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現代旋律+質感嗓音,這首歌可謂榜單中的「漏網之魚」

歌手李佑晨

廟會上熱鬧鮮活的傳統文化,世代傳承的表達

作為古老的中國民俗文化活動,它是一種極其複雜、古老而又新鮮的社會文化現象,它既是宗教的,又是世俗的。諸如舞獅、傳統民族花會、現代舞、北京民俗人物造型、傳統商業"幌子"展、老北京老照片展、民間手工藝展、特價書市和京劇、武術、雜技專場等。隨著時代變化,古老的廟會亦增添了不少新內容:廟會集旅遊觀光、休閑娛樂、購物餐飲為一體,具有鮮明的傳統民族特色。

而在當今,傳統文化受西方外來文化的衝擊,很多具有民族韻味的習俗、節日漸漸消失。於是這首小眾的歌曲《廟會街上》,帶著對傳統文化的敬意和對當下文化流失的痛感,唱進了心裡。

今天,我們不妨伴著這歌聲,好好品品咱們中華民族的廟會文化。

歌手李佑晨

先上歌詞:

廟會地攤兒 吆喝的起勁兒

都是些民間的玩意兒

家傳手藝

老頭用氣兒吹糖人兒

那甜味兒讓人流口水兒

翻個跟頭 猴子捧著盆兒

四周圍滿叫好的人兒

雜耍絕活 靠吞劍掙幾個子兒

胸口碎大石的能人兒

五花八門兒 都是上一輩兒

老祖宗留下的玩意兒

別不當事兒 這是我們國粹

丟了沒了豈不便宜外國人兒



時間一晃 人們喜歡在網上逛

一日三餐 軟體會送往

在吃住地方 宅出蜘蛛網

軟床癱躺人懶的舒爽

時間一晃 最便利的店都開張

有了流量 只管飯來口張

活得不健康 出去吃才香

到另一個年代逛逛

這歌詞兒寫得說得在理兒

傳統的文化一旦出了事兒

以前的事兒都

變成歷史課本兒

對於我們以後的孩子

再想看得進博物館的門兒

來碗豆汁兒 餐具選用陶瓷兒

吃飯就去 露天的地兒

把山楂果兒

都串在同一根棍兒

冰糖葫蘆酸甜口味兒


再往前走 豎起你的耳

有磨菜刀剪子的音兒

補鞋哥們兒 也修鍋碗瓢盆兒

前面還有舞獅的人兒

算命先生 掐著手指兒

喜歡戴著墨鏡看人兒

等那竹籤兒 讓你搖出一根兒

好事壞事反正能說出點事兒

時間一晃 人去樓空歷史篇章

我們親手撕掉了每張

文化的發揚 沒放在心上

好像外國的就怎麼樣

時間一晃 古迹被自己人拆光

誰在遺址上建了新樓房

舊損的輝煌 靠相片觀光

跟看真的怎麼能一樣

歌曲一開始就用京劇戲腔做了背景音,混音中採用琵琶、古箏、笛子等傳統民族樂器,把傳統廟會的感覺一下子帶了出來,彷彿置身廟會現場。然而節奏明快的爵士鼓的聲音,讓歌曲傳統卻不陳舊,具有很強的現代氣息。

四四拍的歌,編曲上很見功夫。主歌部分編曲比較純凈,再加上歌手李佑晨略帶沙啞的嗓音,讓歌曲一開始就有一種踩在海邊沙灘上的舒適感,溫柔中有質感。到了副歌部分,和弦變得更加鮮活靈動,歌手的聲音也升了一個key,就讓歌曲有綿延的感覺,更有韻味。

歌詞基本全用兒化韻,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將眾多「兒化音」融入到歌曲中的音樂作品之一,有整飭的美感。但是歌詞內容又充滿廟會的熱鬧活力,旋律上節奏感也很強。可以說,這是一首一聽到就讓人坐不住的歌,不禁想要站起來動一動。

而驚喜之後,其中的深意也讓人反思。

時間一晃

人去樓空歷史篇章

我們親手撕掉了每張

文化的發揚 沒放在心上

好像外國的就怎麼樣

仔細想想,還真是那麼回事。好多人特別崇拜外國的古典音樂,喜歡西方的教育方式,嚮往歐美所謂的「健康生活」,但其實,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一點不輸外國。相反,孔子學院遍布世界各地,漢語漢字的傳播、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向世界,民族精神不斷弘揚……這都證明民族文化的價值之高。但卻不得不說,這些在巨大的外國文化滲透下,並沒有被很好地接受和傳承。

盲目崇拜外來文化,卻丟了自己不可複製的寶貝,是不理智的、令人惋惜的。所以歌詞的警示意味就更加明顯。

時間一晃 古迹被自己人拆光

誰在遺址上建了新樓房

舊損的輝煌 靠相片觀光

跟看真的怎麼能一樣

古城麗江

無論是北京衚衕等那些人為的古迹毀壞,或是前些年麗江古城無意的大火、四川九寨溝的諾日朗瀑布的地震(西遊記片頭的大瀑布),都是對文化的損傷,這樣下去,以後我們的孫輩,就真的再無真實的美景可感受了,怎麼能不痛心呢?

一邊聽歌,一邊思索,小眾的歌曲里有大眾的憂慮。在如此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一定要努力保護我們民族的精神財富,讓經典的美好永流傳!

這首《廟會街上》,真的是唱到了心裡!你覺得怎麼樣呢?歡迎在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