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高考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那麼愛情便是這個世間最不公平的東西。因為它不分先來後到,不分國籍種族,甚至不分年齡和性別。一旦愛了,便無需理由。
2013年,一位名叫張鳳的湖南女孩,不顧家人的反對,與村裡72歲的「赤腳醫生」文長林領證結婚。
在愛情的滋潤下,老漢不僅越活越年輕,還在婚後短短的一年內老來得子,與這位比自己小45歲的小嬌妻生下了一個大胖兒子。
2013年12月2日,在兒子的百歲宴,到場的賓客對這對「爺孫戀」的結合感到很是怪異。
看著文長林皺紋滿面,兩鬢白霜,而張鳳不過27年華,風韻正盛的模樣,有人甚至調侃張鳳莫不是被老爺子連哄帶騙,才嫁給了他。
對於眾人的調侃,張鳳卻十分鄭重地解釋道:「當年要不是我死纏爛打,我還追不上我老公哩。而我非他不嫁的理由也很簡單,這世上那麼多男人,也只有他才能給我依靠,給我安全感。」
一個風華正茂的黃花大閨女,在婚姻中明明有那麼多選擇,為何會對比自己大那麼多的老爺子情有獨鍾呢?如今9年過去了,這對超越世俗的「爺孫戀」的主人公,他們的感情是否依舊如故呢?
亦父亦友,治癒了她整個青春期
似乎每一對忘年戀的主人公,他們能相愛的契機,都是其中的一方有著一個極為不幸的原生家庭,就連本文的主人公張鳳也不例外。
若真要深究起張鳳戀上7旬老漢文長林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在她成長環境里,父愛的嚴重缺失。
事實上,張鳳並非是遺腹女。相反,從她出生起就卧病在床的母親,她的存在,才是造成張鳳性格孤僻最大的因素。
而那個承擔著家庭全部重擔的父親,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這個女孩最大的依靠。
那麼,為何又會說張鳳嚴重缺失父親的關愛呢?首先,作為家中「多餘」的孩子,張鳳在這個家庭的地位十分尷尬。
在張鳳出生之前,張家實則已經有了一個男娃和一個女娃,且兩個孩子的年紀均比張鳳大上20來歲,說是張鳳的叔叔阿姨輩都不為過。
剛懷上張鳳時,考慮到家裡經濟有限,且自己高齡產子或有難產的風險,母親其實並沒有再生產的打算。
但由於當時懷的雙胞胎,根據當年的醫療水平,流產起來有點麻煩。無奈之下,她只好將孩子生了下來。
1987年的一天,在長沙市寧鄉縣桃園村的一戶普通農戶家中,這個不被命運祝福的孩子在全家的嫌棄中呱呱墜地了。
張鳳的誕生並未給這個貧苦的家庭帶來一絲生機。相反地,因為這次生育,原本健康的母親在生下張鳳以後,身體反而愈來愈糟糕,嚴重時甚至連基本的家務活都幹不了。
網路圖片
農民家庭本就是依靠勞動力來謀生的,如今因為張鳳這個「多餘」的孩子,家裡活生生地少了一個勞動力,這讓張父如何肯給這個女兒好眼色?
而卧病在床的母親在察覺到丈夫的不滿後,更是將這種情緒發泄到了張鳳的身上。
別的小朋友的童年,感受到的基本上是父母的誇讚和喜愛。而屬於張鳳的童年,卻是父親每日在飯桌上的冷眼相待,和母親在病床上無休止的「你怎麼整天就知道好吃懶做,什麼時候才能出去打工,給我們賺些錢回來」的譴責和咒罵。親情,對於張鳳來說,似乎是一種奢侈。
不僅如此,因為性格孤僻,張鳳在村子裡幾乎沒有什麼交好的朋友。因為需要頂替母親的空缺,給家裡洗衣做飯,張鳳的功課很差,老師和同學都不大喜歡她。
甚至有的時候,趁著老師不注意,一些調皮的孩子還會以欺負張鳳為樂,對她進行校園霸凌。
儘管身上老是被掐的青一塊紫一塊,性格懦弱的張鳳卻一次都不敢告訴家長和老師。
就是在這樣的委屈中,張鳳成長到了13歲。13歲,是一個女孩青春期的開始。這時的張鳳,對父愛的渴望更是達到了一個高潮。
很多時候,她都曾幻想過,有一天,父親能夠放下那張冷臉,好好愛她一次。然而,這一切幻想,隨著父親的突然中風,徹底化為了泡沫。
儘管那時的張鳳並不清楚,中風是什麼東西。但是在鄰居的談論中,她也逐漸明白,這是一種哪怕花費很多錢,也不見得能醫好的可怕疾病。當然,那也就意味,從此張家的一切開銷,都得由張鳳一人來承擔。
對於成年人來說養家糊口都很費勁,何況是一個 13歲小女孩,又能指望她怎麼「大力出奇蹟」呢?
