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6月7日,一架隸屬中國台灣地區「空軍」的F-16A戰鬥機在美國返回台灣島內的途中,因故障迫降夏威夷,降落時發生了「鼻輪故障無法放下的意外」。同日,另外6架F-16A從美國返回台灣島內。
「特殊」的F-16 Block 20
台灣地區與美製F-16間的淵源頗深。F-16於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美軍服役之後,台灣就對這種飛機表現出了極大興趣。顯而易見,在基本不可能獲得F-15的情況下,F-16是台灣存在引進可能性的最先進型號。
但當時受制於美國在對外軍貿決策中的政治考慮,台灣並未如願獲得F-16。於是F-16家族中的外貿型號F-16/79誕生了——既然是外貿型號,性能上有所削減,F-16先進的第三代渦扇發動機被更換為了老式的J79二代渦噴發動機。
1989年,台灣獲得了60架「幻影」2000-5的引進許可,加上國際環境的變化,美國很快轉變了態度,同意向台灣地區「出口」150架F-16戰鬥機:包括A型120架,B型30架,總金額60億美元。
這一出口項目被台灣命名為「鳳凰計劃」。
部署在美國的台灣地區「空軍」F-16 Block20
這一批飛機相當特殊:
起初,美國不願為台灣提供完整性能版本的F-16C/D型,只同意出口較早版本的F-16A/B型;但20世紀90年代之後,GE的量產機型已經和F-16A/B產生了顯著的差異。
經過協調後,台灣獲得了一個極其特殊的F-16 A/B混搭版本,也就是所謂的「F-16 Block 20」。
F-16 Block 20在機體平台上,採用了F-16A/B Block 15 OCU的機身和模擬電傳飛控系統;其他部分則主要來自F-16C/D型的不同批次,包括Block 32的F100-PW-220發動機、Block 30/40的機翼、Block 52的尾翼和Block 42帶有掛點的進氣道。
在火控和航電系統上,F-16 Block 20主要是以F-16的MLU計劃為標準,但做了部分功能限制和簡化。這些改動主要與該機的配套吊艙和武器方案設計相關。
AN/APG-66雷達。
至於這批F-16的配套吊艙和武器方案自然也受美國的掣肘:
美國拒絕為該機提供發射後不管、能同時鎖定攻擊多個目標的AIM-120主動中距導彈,只提供發射過程中需要持續照射、一次只能鎖定攻擊單個目標的AIM-7M半主動中距導彈。
為此,AN/APG-66雷達被去除了發射AIM-120導彈的能力,但添加了連續波照射器。
可以說,台灣最初獲得的這一批F-16 block20,是一種對地、對海精確攻擊能力和超視距空戰能力都被嚴重限制、性能局限很大的三代機。
比如在對地對海攻擊上,它一度只能投放無制導炸彈和電視制導的「小牛」導彈。
但在1998年之後的十餘年內,F-16 block 20的作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台灣先後從美國獲得了不完整功能版本的LANTIRN吊艙、AN/VDS-5 LOROP-EO偵察吊艙、AIM-120C-5/7主動中距導彈、「魚叉」反艦導彈和「狙擊手」吊艙等裝備。
掛載AGM84後的F-16可對中大型軍艦形成較大威脅。
這些變化,使F-16 Block 20陸續獲得了同時發現射擊多個目標的超視距作戰能力、夜間低空作戰能力、打擊中大型軍艦的反艦作戰能力、投放激光制導炸彈的對地精確攻擊能力等。
在這些改進中,F-16 Block 20機體和核心航電設備本身的變動並不大——全面大幅度改進升級出現在後來的F-16V項目上。
或需認真對待的F-16V
按照台灣的如意算盤,其F-16將會跟隨美軍的相關計劃實現「全面升級」。但由於美國削減軍費預算,美軍F-16全面升級計劃近乎全部取消。
但由於F-16對於台灣來說不可取代,所以台灣選擇以「真金白銀」繼續推動這一項目完成——成果就是於2012年首次出現在新加坡航展的F-16C/D Block 70/72,也被稱為F-16V。
洛馬官網展示的F-16V。
根據美國和台灣之間的一些「協議」,F-16V原型機的所有權屬於台灣。該機常駐美國愛德華空軍基地,負責相關研發測試任務,序號為AF93-702。
AN/APG-83主動相控陣雷達。
F-16V是一型標準的三代半戰鬥機,在配置上包括AN/APG-83主動相控陣雷達、JHMCS聯合頭盔瞄準系統、夜視儀、新型電子戰系統、吸波塗層、強化型起落架等。
進一步細分,台灣的F-16V包括兩類:一部分由F-16 Block 20升級而來,被稱為F-16 AM/BM;另一部分則是全新製造的66架C/D型,被稱為F-16 CM/DM。
在機載設備上,AM/BM與CM/DM存在一定區別。在電子戰、通信、光電瞄準等設備上,CM/DM要更先進一些。
此外自動防撞地系統涉及電傳飛控系統的深度整合,截至目前仍然未在AM/BM上安裝。按此前公開的信息,最快也要到2023年底才會開始加裝。
在動力上,F-16 AM/BM並進行沒有進一步提升;雖然原計劃換裝F100-PW-229發動機,但是由於新發的進氣流量大幅度增加,換髮涉及到進氣道更換等一系列因素,出於成本控制因素,這一改進被取消了。
而F-16 CM/DM則換裝了推力顯著增大的GE公司F110-GE-129發動機。
F-16掛載AIM-120與AGM-88。在該掛載配置下,F-16能對防空雷達、通信指揮中心等關鍵節點形成高度的威脅能力。
除了機體本身外,F-16V作戰能力的最大提升,還在於配套的武器系統得到了大幅度的更新。其中包括第四代格鬥導彈AIM-9X、JDAM精確制導炸彈、AGM-154隱身遠程滑翔炸彈、AGM-88高速反輻射導彈和MS-110偵察吊艙等。
由於綜合了F-16良好的飛行性能和作戰能力,F-16V也獲得了其他一些客戶的青睞。截至2021年6月,F-16V已經獲得全新製造的訂單140架,升級訂單則更多:美國自己就要升級608架。
在這樣的「投資」之下,台灣地區或許也能夠從F-16V的開發與銷售中獲得一定的利潤。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台灣F-16V機群,或許是一支需要認真對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