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之後的美股,應該如何投資?

今年,受多種因素的干擾,全球股市都陷入了動蕩中。



隨著美聯儲開啟新一輪加息周期以來,美股便進入了下跌模式,無論是成長的科技股,還是相對穩健的消費股,均經歷了不小的跌幅。



截至9月13日,標普500和納斯達克指數年內跌幅分別為13.76%、21.60%,而且從4月到5月份更是連續下跌了七周,創出了近十年以來的最長連跌周。



其實,在國內大部分的投資者心目中,除了A股之外,美股也是重要的關注市場,只要機會出現都會出手。



雖然從6月到8月這一段時間,美股經歷了大幅的下跌,但國內卻有很多人通過QDII基金不斷抄底美股,而且是越跌越買。



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很多投向美股的ETF,今年以來的份額均實現了逆勢增長,其中納斯達克100ETF(代碼513300)也是投資者抄底的重要工具,總份額由年初的4億份額,增長至目前的11億,增長了一倍多。



由此可見,投資者抄底美股的熱情是非常大的。


為何投資者如此青睞美股?



資金如水,其嗅覺是最為靈敏的。對於市場上所出現的投資機會,立馬就會「蔓延」過去。當前,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投資者去抄底美股,其實是有深刻原因的。



首先,是美股過去優秀的表現。



俗話說,打魚要到有魚的地方去。因為魚多的地方,才更有機會釣到更多的魚。



放眼全球,相對於全球的股市而言,美股可以說是難有與其相匹敵的,有著很優秀長期歷史的表現,尤其是從2009年以來,經歷了歷史上最長的牛市漲幅記錄。



Wind數據顯示,以納斯達克、標普500為代表的美股,從近五年、近十年和近二十年均有著相對較好的表現,均大幅跑贏了德國DAX、法國CAC等成熟市場指數,而且這種超額是非常巨大的。





不過,美股之所以如此優秀,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是美聯儲放水的原因。當然,這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但是美股上市公司背後的盈利增長,其實是更為關鍵的因素。



美股的長牛主要是靠盈利驅動的。



在衡量某類資產是否有投資價值時,凈資產收益率(ROE)與投資資本回報率(ROIC)是兩個重要的指標,它們可以反映一家公司是否具有回報股東的能力,也決定了公司的內在價值能否持續提升。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在《從大到偉大2.0:重塑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一書中,對美國上市公司的ROIC做過專門統計,從1998-2017年該指標的平均值處於10%到12%之間,能夠為股東創造相對較好的投資回報,遠高於同期的A股。



其次,美股具備較高配置價值。



資產的質地是一方面,而時機的把握更為關鍵,因為相對於賣出價而言,買入價格其實更為重要,「買入的那一刻」,就已決定本次交易能否賺錢。



由於上半年指數的大幅下跌,美股的估值也跟著一起回調,目前已經趨合理,具備了較高的配置價值。



Wind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最新的動態市盈率(TTM-PE)為21.04倍,目前已經處於近十年以來的42.34%的百分位,處於合理水平,與2018年末的低點時相當。





也正是因為過去美國優異的表現,再加上當前估值已經大幅回落,所以國內的投資者希望能夠趁低位上車,並不斷的抄底美股。



實際上,在今年上半年,巴菲特也在抄底美股。



從公布的數據來看,在今年一季度,伯克希爾持倉組合中新增了8隻個股,增持了7隻個股。巴菲特此前也在股東會透露,公司一季度總共買入了518億美元的股票,



重新認識標普500



當前,隨著產品不斷豐富,國內投資美股的產品還是蠻多的,在被動的指數基金中,既有行業主題指數基金,也有跟蹤納斯達克、標普500等寬基指數的。



趁當前美股回調,給大家重點介紹標普500。



標普500指數是由標準普爾公司在1957年開始編製的,被廣泛認為是唯一衡量美國大盤股市場的最好指標,覆蓋了美股市場上具有代表性的500家上市公司,是代表美國全市場的理想指數,被廣泛應用於美國股市的度量。



由於該指數是根據紐交所上市股票的絕大多數普通股票的價格計算而得,所以能夠靈活地隨著新股認購、股票分紅和分割等等引起價格變動的事件去及時調節。



因此,指數數值較精確、具有很好的連續性,往往比美國的道瓊斯指數具有更好的代表性。



從行業分布來看,相比納斯達克集中在科技等信息技術板塊,標普500指數囊括的行業範圍要更為廣泛,覆蓋了美國11個行業板塊,不僅覆蓋了工業、運輸、公用事業、金融業等各個領域的龍頭企業,還包括醫療保健、金融、可選消費、通訊服務等。




既有成長,又有傳統行業,更均衡。



從入選的個股看,標普500指數是典型的藍籌股指數,囊括的大多是美股頂尖上市公司,涵蓋了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特斯拉等龍頭企業,十大成分股權重合計佔比28.30%。



與道瓊斯指數相比,標準500指數包含的公司更多,因此風險更為分散,能夠更廣泛的反映市場變化。





此外,在進入退出機制方面,有資格進入標普500指數的個股必須為行業龍頭,並且個股標的將由一個委員會選擇並會定期更換,末尾公司會被替換掉。因此,標普500指數始終能夠保證其成分股的市值水平。



從歷史表現來看,自1928年1月3日基日以來,標普500指數的累計漲幅超221倍,非常的優秀。近10年以來,標普500指數年化收益為12.18%,總收益為186.13%,優於日經225、英國富時100、德國DAX等發達國家的寬基指數。





也正是因為標普500囊括的是美股大部分的優質龍頭,能夠更好表徵美股的表現,具有較好的收益表現。



因此,在致股東信中,巴菲特多次向投資者推薦標準500指數。他認為,對於不懂選股的普通投資者,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就是最佳的選擇。



某一類標的是否能夠被納入組合,其實除了質地優秀與否,相關性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因為低相關性,才能較好的分散組合的風險。



從相關性來看,標普500與國內的資產相關性較低,有效的降低組合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和風險,從而提高組合的韌性。數據顯示,標普500與滬深300的相關性僅為0.14,而且與上證5年國債是負相關的,能夠很好的對沖風險。





對於全球範圍內進行資產配置的人來說,美股是絕對不可缺少的市場。其中,具有表現優異、更好代表性的標普500,其與國內其他權益資產及黃金等資產相關性較低,是組合均衡配置不可缺少的標的,值得我們關注。



作為國內的ETF大廠,也是唯一連續七年獲評「被動投資金牛基金公司」獎,華夏基金當前正在發行一隻跟蹤標普的ETF——標普ETF(代碼159655),這也是第二隻投資美股市場的指數基金。



這隻基金由趙宗庭管理,他是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高級副總裁,在管公募基金的規模達到了647.94億元,具備豐富的權益類ETF管理經驗。



最後要提醒的是,雖然當前美股的估值已經回落了很多,處於相對合理的位置了,但是在加息的背景下,也很可能還會繼續下跌,所以想要投資標普500的話,最好是通過分批定投,這樣可以分散風險。


本文為信息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