為了給父親治病,起初,張鳳找到了早已成家的哥哥姐姐,想讓他們幫襯一下這個家。但在她的苦苦哀求下,哥哥姐姐卻以自己的小家都顧不過來,對這個請求表示了拒絕。
在意識到自己孤立無援後,張鳳沒有哭。相反地,這個懂事的女孩立馬就跑到學校給自己辦理了輟學。
而後,為了給父母賺取藥費,張鳳在村子裡挨家挨戶地詢問村民們是否需要干農活的小工。哪怕是下田收麥,或者放牛餵豬,只要是能給錢的,張鳳都願意干。
就這樣,三年過去了。靠著小小的身軀,張鳳起早摸黑,省吃儉用,逐漸攢下了一筆勉強能帶父親外出看病的資金。
然而,儘管跑遍了市縣大大小小的醫院,父親的病卻始終不見好轉。就連張鳳自己的身骨子,也因過度勞作和奔波,落下了病根。
一邊是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一邊是自己孱弱不堪的身體,就在張鳳都以為自己快要被這個家壓垮時,2003年,一個名叫文長林的6旬老漢闖入了她的生命中。
文長林是當地有名的「赤腳醫生」。儘管他本人沒有讀過專業的醫科院校,但靠著祖上傳下來的精湛醫術,加上他本人又勤奮好學,遊歷民間幾十載,倒也稱得上是能妙手回春的「赤腳醫生」了。
這次,文長林遊歷到了張鳳所在的村莊。從村民口中,文長林聽聞張家夫婦均患病在床,且家中所有的重擔全都落在一個尚未成年的小姑娘身上。
醫者仁心,見此情景,文長林於心不忍,當即就前往張鳳家中,為張家夫婦進行義診。
在去張鳳家之前,文長林已經做好了屋內髒亂不堪的準備。等進屋子裡一看,儘管傢具簡陋陳舊,擺放卻井然有序,乾淨整潔,足以看出主人家的勤勞能幹。而這一切,都是張鳳的傑作。
要知道,此時的張鳳和文長林的孫女一樣,都還只是個16歲的小姑娘。
別人家的小姑娘在這個年紀還在父母懷裡撒嬌,而因為家庭,張鳳卻過早地承擔起了生活全部的重擔。想到這,文長林心中便泛起一陣心疼。
因為張鳳輟學早,連字都不大認識,更別說讓她拿著藥方去抓藥了。
保險起見,文長林再給張家夫婦問診完畢後,決定在張家多停留一陣子,順便幫著張鳳也調養一下身子。
在文長林的幫助下,張父的病狀好轉了很多。至少從臉色上看,他的精神氣也算回來了不少。
對此,張鳳對文長林自是感激不盡。而更讓她無比感動的是,像文長林這樣一個與自己無親無故的人,竟然會將她的生日放在心上。
一天傍晚幹完農活回家,張鳳看見屋子裡一片漆黑。起初她以為是家中燈泡壞了,便準備進廚房點根蠟燭。
誰知等她一轉身,卻看見眼前出現了一個插著燭火的蛋糕,而端著蛋糕的那個人,正是文長林。
「生日快樂啊,小鳳!轉眼間,你也快成大姑娘了!」聽著文長林的祝福,張鳳心裡一陣感激。這是她第一次過生日。
而給她過生日的人,不是她的父母,也不是她的兄長姐妹,而是這個突然闖進她生命中,幫她分擔生活壓力的「赤腳醫生」。
在張鳳的心中,這個老漢不僅是她家的救命恩人,更是教她讀書寫字,聽她傾訴煩惱,甚至將她的生日銘記在心的存在。這個人,亦父又亦友,治癒了她整個孤單的青春期。
當晚對著蠟燭,張鳳在心底悄悄許下了一個心愿。那就是希望自己能一輩子守護眼前的這個男人。
當時,張鳳以為自己對文長林只是有著一種近似父親的崇拜之情。殊不知這種崇拜感竟是兩人愛情的開始。
時間一恍,三年又過去了。2006年,在文長林的醫治下,張父的病情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不僅能做到生活自理,甚至可以下地干點農活。對於張父身體的好轉,張鳳和文長林十分高興。
但根據多年的行醫經驗來看,文長林卻也敏銳地察覺到,這或許是張父迴光返照的徵兆。
