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鼓雷鳴 號角聲聲|石阡公安:「我們在,平安在」

「我們在,平安在」

——石阡縣公安機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安保維穩工作紀略

核心提示:

九月,秋意漸濃,微風習習。

當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來臨之際,當舉國同慶歡度之時,在貴州石阡,公安民警輔警,全警上陣,站崗執勤、巡邏防範、武裝查緝、服務群眾、安全疏導……那一個個的忙碌的身影,那一枚枚閃亮的警徽,那一隊隊行走的「藏青藍」……連成一道道壯麗的風景線。

聽,戰鼓雷鳴,號角聲聲;看,人民公安,凝心聚力。

他們肩扛責任與擔當,他們默默守護著家園的安寧、社會的安定、百姓的安心;他們正用行動和事實詮釋著:「我們在,平安在!」

「我們在,安全在」

——巡防不打烊,查緝不留縫

「未雨綢繆嚴防範,厲兵秣馬保平安。」

連日來,貴州省石阡縣公安局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及「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實踐活動為主線,整合警力,聯勤聯動,全警上陣,全力以赴,全面啟動24小時網格化巡邏防控機制,以110接處警、城區警務巡防保平安工作為重點,以「防範一批,整治一批,震懾一批」為打防目標,大力推行點亮「平安燈」工程,堅持「重點時段重點巡防,重要區域重點設防,重要場所重點聯防、重大節點重點布防」的「四重四防」模式,多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發揮公安機關打、防、控的機動性準確性,決戰決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安保維穩攻堅戰。

夜幕降臨,街頭餐館前,人來人往,飯桌上家人的團聚其樂融融。

「廣場警務崗亭,110呼叫。請你們立刻趕到老街,那裡在發生糾紛……」

「好的,明白」。

9月11日19時10分許,石阡縣公安局110指令。

不到3分鐘,巡邏的特警就趕到現場。經了解,雙方因為鄰里瑣事發生糾紛,幸好雙方都很冷靜,沒有發生肢體衝突。

在現場,歷時近半小時的調解,雙手終於握手言和。

「日均投入300餘警力分別在全縣鄉鎮街道及村寨社區開展全天候聯勤巡邏防控。」石阡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王勇介紹,按照「全面覆蓋,突出重點,以快制動,有效控制」的原則,石阡公安全體參戰人員分批分組採取車巡與步巡相結合、公開與便衣相結合的方式,以「巡面控要」為關鍵,以「一體化」聯勤為戰法,開展24小時「網格化」動態巡邏,實行「定點執勤、動中備勤、警便合勤、武警聯勤」的模式,做到「白天晚上見警察、見警車、見警燈」,進一步提高社會面見警率管事率,提升治安巡邏防控的打擊力震懾力管控力,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和滿意度,確保社會治安秩序持續穩定。

「只要看到警燈閃爍和警察在走動,我們就有了安全感,睡覺也就睡得特別踏實……」家住石阡縣泉都街道泉鑫小區的趙大媽深有感觸地說。

從上崗到撤崗,從白天到夜晚,民警輔警們就這麼來來回回,不間斷巡防著,也許平淡無奇,卻實實在在的給百姓心中拴上了安全閥,儼然成為最美的風景線。

「街頭巷尾,到處都有警察巡邏,各大路口也有特警設卡查緝,出行很安全。」9月8日,來石阡縣泡溫泉,感覺慢生活的重慶籍劉先生連連感慨石阡的社會治安很好,感覺來石阡旅遊的安全感很強。

期間,警方在高速站口及城區出入口設置卡點,組織特警交警聯勤武警與派出所民警輔警聯勤開展武裝查緝,實行全天24小時查緝制度。同時,加強社會面查控,堅持常態化查緝與輪崗值守相結合,強化整體聯動,科學部署警力,實現查緝「不留縫」,營造嚴管高壓態勢,對違法犯罪分子形成強大的震懾力。

9月以來,全縣公安機關共開展查緝、疏導車輛共10000餘輛(次),盤查可疑人員100餘人(次),查驗證件15000餘個(次),化解矛盾糾紛50餘起。

「我們在,安定在」

——嚴打不放鬆,管控不斷網

「我被騙了。」

「警察同志,我被『朋友』騙了。」

……

9月1日至6日,短暫6天內,石阡警方就接到關於潘鞍利用手機銀行「假轉賬」的方式,實施電詐的警情6起。

案發後,石阡縣公安局迅速抽調精幹警力,成立專案組,開展案件偵破工作,並於9月9日凌晨將犯罪嫌疑人潘鞍抓獲,成功破獲系列電信詐騙案10起。

「群眾看公安,關鍵看破案」

工作中,石阡警方將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安保維穩工作與掃黑除專項鬥爭、「雲劍」行動等專項工作統籌推進,立足群眾關注的治安熱點問題,聚焦鋒芒,重拳出擊,組織各警種部門聯勤開展「大攻防、大整治」,嚴打犯罪,強化開闢網上戰場,充分發揮網上作戰優勢,多形式組織開展網上追逃工作,進一步凈化社會治安環境,確保全縣社會治安平穩有序。

