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姐」最後一個列車上的元宵節

新華社哈爾濱2月11日電(記者 楊思琪)擁擠的硬座車廂中混雜著汗臭、煙草和速食麵味道,每前行一步巡檢都要撞開一次「人牆」,可堅守31年的韓波卻不舍這「遭罪」的感覺——這是她退休前最後一趟乘務,也是她最後一個列車上的元宵節。

正月十四,雪後的哈爾濱空氣清冽,陽光耀眼。14時53分,哈爾濱開往重慶的K1062次列車鳴笛啟動,這輛「綠皮車」一路從東北到西南,途經7個省份、2個直轄市,停靠42站,運行長度3537公里。

這些詞聽起來儘是遠方和穿越的浪漫氣息,但這輛「大線車」卻是一塊「燙手山芋」,一次往返乘務意味著「五天四宿」在車上度過,僅垃圾袋每趟車就要清理500多個。

作為哈爾濱客運段重慶車隊22名列車長中唯一一位女性,今年50歲的韓波是整個車隊39名列車員的「老大姐」。

「我們也羨慕高鐵列車速度快、條件好,但不同旅客有不同出行需求,農民兄弟外出打工掙錢不容易,要讓他們開心回家過年、平安返程打工。」韓波告訴記者,這趟列車平時超員率達70%,春運高峰接近100%,尤其是年後返程,車程雖長但票價低,依然是廣大農民工的首選。

乘客來自天南海北,方言讓溝通成了問題,韓波便努力學習各地方言。在鄭州、商丘蘭考這3個客流量最大的車站,她自行研究到站客流情況,制定了夜班到站提醒、重點旅客幫扶等工作制度。

一直按照時刻表工作的她早已沒了「節假日」的概念。「拎包就走成了生活習慣。從1986年參加工作,有20多個除夕和元宵節是在車上過的。」韓波說。

如今,「老大姐」要告別了,卻把一直隨身的「寶盒」留了下來:針線包、暈車藥、清涼油、速效救心丸、創可貼,還有一包糖果,都是為乘客和同事準備的。

「盒子雖小,但遇見低血糖、心臟病的旅客真管用。這是紀念,更是用心服務的傳承和延續。」韓波十幾年的老搭檔李廣舉說。

年輕同事也為「老大姐」準備了一件特別的禮物:一張彙集著車隊所有工作人員笑臉的合照,一本寫滿祝福的紀念冊。「以前總是會想家,可今天還沒離開,就開始留戀這個崗位,捨不得大伙兒。」韓波紅了眼眶。

「我會牢牢記住你的臉,我會珍惜你給的思戀,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遠都不會抹去……」5位列車員小夥子在吉他伴奏下,為「老大姐」唱起《再見》,韓波悄悄擦拭眼角,準備到餐車廚房給大夥煮湯圓。她說:「期望農民工兄弟都能多賺錢坐上高鐵,期待春運的路途不再這麼漫長,期盼元宵節里離少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