於是,每次看見張父在地里忙活的時候,文長林都會在一旁勸阻他不要太過拚命。
然而,世事無常,就在張父「返照」了幾天後,在一次勞作時,他還是一頭栽倒在田間,再也沒醒能過來。對於父親的突然離世,張鳳心裡十分悲痛。
然而,收斂情緒後,卻有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擺在她的眼前。那就是因為常年入不敷出,張鳳的手頭並沒有給父親下葬的錢。
就在張鳳為張父的葬禮苦惱不安時,又是這個叫文長林的男人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
體諒到張鳳的無助,文長林不僅將自己積攢多年的退休金交給了她,讓她用這筆錢將父親下葬,還不住地安慰她:
「每個人都會有困難的時候。力不從心時,如果有人願意幫你一把,你首先應該做的是好好接受,而不是一味將他推開。」
看著張鳳依舊糾結的神情,文長林忍不住笑道:「至於我這個老頭子的生活,你大可放心。畢竟我身後還有兩個子女。我要是沒錢了,他們也不至於不管我。」
雪中送炭的意義絕對大於錦上添花。經由此事,張鳳對於文長林的感激之情越發深厚。在處理完父親的喪事後,張鳳甚至提出自己想陪在他的身邊,照顧他的日常起居。
對此,文長林卻是連連拒絕。為了能讓這個小姑娘擁有一個更光明的人生,文長林提出不如讓張鳳跟著自己的孫子去大城市闖蕩一番,趁著年輕多賺點安身立命的本錢。
聽到這個建議,張鳳心中對文長林雖有不舍,但想到這樣做也是為了自己好,便也應了下來。
而也正是因為這次出行,讓張鳳和文長林意識到他們對彼此的情感,早已不是普通的晚輩與長輩那麼簡單。
情愫涌動,少女勇敢示愛
2009年,在文長林和其孫子的幫助下,這個從未走出大山的農村女孩第一次來到了繁華的大都市--廣州。
這年,她22歲。因為沒有文憑,也沒什麼能賺錢的技能,張鳳只能進入工廠,做起了流水線小妹。
眾所周知,工廠的工作一向枯燥乏味。加上張鳳這個人性格內向,在這裡自然也沒交上什麼朋友。
為了排解內心的孤寂,工作幾個月後,除了按時打給母親的家用錢,張鳳終於為自己攢下了一筆買手機的錢。
而在拿到手機的那一刻,張鳳首先想要聯繫的對象,不是自己的家人,而是這個多年來一直陪伴在她身邊的「赤腳醫生」--文長林。-文長林接到張鳳電話時,已經是晚上的九點了。
農村人一般都睡得比較早,文長林也不例外。起初看到這個陌生來電,文長林還以為是自己的子女換了個手機號碼,誰成想電話的那頭竟然是與自己毫無親緣的張鳳。
儘管心生不解,但面對張鳳電話里的碎碎念,文長林還是十分耐心地傾聽並予以了安慰。
他猜測,或許是這個小姑娘在大城市太過孤單,所以才想找自己這個老頭子傾訴。
而他不知道的是,張鳳之所以會給他打電話,不僅是想找個人吐露自己的煩心事,更是因為她太過思念這個男人了。
就這樣,兩人隔著電話線溝通了大半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張鳳給文長林的時間段基本是在晚上的九點左右。
都說21天就能養成一個習慣,毋庸置疑的是,張鳳正是用這種電話交流的形式,將自己變成了文長林的習慣。
而因為這個「習慣」,這個習慣早起早睡的老爺子,如今要是在睡前沒接到張鳳的電話,反而會有些難受地睡不著。
後來,張鳳和文長林睡前通話的事情被張鳳的家人知曉了。對於女兒的怪異舉動,母親顯得尤為生氣。
儘管文長林是他們全家的救命恩人,但他畢竟也是個孤寡男性。像張鳳這樣一個未婚女子,整天「纏著」一個老人家不放,算怎麼回事?
