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1」無限期關閉,成俄反制武器,關上的可不只是供氣閥門

9月2日七國集團財政部長發表聲明,表示一致同意對俄羅斯石油和石油產品實施價格上限,很快俄氣公司就進行宣布無限期關閉「北溪-1」天然氣管道,給出的原因是設備多出漏油,從而停止輸氣,直到故障排除,修復受損渦輪機為止。

顯然從宣布的時機來看,北溪-1的「斷氣」其實是俄羅斯正式開啟了和西方的能源博弈,不然早不宣布晚不宣布,為何在七國集團發聲明時,進行表態呢?

何況早在7月21日之時,北溪一號才剛剛進行維修後重啟,進行輸送天然氣,此次又以設備損壞作為理由,似乎是怕看不出來的借口。

事實上,七國集團這樣做,根本是撈不到好處,在背後少不了有美國的「遊說」,如今俄羅斯對歐洲關上的可不僅僅只是可供氣閥門,已經成為了俄羅斯反制歐洲的武器。

大家都知道能源的重要性,這些年天然氣的應用逐漸升高,而俄羅斯就是天然氣能源大國,這些年,歐洲有很大一部分的天然氣,都是在俄羅斯進口的,而北溪一號,就是一條天然氣管道支線,東起俄羅斯維堡,經過波羅的海,海底通往德國,整體是俄羅斯向歐洲輸氣的主要管道。

那麼也就意味著,一旦停供,那麼必定會在近期造成歐洲市場的天然氣短缺,物以稀為貴,別看今年歐洲能源已經飆升了數倍,可是在天然氣供應持續短缺的狀況下,價格依舊會上漲,這對於整個歐洲來說,都不是一個利好的走向。

明顯歐洲人民面臨著天然氣和電費的上漲,無疑是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就有消息表示,有20%的英國家庭,將有計劃在冬季關閉暖氣來應對。

同時那些歐洲工業和建築的天然氣消費量,並不會因為天然氣數量不足而進行大幅減少,為此在今年冬天,歐洲可能是真不好過了,甚至還會出現限電的局面,要是遇上天氣異常寒冷,加劇了天然氣的使用,很用可能會導致大面積的供電不足。

可以說加劇了歐洲市場的天然氣短缺,是俄羅斯反制歐洲的有力武器,直接打斷了歐洲的冬季儲氣節奏。

德國經濟界早在供氣不足的問題上有過擔憂,如今直接「斷氣」更引發社會擔憂,要是俄羅斯不重啟北溪一號,那麼德國天然氣的供應就可能會出先崩潰的局面,德國經濟必將面臨嚴重的衰退,甚至在一年的時間,就造成GDP10%的縮水。

而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德國英國的,是整個歐洲的問題,不僅讓這個冬天變成最難熬的冬天,還讓整個歐洲依賴天然氣的工業和製造業都變得難了起來,為此能源危機的問題,必將是歐洲經濟衰退,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面對這一問題,相信七國集團在做出對俄羅斯石油限價的時候,就有所預料,如今俄羅斯乾脆天然氣都不賣了,反而原本想要進行限價,壓制天然氣價格的可能變為了零,並且還推了一把天然氣的價格。

要是價格再進一步上漲,這對本就通貨膨脹水平極高的歐洲帶來極大的影響,即使面對能源危機,歐洲也尋找了新的供氣國家,可是要供氣就需要建設相關的基礎設備,沒個幾年和資金的投入,根本下不來,遠水解不了近渴。

然目前歐洲似乎並不驚慌,表現出了一幅做好準備的樣子,即使俄羅斯真的斷氣了,也無所謂,,根據分析,看來是在能源危機下,前段時間進行的儲存和節能帶來的底氣,然而這有效作用也只是在短時間內。

為了能夠穩固目前短期內的能源安全,如今歐洲已有重啟煤電核電、砍樹燒柴、降低能耗的舉措,看來是想要和俄羅斯進行拼上一拼了,這邊要對俄羅斯石油產品限價,俄方那邊又決定不會向畢竟這邊沒有天然氣,俄方也會有所影響。

可事實上長期以往下去,歐洲的損失必然是大過俄羅斯的,如今俄羅斯的應對方式,不僅直接影響了歐洲整個能源市場的價格,更是在決定著俄羅斯下一步的動作,這樣的能源博弈,還將繼續持續。

不過在這其中,美國可謂是佔到了一定便宜,畢竟無利不起早的美國,一直在遊說著七國集團,顯然是有著自己的小心思,要知道美國自身就是能源大國,那俄羅斯給歐洲斷氣,歐洲總是需要重新找地方進口能源,來穩定國內的基本需求,然而能源的價格一旦上漲,想要跌回早期的價格,是不可能的了,如此一來美國就能以高價獲得訂單,不得不說這如意算盤打的是噼啪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