變遷,再加上台灣當局各種專案的打壓掃蕩,同時又沒有真正的領頭人,所以導致龍山寺口角頭一蹶不振,現在已經很少有幫派成員以龍山寺口自居了。
龍山寺口在地理位置上,也是艋舺一帶,該地段龍山寺廟宇香火鼎盛,從而形成了大批的攤販而成。有攤販,就有利益,有利益就有角頭勢力去做一些「管理費業務」的延伸。
而龍山寺口幫派角頭勢力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可以說是台灣本省掛中比較早的一支幫派勢力。
根據台灣警方公布的資料顯示,大概在1920年-1930年期間龍山寺口就已有名為「十九路軍」的幫派盤踞在當地。
同時在1940年末期的時候,亦有日軍退役軍人組成的幫派,「堀江部隊」,活動在此處進行敲詐勒索。
1950-1960年代,龍山寺口沿街攤販發展越來越多,也就是說人氣越來越旺,而再次發展的勢力也就跟著多了起來。
所以難免要衍生出一些特種服務行業,什麼「抽啊」「娼啊」「賭啊」什麼的,而為了爭奪這些行業的「管理費」的收取資格,各個角頭勢力之間難免會爆發各種各樣的暴力事件。
當時,龍山寺口林復雄的角頭勢力因為人強馬壯,再加上佔據了當時百分之七十的管理費收繳權益,所以在1969年時被稱為公認的龍山寺口老大。
1970年時,林復雄所經營的D場規模極大,被稱為台北三大D場而聞名全台灣。
林復雄為了爭奪更大的D場地盤與管理費收繳利益,市場與當地的其他角頭大動干戈。
其他角頭勢力經過幾次對林復雄進行聯合圍剿,但是林復雄均是大難不死,並且越挫越勇,很快便名聲大振。
發展至1980年,龍山寺口與「芳明館」、「頭北厝」、「華西街」齊名,被視為是艋舺四大角頭分庭抗禮。
艋胛四大角頭勢力小編在芳明館一文中也有過介紹,感興趣可以去主頁觀看。
80年代中期,林復雄將D場的經營權交給了手下高春安,自己則退居幕後。高春安則是每個月給林復雄上百萬的D場抽水。
同時林復雄為了抑制高春安一家獨大,特意在D場內還安排了另一個小弟陳哲順作為場內管事的主管。所謂「管事的」就是打手保安頭子。
大家都知道,在這種情況下,高安春難免會心生不滿,終於在1988年,高安春忍不了啦,僱傭殺手管鍾演及另外是三人將陳哲順砍至重傷。同時再以200萬元代價及半年的分紅為承諾,再次買通管鍾演等人狙殺自己的老大林復雄。
1989年10月,林復雄獨自行至家門口小巷中時,遭到埋伏於此的管鍾演開槍射擊,林復雄身中多槍,最後雖被送醫搶救,但因失血過多,最後不治身亡。
此案當時震驚全島社會以及「幫派圈」,但警方因為沒有證據,所以不了了之。自此龍山寺口角頭的權位完全落在了高春安手中,也被視為龍山寺口第二代BOSS。
高安春幹掉了兩個常年在自己頭上的人後,將龍山寺口的D場規模進行大肆發展,使得在當時台灣名聲更盛。
90年代中期,台灣警方針對龍山寺口的職業D賭場進行權力掃蕩,龍山寺口的D場被迫遷移,但仍不斷遭到警方清掃,導致昔日台北三大D場的「龍山寺口」一蹶不振。老大高安春也逐步淡出江湖。
高春安退隱之後,龍山寺口角頭也因利益問題趨於四分五裂,勢力狀況大不如前,中生代角頭「文霖」則自詡為龍山寺口的新任角頭老大,持續以博彩為業,並同時介入「建築師管理費項目」的犯罪活動。
2001年9月林復雄昔日手下,徐文正在台北植物園當街槍擊高春安未遂,遭警方逮捕後供稱因懷疑高春安昔日買兇殺害老大林復雄以及其胞弟等人。
因此憤而行兇欲槍殺高春安復仇,再次將龍山寺口的聲名推至前台,引起當時的軒然大波。
2007年,因利益問題高春安被殺手管鍾演所背叛,並供出當年的「殺人交易」的不法勾當,自此林復雄槍擊命案真相大白,高春安與管鍾演雙雙遭逮捕入獄。
2011年3月,龍山寺口殺手管鍾演因背負7條人命,被判處死刑並執行槍決。
好了,關於龍山寺口的故事,小編就為大家講到這裡,喜歡的小夥伴關注一波以防迷路,小編星空帶你以不同的視角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