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城創業圈 | 創業十年,深耕細分領域,熬過了市場兩輪淘汰期,他還在等更大的風口到來




談到智能家居,有所了解的人就會想起2014年。

那一年被譽為智能家居的元年,因為蘋果在2014年發布了HomeKit,Google也同年收購了Nest。

5年過後,時至今日,無論是新興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房地產企業,都繞不開智能家居。

相對於國外高達35%的智能家居普及率而言,國內市場僅為5%的市場普及率讓人垂涎。5G的快速推進,更是讓業內看到了萬物互聯的加速度。

然而,美好的概念和5%的市場普及率背後,卻也是智能家居創業者們頗為不易的艱難開拓。

袁一青,浙江瑞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2010年創業進入智能家居行業,熬過了市場的兩輪淘汰期,如今,期待以智能家居生活設計和服務者的身份,等待更大的風口到來。


本周六(8月3日),東南商報第64期創業分享會將邀請浙江瑞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袁一青做客分享會,歡迎對智能家居行業感興趣的讀者前來參加。

10年創業,迎來新的布點


2019年6月16日,東部新城城市之光商業廣場內,一家名為博科的智能家居生活體驗館開業了。

走進體驗館,燈光漸次亮起,舒緩的音樂迎接你的到來,空調溫度已經調節到人體感知最舒適的24℃-26℃。

如果你在家裡看著電影,友人來訪,屏幕上會彈出字幕提醒,待迎接友人進來,電影繼續自動播放。如果電影還沒看完,晚餐已經準備好,畫面可自動切換到餐廳影視設備上。

晚上想要休息了,有柔和的休息模式,就寢時間,一鍵就可關掉所有要關的設備,如果你不習慣完全的黑暗,可以留下較為昏暗的地燈。至於冰箱、洗衣機、窗帘等等家裡的設備,只要連接,均可實現智能化。

博科智能,正是瑞智旗下全資子公司。今年,袁一青在看到市場更好的發展空間以後,新設立的公司,在原有彩虹大廈以外,布點東部新城。

智能家居,百度百科上是這麼解釋的:

它是以住宅為平台,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路通信技術、安全防範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並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



「人們一般理解的智能家居,就是燈光、音樂、窗帘等可以自動控制,再就是可以遠程調控家裡的空調、洗衣機等家電設備,但實際上沒有這麼簡單。

智能家居是一個集成控制系統,通過集成系統,對家居和樓宇的照明、遮光/百葉窗、保安系統、能源管理、供暖、通風、空調系統、信號與監控系統、遠程控制、視頻/音頻、大型家電等進行控制,從而創造安全、健康、宜人的居住和工作環境。這裡還涉及到系統和產品問題。」袁一青介紹。

​產品方面,就以燈光來說,燈光是每一個智能家居公司最基本的功能,但調得好還是不好差距很大。

專業角度來說,這裡涉及順滑度、銜接性、穩定性等問題,消費者的直觀感受來說,進門以後燈光如何有層次地亮起,才能讓人感覺到最舒適,微弱燈光下能否保持穩定,不抖動,不閃爍,不同產品之間的差距只有比較過後才能知道。

再如窗帘電機,聲音能否做到靜音甚至超靜音?表面上看起來都是窗帘自動緩緩拉開,但這個過程的感受並不一樣,因為背後的技術水平不一樣。

如何判斷智能家居的好壞?

在袁一青看來,能否高度集成和靈活應用是關鍵,而最終目的是要讓生活更舒適,包括對光照度、時間、溫度、空氣質量(溫濕度)等等的環境監測。在現有環境下通過執行各種設定的命令,實現環境的最優化。

「我們做智能家居,就是想做沒有後顧之憂的智能家居。所以定位高端市場,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量身打造,主營產品為國際一線品牌,其他品牌也可根據需要進行配置。」

在實際經營中,袁一青了解到,智能家居這麼多年一直叫好不叫座的原因,除了價格因素,客戶對產品的顧慮也是一個方面。比如客戶會擔心,我在你這裡裝了智能家居,以後如果設備壞了怎麼辦?如果到時候你們公司不幸倒閉了我找誰去?

「其實創業的頭一兩年,我們也踩過產品的坑。那個時候代理的品牌性能不穩定,客戶安裝以後反應不好,即使更換了依然有問題存在,後來我們就果斷停止了與品牌的合作,哪怕已經進了一部分貨,寧可損失也要停止,不然以後市場鋪開了問題更多。」

​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讓瑞智在後來的發展道路上選擇了高端路線。系統用的是唯一的國際開放式標準「KNX系統」,作為國際標準,聯盟內品牌可以實現兼容與相互替代,就算某一個品牌出現問題,也可以用其他品牌代替。

