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宋樂宋韻,看民俗民情,赴古今之約,2021年吳山廟會來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詹程開 文/攝 通訊員 方匯

每年金秋時節,參加吳山廟會,趕赴一場古今之約,已經成為不少杭州市民和遊客的習慣。

據《西湖志》,吳山廟會在南宋時候盛行,四季不斷,是杭嘉湖一帶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廟會之一,是展示杭州風土人情的重要民俗節慶活動。

2008年,吳山廟會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二批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21年吳山廟會活動,力求將其作為2021年南宋文化節的引爆點之一,讓市民遊客共享宋韻盛宴。

今天(9月30日)上午,「御見清河坊 宋韻最杭州」2021年吳山廟會暨伍子胥祭祀大典盛大啟幕。

上午10點,伍公廟,人潮湧動;鼓樓點位,四名宋甲士行禮,迎參祭領導。

隨著通贊高唱「辛丑年伍子胥大夫祭祀大典啟始」,祭祀大典如約開始。而後,一段小熱昏表演藝術家俞康發別出心裁的小熱昏表演和一段宋韻瓦肆表演,聯動呈現千年之韻,將開幕式推向高潮。

與此同時,在位於叭臘子巷的直播間內,一場精彩的祭祀知識解讀直播也在同步進行,這也是祭祀大典首次進行網路直播。

祭祀結束後,清河坊宋韻·巡遊等活動開始,市民遊客在引導下按動線巡遊,陸續欣賞九牆處名畫復原圖,並與匠心市集、匠心亭相關品牌商家、商鋪作揖行禮。

巡遊之後,2021首場南宋瓦肆活動在叭蠟子巷廣場拉開帷幕,表演人員以宋韻造型為亮點,圍繞「曲」「藝」「樂」「戲」「畫」等主題內容,推動宋韻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融合,再現瓦肆勾欄市井民眾的娛樂場景,讓市民遊客在遊玩期間也能駐足聆聽宋樂宋舞、盡情欣賞曲藝雜技。

而河坊街上的宋韻市集,傳統飾品、陶瓷文創、非遺美食,近百餘家商鋪精品雲集,市民遊客在吃喝玩樂間,轉角遇到朱閣舞台,便可聽上一曲宋曲、欣賞一支宋舞。

吹玻璃、杭州泥人、草編棕編、定勝糕……一個個非遺項目,讓人目不暇接,大飽眼福。

杭州泥人起源於南宋,是以杭州周邊特有的黑粘土捏製成泥塑作品的技藝。

在泥人亭位前,一位來自湖北的00後遊客玩得津津有味,「可以和非遺傳承人學習體驗民間工藝,對匠心精神領悟更深刻了解,也對非遺技藝和宋韻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到了晚上,由鼓樓宋韻國風音樂角特別安排的節日曲目,18:30-21:30也將與你相約,國風歌曲、民樂、舞蹈等表演將一一與你見面。

小時新聞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的舉行,也預示著為期近一個月的「宋韻風情月」系列活動將一一亮相。

國慶長假期間,市民遊客將有機會欣賞到多種多樣的傳統文化活動,包括魔術、民樂、雜耍、崑曲、舞蹈、越劇、相聲、木偶戲等,每天至少4場,集聚傳統民俗,場場精彩。

此外,長假之後,主辦方還將開啟河坊街開街20周年主題活動、「御見清河坊」沉浸式體驗空間、鬥茶大會等特色活動,讓人們在富有宋風宋韻的城市氣息中徜徉,「聞風而去,滿載而歸」。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