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報「十億之仇」!董小姐發愁……

說起國內家電的三大巨頭,美的、海爾、格力是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尤其是格力電器,在風風火火的「董小姐」董明珠領導下,格力電器走出了一條充滿關注的道路。

不過,在今年「雙11」購物節中,從來不甘低調的格力,風頭卻被另一家企業搶盡了。這家企業的掌舵者不是別人,正是和董明珠「積怨頗深」的小米創始人雷軍

「舊恨」添「新仇」,「董小姐」這筆賬,要怎麼算?

喜憂參半的「空調頭名」

11月12日,格力發布「11.11」戰報,打出了空調全網銷售第一的標籤:「11.11」期間,京東空調自營店鋪&POP店鋪、天貓空調店鋪的銷售額均位居榜首,自有電商平台「格力董明珠店」也在「11.11」期間實現銷售4.1億元。

格力11.11部分戰報。圖片來源:格力電器官方微博

對於在2018年就曾霸氣放話「空調我是世界老大,美的算老幾?」的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而言,空調一直都是格力電器的底牌。

董明珠的自信不是憑空而來的。格力電器2019年年報顯示,據《暖通空調資訊》發布的數據,格力中央空調以14.7%的市場佔有率穩坐行業龍頭地位,實現國內市場「八連冠」;據日本經濟新聞社2019年發布的數據,格力電器以20.6%的全球市場佔有率位列家用空調領域榜首。

在全年最大的消費季保住空調老大的位置,對格力而言可謂是喜事一樁。要知道,疫情影響下,空調界剛剛經歷了一個「最冷冷年」。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0年1-7月,中國空調市場零售量為991億元,同比下降27.7%。

但喜悅並沒能維持太久,一個更大的問題擺在了格力電器的面前。而此番攪局的,正是此前和董明珠有著「十億賭約」的雷軍。

「十億」之仇,七年不晚

「這是小米參戰雙十一以來的最佳成績!」在小米CEO雷軍發布的「雙11」全員信中,喜氣洋洋的氣氛溢於言表。

11月1日至11日,小米手機包攬天貓、京東、蘇寧易購安卓手機累計銷量全第一,並時隔六年後重返手機出貨量全球第三。手機業務驕人的同時,在此次「雙11」期間,小米中國區新零售全渠道累計總銷額突破143億元。

好成績帶來了好排名。蘇寧易購悟空榜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21時,家電整體品牌銷售額累計榜單(10月21日-11月11日),分列品牌前三位分別為美的、海爾和小米,格力電器則位於小米之後排在了第四位。

在京東的「11.11」全球家電好物排行榜中,雖然格力電器在最後關頭反超小米保住了三甲的席位,但相比於美的、海爾的遙遙領先,「探花」之爭一直頗為激烈,甚至在11日白天的時候,小米還排在格力電器之前。

圖片來源:京東。

說到格力電器與小米的「纏鬥」,就不得不提董明珠和雷軍的「十億賭約」。

那是在2013年年底的一次頒獎典禮現場,雙雙入選年度經濟人物的董明珠和雷軍圍繞互聯網和新零售不同的發展模式展開了唇槍舌戰。雷軍提出,如果小米5年內營業額超過格力,董明珠將輸給雷軍1元;董明珠當場回應「不可能」,並表示「要賭就賭10個億」。

五年下來,格力電器的營收從1200億元漲到1980億元,增長了60%;小米則從200多億元漲到了1749億元,增長了近8倍。「賭約」雖以小米的惜敗告終,但頗具戲劇性的是,在結果塵埃落定的第二年,小米的營收就超過了格力電器。

如此看來,「十億賭約」的翻轉似乎像是此次「雙11」格力讓位的暗喻。

對手的警示

「一家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業集團,旗下擁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產業覆蓋暖通空調、生活電器、高端裝備、通信設備等四大領域。」格力電器曾在年報中如此介紹自己。

但事實上,格力「多元化」的目標進展似乎並不順利。

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0第三季度中國家電市場報告》,2017-2019年,格力電器空調產品的營收佔比分別為83.22%、78.58%、69.99%。

從數據上看,空調業務佔據了格力電器營收的絕對主導地位。保住空調底牌的同時,格力似乎也正在困於這張底牌。

格力電器2020年三季報顯示,格力電器第三季度營收563.87億元,同比下滑2.3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3.37億元,同比減少12.32%。

在格力電器依舊維持上半年的頹勢的同時,美的、海爾卻已擺脫疫情影響,不僅第三季度單季營收和凈利潤雙雙轉正,而且實現大幅增長。

一減一增之間,映射出白色家電三大龍頭企業不一樣的發展道路。有行業分析師認為,格力復甦動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就在於過度依賴單一的空調產品。

「格力電器長期專註於空調市場,其餘的產品有所涉獵,但市場佔有率一般;海爾則是在大家電發力,同時做出了以卡薩帝為代表的高端線;美的是所有與家電相關的產品,基本上都要參與一把。在這一點上,倒是像極了此次『雙11』的大黑馬——小米集團。」

如果說格力電器的標籤是「賣空調的」,那小米之前也一直被認為就是個「賣手機的」。不過,相比于格力電器艱難維持行業老大的地位,小米卻在逐步實現主營業務和其他消費產品上多點開花。

根據小米今年一季度財報,小米IoT(物聯網)與生活消費產品部分收入為130億元,已經佔據小米近三成營收,成為小米擺脫「手機依賴」的重要支撐。

這也使得雷軍在8月的一封小米內部信中宣布,下一個十年,小米的核心戰略升級為「手機×AIoT」。 在這個「乘法效應」下,AIoT業務要成為手機業務的催化劑、助燃劑,滲透更多場景、贏得更多用戶,獲得流量和數據,成為小米商業模式的護城河。

鬆口的「董小姐」

老對手美的和新冤家小米紛紛在全面發展的道路上成績喜人,「鐵娘子」也難免心動。

11月17日,在董明珠出席的一場發布會上,「十億賭約」之事被再度提及。不服輸的董小姐強調,「我們賭的期限是5年,以5年為界,還是格力贏了」。同時她也鬆口表示,格力電器將積極擁抱互聯網,利用互聯網的技術讓製造業企業如虎添翼。

有業內人士指出,雖然線下渠道曾經是格力電器格近十年發展的最強推動力之一,但大部分業務依賴線下渠道,一條腿走路顯然不利於應對不確定性的衝擊,尤其是近幾年線上購物習慣滲透越來越深,不重視線上渠道顯然對其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格力電器三季報顯示,疫情以來,格力電器一直在積極開展直播帶貨,根據公開的數據,截至今年10月18日,董明珠累計直播帶貨11場,格力電器直播銷售額約425.89億元,約為2020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營收1274.68億元的33.4%。

董明珠邁入直播間的一小步,成了格力電器走出舒適圈的一大步。但要想緩解品類單一的困境,格力電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宋慧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朱瓅

來源:作者: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