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號,湖南炎陵縣發生一起慘烈命案。一名21歲男子追砍16歲的女孩,像瘋了一樣,完全不顧他人的勸阻。接到報警後,警方迅速將犯罪嫌疑人劉某抓獲,但受害者巢某卻因搶救無效後死亡。
據當地知情者透露,此事疑為感情原因。
網傳引發血案的原因是早戀。有網友說,犯罪嫌疑人和高中女生早戀,而高中女生後來不同意,犯罪嫌疑人就把該高中女生殘忍殺害。
【早戀】一直是一個敏感的話題,每每談之家長總是憂心忡忡。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物質水平的提升,青少年的生理成長傾向於早熟,導致很多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出現了早戀,他們十分憧憬美好的愛情,但因為心智尚不成熟,無法理性的處理感情中遇見的問題,往往用極端的方法去解決,最終影響學業甚至是陷入生命的危機。
以上案件不是一個個案,發生在青春期孩子身上,因感情糾紛引發的刑事案件、自殺事件、在校學生懷孕事件不在少數。
而這些能引發家長們的思考嗎?對於孩子的兩性教育我們是閉口不談、模擬兩可,還是應該以正面的態度引導孩子認識正確的愛情觀和性知識呢?
李玫瑾教授告訴你,如何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戀愛觀。
- 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節目中說:在孩子初中的階段,父母就要和孩子去聊關於這個話題的東西了:如果是女孩子,就要媽媽去和她聊,如果是個男孩,就一定是爸爸去聊,那麼我們應該聊什麼呢?就像和女孩聊,媽媽可以和孩子聊,自己當初是怎麼看上爸爸的,男人最重要的是什麼?看爸爸的缺點在哪裡?優點是什麼?而爸爸和男孩子說,女人最重要的是什麼?自己怎麼看上媽媽的。
- 讓孩子在初中的這個階段,就在青春期剛開始的時候,要去學會識別這個男人和女人,了解哪些品質是最重要的。
- 現在很多家庭是沒有這樣的教育,當孩子一談戀愛,都是從文學生了解的,很多文學是很荒謬的,它把很多孩子帶到一個不與事實相符的高度了。
- 中國家庭,最缺的是戀愛教育,與其一味地無效反對,不如在適當的時候告訴他們,「孩子,你談戀愛可以,我不反對,但你一定要有原則,要有底線!
- 而且,這樣的原則與底線,是能夠伴隨孩子一生的。
給孩子進行兩性教育有必要嗎?以什麼樣的方式教育最為妥當呢?
大部分家長其實是很排斥給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可能是難以開口,也可能是顧慮重重,擔心說本身沒事,小孩都很單純,也不知道,然後你一提到把這個問題給引來了,就是你告訴他性是怎麼怎麼回事,然後他就去嘗試了。
其實不管你提不提現在網路、媒體、不良網站都會讓孩子不可避免的會去接觸到這些東西,孩子正處於生理成長期 對此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試想在一無所知、沒有一點常識的情況下去模仿才是最可怕的,所以對孩子的兩性教育勢在必行。
- 而對孩子進行兩性教育最好的老師是家長,男孩子由爸爸來教育,男孩進入青春期以後,身體和心理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對於性方面就會很困惑,爸爸要多關心男孩的成長,耐心的給孩子解答困惑。可以給男孩講一下男人的性格特點,告訴他一些男人的經歷和情感,適時對孩子進行性知識以及人格和品德的教育,爸爸和孩子應正面交流這個話題。不要談性色變,要正確的讓男孩子面對性話題,讓他們了解性知識,避免曲解,爸爸也要教育孩子男子漢的當擔和責任,要尊重愛護女生,異性之間要發乎情,止乎禮。
- 媽媽對女兒的教育會更繁瑣些,隨著初經來潮,女孩身心發生一些劇烈的變化,媽媽要及時的對孩子進行性知識教育,性知識是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消除他們對性知識的誤解,同時要強調性行為的嚴肅性和責任心,對青春期中後期的女孩還應該讓她們知道自我保護措施,婚前性行為一定要做好避孕。對於女孩的教育,首先是廉恥教育和教養,教會她自愛和自重,讓她明白自愛才能被珍愛,自重才會被尊重。
很多家長可能會感覺教育孩子兩性問題難以啟齒,其實不會,如果你真正關心孩子成長,只要你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走進孩子的內心,談什麼都是順其自然的,比如我就經常和上高中的女兒討論愛情觀,就在不久前我就和她談過婚前性行為和做好保護措施的話題,可能很多人會不解我這樣的做法,有种放縱孩子去犯錯的做法,但比起這些我更害怕我的女兒會像那個被男友精神控制最後自殺的北大女大學生,讓孩子擁有真正自我保護能力和判斷能力,避免受到傷害,是一個母親不可推卸的責任。
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成長的環境和我們當初大不相同,新的時代,新的思想我們的教育觀念也要隨之改變,才能跟上孩子成長的步伐。
同為父母的你,贊同對孩子進行兩性教育嗎?對此你有著怎樣的的觀點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