為了阻止張鳳的舉動,母親忙裡忙慌地給她安排了一大堆相親。但張鳳個性倔強,面對母親的嘮叨,她卻始終不為所動,反而依舊堅持著每日給文長林撥打電話。
因張鳳身處外地,且寄給家裡的家用錢每月不落。天高皇帝遠,想著張鳳也不至於如此荒唐,喜歡上一個比自己媽媽還大上8,9歲的人。日子久了,母親也便任由他們去了。
事實上,在與文長林通話的這段時間裡,張鳳早已對自己的心意瞭然於心。
她清楚,自己對對方的情感,並非是簡單的感激,其中還摻雜著男女之情。但她不確定,文長林是否產生了和自己一樣的心動。
因為不好意思直接開口詢問,兩人的關係便一直出於友誼以上,戀人未滿的曖昧狀態。而接下來一件突如其來的事情,卻徹底將兩人關係中這種微妙的平衡徹底打破。
2010年9月的一個晚上,和往常一樣,文長林在睡覺前耐心等著電話鈴聲的響起。可是這次,他足足等到了後半夜,也依舊不見電話有半點動靜。猜測張鳳或許是工作太累,忘記給自己打電話了,文長林便只好寬衣入眠。
可誰知一連幾日,張鳳的電話都沒再打來,這可把文長林急得夠嗆。起初他擔心張鳳或是遇到了什麼難處,不想麻煩自己。
但日子久了,他又擔憂她莫不是遇到了什麼歹人,無法向外界尋求幫助。
思來想去,再與張鳳斷聯的整整一周後,文長林終於鼓起勇氣向張鳳的母親要來了聯繫方式。
儘管對於女兒的「失蹤」,張母並未怎麼放在心上,認為種種猜測不過是文長林的大驚小怪。但迫於文長林的請求,她還是將張鳳的地址告訴了他。
拿到地址後,文長林立馬動身前往廣州尋人。因為對廣州環境的不熟悉,加上他又是身邊也沒個幫手,很快,他就被這個車水馬龍的大都市搞得暈頭轉向了。
儘管如此,在文長林的努力下,幾天後他還是成功找到了張鳳所在的工廠。在平安見到張鳳的那一刻,文長林便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緊緊與她擁抱在了一起。
而看著風塵僕僕的文長林,雖然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張鳳對於這個擁抱卻是感到無比欣喜。
在張鳳的解釋下,文長林知道了她失聯的真相。原來在一周前,張鳳的手機被人偷走了。
而因為廠里這段時間任務繁忙,張鳳批不了假外出買新手機,所以才未能與文長林保持聯繫。
了解到事情的前因後果後,文長林當即就帶著張鳳到手機店買了一個新手機,並十分嚴肅地叮囑她,以後哪怕是用別人的手機,也要記得給家裡人報個平安,要不然他們會擔心的。
「究竟是他們會擔心,還是你會擔心啊?」看著文長林異常嚴肅的神情,張鳳忍不住調侃了一句。
誰料,聽到這句話,文長林的臉上卻並未露出半分開懷,反而有些變得拘謹。
意識到兩人間微妙的情愫後,張鳳立即趁熱打鐵:「文醫生,我喜歡你,也想一直留在你身邊。你喜歡我嗎?」
對於張鳳的勇敢示愛,文長林立馬反駁道:「胡鬧,我是一個68歲的老頭子,而你還是個23歲的黃花大閨女,哪裡談得上喜歡不喜歡的?」
但面對文長林的質疑,張鳳卻沒有半分怯場,反而提高了自己音量說道:「愛情又無關年齡。再說我們倆男未婚女未嫁的,為什麼不可以在一起?」
在妻子去世之前,文長林也曾與她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如今張鳳講這番話的表情,簡直與當年自己向妻子告白時的神情如出一轍。
也便是在這一瞬間,文長林明白了張鳳的真摯的愛意,也明白了自己對對方深埋已久的情愫。於是在這情愫涌動中,兩人再次緊緊擁抱在了一起,確定了彼此的心意。
堅持自我,愛情是勇敢者的遊戲
2012年8月,這是張鳳前往廣州打工以來,第一次回到家鄉。而她這次歸來,並不是普通的走親訪友,而是要與文長林領證結婚。對於女兒的決定,張母肯定是持反對意見。
且不說一個26歲的黃花大閨女,嫁給誰不好,偏偏要嫁給一個比自己大45歲,喪偶有娃的農村老漢,這傳出去豈不是要讓人笑掉大牙嗎?
況且,此時的文長林已經71歲高齡了,生育能力顯然比不上年輕小伙。張鳳要是與他結了婚, 莫不是要等著做個膝下無子的年輕寡婦?