同時,堅定「警務圍著民意轉、民警圍著百姓轉」的工作理念,推動建立『楓橋式』經驗警務模式,全面做好「破小案、辦小事、解小憂、幫小忙、惠小利」服務群眾新「五小工程」。

「既要破大案,又要破小案」石阡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徐建軍表示:「破案是最大的民生警務。」

期間,警方加大對非接觸性詐騙案件的宣傳力度,組織警力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展出宣傳展板、專題講座及解答群眾諮詢等方式,把宣傳帶上街,帶進小巷、社區、村寨、學校、企業及進百姓家中,把平安樹種進廣大群眾心中。

「以前,總認為電信詐騙離我們很遠,可近年來你們公安破獲很多案子告訴我們,電信詐騙無處不在。」對於公安宣傳活動,百姓們都有著自己的認識。

「做實一萬,以防萬一。」為確保全縣社會安全形勢持續平穩,石阡公安強化措施,全天24小時「在線」抓防控,上門走訪重點人員,落實穩控措施,以決戰決勝的戰鬥姿態,全身心投入,托起百姓「平安夢」。

期間,警方以社會治安亂點集中排查整治為切入,強化對社會面的控制,加強治安管理,組織警力在全縣範圍內檢查公共場所、重點單位,強化治安巡防及交通、消防安全整治,重點對旅店業、酒吧、KTV、網吧、洗浴場所等公共場所進行地毯式、滾動式、拉網式清查整治。

「開展社會治安集中清查整治行動28場(次),清查特行場所200餘家(次),排查整改安全隱患22處。」石阡縣公安局黨委委員、指揮中心(辦公室)主任方毅介紹,截止目前,警方共破案26起、打擊犯罪22人(次),抓獲網上在逃人員5人,走訪重點人員200餘人(次)。

「我們在,安心在」

——服務不缺位,保障不斷線

「謝謝你,閨女!麻煩你大老遠給我送來。」

「大娘,你太客氣了,這是我該做的,如果還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可以隨時聯繫我……」

這是9月7日一早,石阡縣公安局五德派出所女輔警熊興樺上門為轄區村民王大娘送去身份證時的場景。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民心是檢驗和諧的唯一標準。」工作中,石阡縣公安機關著力推行「放管服」新舉措,抓服務管理,強化民生警務,搭建警民連心橋,堅持創新服務模式,實施主動服務、微笑服務、陽光服務,推出「走訪+代辦」、「機制+援助」、「窗口+標準」、「延時+監督」、「傳統+現代」警務,實現「服務方式零距離、服務受理零推託、服務質量零差錯、服務事項零積壓、服務對象零投訴」,著眼於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著力於提高窗口服務質量和水平,努力打造「警愛民、民擁警,警為民、民助警」的新型和諧警民關係。同時,上門走訪群眾,訪民意,察民情,全方位助力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安保維穩攻堅戰。

「太好了,身份證的事解決了,我們也能安心工作了!謝謝石阡的警察同志,你們不但為我們節省了時間,還為我們節省了路費,實實在在的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民警察對我們農民工兄弟的真情,讓我們在異鄉感受到了莫大的溫暖……」9月10日,4名黔東南的農民工從女警孫麗手中接過嶄新的身份證時,滿臉高興。

一時間,整個戶政大廳充滿了掌聲和歡笑聲……「送『食』力,暖警心。」為確保安保維穩定工作有序開展,石阡縣公安局著力在勤務保障上下功夫,後勤保障組一日三餐為一線安保民警輔警送可口飯菜。

「一線執勤警力,保證隨時有水喝。」石阡縣公安局警務保障室主任程燕說,為預防安保民警或群眾突發意外,一線每個執勤點都配備有風油精、感冒藥等一些急救藥品,並加強戰時保障,對一線車輛、警用裝備、應急裝備等實行優先配備、檢修,確保設備處在最佳的工作狀態上崗,最大限度解決民警輔警戰時後顧之憂。

同時,在政工部門設立心理輔導站,為戰時民警減負減壓:一線民警輔警累了,可以到心理輔導站休息,或者聽聽歌、看看書,舒緩一下緊張的情緒。

「一日三餐有專人送可口飯菜,還有專人做心理輔導。」卡點執勤特警隊員譚旺說:我們更加安心工作了。

「走訪群眾5000餘人(次),收集整理民情民意28條,為群眾辦、送證件100餘個(次),收集梳理民情民意22條,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100餘件(次)。」陳明高同志介紹:9月以來,心理輔導站共心理服務民警輔警26人(次)。

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確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平安順利,圓滿成功。

警徽閃耀著神聖與尊嚴,盾牌承載著理想和信念!

安保沒有休止符,公安沒有停止鍵!

「踐行新使命、忠誠保大慶,我們一定不負重託,我們不辱使命,我們誓用熱血捍衛,我們誓用忠誠守護。」聚焦石阡這片熱土,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安保維穩攻堅戰號角已吹響!

審 核:張 輝

編 輯:楊 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