與張家的強烈反對不同的是,文長林的子女倒是對這門親事表示了贊成。
畢竟他們的母親已經離世許久了,而作為子女,如今的他們早已成家立業。在父親再娶的這件事情上,他們也不想過多干涉。只要雙方自願,一切都好說。
就這樣,在兩家吵得不可開交的氛圍中,2013年,張母突然被告知,自己的女兒已經順利懷上了文長林的孩子。且經過產經,孩子的健康狀況十分良好。
事情發展到這裡,張母也便不好再對兩人的婚事加以阻攔。2013年4月17日,在喝下文長林敬上的岳母茶後,張母終於將張鳳的戶口本拿了出來,准許兩人去辦理結婚登記。
當日在民政局,公證人員見證了一場極為特殊的結婚登記儀式。只見女人頂著微微的孕肚,一身紅衣,粉面桃花。
而她挽著的這個同樣身著喜服、兩鬢斑白的七旬老人,不是她的父親,而是要與她登記結婚的丈夫。
面對眾人震驚的眼光,文長林有幾分驚慌失措,甚至在填寫表格的時候屢屢筆誤。然而,一旁的張鳳卻顯得尤為淡定。
對於旁人有意無意的打量,她甚至還會勇敢地回應:「這就是我的愛人,我很愛他,他也很珍惜我。」就是在這份堅定中,兩人打破了世俗,結為了夫妻。
事實上,在生不生孩子這件事上,文長林心中有些猶豫。畢竟自己已經這把年紀了,且不說還能在世上活多少年,除了幾間破舊的黃土屋,他又能給妻子和孩子留下什麼值錢的東西?在文長林看來,生孩子便是給張鳳增添負擔。
對此,張鳳卻表示這個孩子並非是負擔,而是丈夫生命的延續。
有了他,自己晚年的生活才會有盼頭。否則,等文長林百年以後,張鳳也無法保證自己是否會跟著他一塊去了。
2013年8月,這個名叫「璟天」的男嬰終於在醫院出生了。這一年,文長林72歲,張鳳27歲。
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夫婦倆沒有多餘的言語。只是一個簡單的眼神交流,便明白了彼此的愛意與不悔。
孩子的誕生,讓張母和文長林的關係得到了很大的緩和。甚至在2013年12月2日,給孩子辦的「百歲宴」上,丈母娘還當著眾人的面,對這個比自己小8歲的女婿讚不絕口,說他是一個極有責任心的好女婿。
2012年6月,通過節目《魯豫有約》,文長林與張鳳的愛情故事被大眾熟知。
在節目上,當主持人問起文長林究竟如何看待與張鳳的「爺孫戀」時,文長林坦然表示:「我們的愛情坦坦蕩蕩,光明正大。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經得住世俗的流言蜚語。」
而在談及如何安頓妻子與孩子的後半生時,文長林更是真誠地說道:「早些年,為了保障娘倆的基本生活,我們向政府提交了低保申請,現已經審批下來了。對於孩子,我不求他能大富大貴,只願他可以平平安安地長大。做事踏踏實實,做人無愧於心。」
顯然,文長林的話語中並未摻雜任何博人眼球的東西。然而,正是這番簡單質樸的言論,卻讓在場的觀眾紛紛淚灑當場,掌聲雷動。
2021年10月,在將孩子交由張鳳母親照料後,文長林帶著妻子開啟了中國游。據文長林的子女透露,出門遊玩是文長林很早的時候就有的一個願望。
只因子女長大後,工作繁忙,無暇陪著父親四處遊玩。如今久旱逢甘霖,倒是有人陪著他把這個願望實現了。
2022年,文長林和張鳳依舊步履不止。他們看過憨態可掬的四川大熊貓,爬過蜿蜒起伏的萬里長城,也見過黃昏時分的大漠孤煙。
他們成婚雖僅有9年,卻已相識了20年,也陪伴了彼此20年。
都說愛情是勇敢者的遊戲。毋庸置疑的是,在這場遊戲里,張鳳帶著滿腔孤勇,堅持自我,勇敢逐愛,最終收穫了一份真摯可貴的愛情。
人生不過短短几十載,雖不知這對「爺孫戀」還能相伴幾載。但能夠確定的是,兩個彼此相愛的人,只要能相守,片刻即是永恆。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在此,衷心祝福這對夫妻在往後的歲月中身體健康,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