先讓公司活下來


事實上,過去的十年,想要依靠智能家居開拓市場並不容易,儘管大家都認為智能家居是未來的一種趨勢,但在趨勢變成現實之前的日子是很難熬的。

對瑞智來說,能在一輪又一輪的市場洗牌中存活下來並且得以發展,和瑞智順勢切入智能影音市場密不可分。是智能影音養活了瑞智,並讓其有時間等待智能家居真正的風口。

在2010年創業之前,袁一青有兩年的音響行業工作經驗。

「2010年想出來創業,正選擇方向的時候,看到了當時從政府到市場對智能化的重視,那時正值世博會,我記得每天有大巴車帶市民前往世博會體驗智能化。我覺得這是個方向,於是選擇了智能家居,註冊了公司。現在想想,那個時候真是年輕有衝勁,一開始連市場在哪裡都不知道,就開始了無所畏懼的創業。」

​公司成立以後,選擇合作產品、掃樓盤、找客戶、陌生拜訪,憑藉著一番真誠,也確實簽約了幾個客戶,但是總體來說效果並不算好。其間,選擇的合作品牌因為性能還不夠穩定,安裝以後還出現質量問題,「我就想著哪怕自己損失一點,也不能一開始就陷入口碑不好的窘境里,於是果斷終止合作,幸好量不大損失有限」 。後來,經過多方了解,2012年轉型只做KNX系統。

2010-2011年,真正做智能家居的客戶還很少,但是做影音室的市場相對穩定,於是公司將主要業務轉向了智能影音。但是音響設備其他商場也有,人家規模還更大,瑞智憑什麼獲取市場?

「我當時想的是別人有的我們要有,別人沒有的我們也要有。大家都有的是設備,我們能夠做得更好的是聲學環境。」

2012年,上海音樂學院舉辦了國內第一屆室內聲學設計師培訓班,袁一青獲知消息後果斷報名學習,從中了解了很多聲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後來又去清華大學接受了聲學方面的培訓。

「做一個影音室,我們不是純粹賣設備給客戶,而是做整體方案,這一點後來非常受客戶的認可。」

據袁一青介紹,影音室由兩個部分組成:影音器材和聲學環境。

影音器材包括音頻器材(揚聲器、放大器、解碼器、聲源)和視頻器材(投影機、幕布、視頻源)。聲學環境就是整體的環境設計,懂行的人知道,有時候甚至是三分器材七分環境,再高端的器材如果沒有好的聲學環境,也不能發揮其真正的功能。

聲學環境具體包括隔音、減震、吸音、擴散四大部分的處理。而要做好這幾部分處理,又涉及對每一面牆壁、地板和天花板的設計。每一個音響空間,都會有其不同的聲音特性,每一個音響空間,也會因為不同的空間大小、比例和室內裝潢,而擁有自己獨特的聲音。

以擴散來說,設備和牆體有一定距離,通過二次三次牆體反射,可以營造立體氛圍。擴散最有典型案例的是音樂館,通過聲學模塊建模,可以讓每個位置聽上去都很舒服。此外,更高端的發燒友,對電源都有要求,這個時候就要進行電源凈化處理。

經過專業學習和對工程項目案例的研究實踐,瑞智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聲學環境營造方案,終於在這個細分市場佔據了很好的市場佔有率。

未來,等待真正的風口到來


2014年,伴隨著蘋果和GOOGLE的進入,智能家居元年到來;國內方面,小米經過幾年積累,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體系,後來者華為,則試圖以路由器為中心,打通各廠家之間的壁壘,以此進行新一輪滲透。產品方面,除了國際上的ABB、施耐德、CONTROL4等,國內產品性能也漸趨成熟,部分廠家加入了KNX系統。

在袁一青的眼中,2016年開始智能家居市場慢慢火起來,國內廠家多了,大家推廣也多了,市民了解得也就多了。同時,整個市場起來後也能推動高端市場的發展。

但是這個過程同樣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不斷洗牌的過程。在經過了2010-2013年的技術洗牌後, 2014年至今,又有大批企業進入智能家居領域,其中部分技術含量有限、以銷售為導向的廠家,就面臨被淘汰的風險。真正能活下來的,是那些技術過硬,又有市場業務能力的企業。

「整體而言,現在大家有點一窩蜂而上,缺乏明晰的定位,整個市場還處於初放型狀態。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是堅持走高端定製的路線,儘管總量不大,但市場也相對穩定。」

據了解,目前寧波市場上智能家居裝修的中高端價格在500-1000元/平方米,高端一點的1000元/平方米左右,單價20-30萬元。而房產公司的整體智能家居方案,價格要低得多。

來自智能家居方面的研究報告顯示,智能家居作為一個新生產業,目前正處於導入期與成長期的臨界點,市場消費觀念還未完全形成,但隨著市場推廣普及的進一步落實,培育起消費者的使用習慣,智能家居市場的消費潛力必然是巨大的。

目前來看,市場已經經歷了1994-1999年的萌芽期,2000年-2005年的開創期、2006-2010年的徘徊期,而進入了融合演變期。

據預測,接下來的三到五年,智能家居一方面將進入一個相對快速的發展階段,另一方面協議與技術標準開始主動互通和融合,行業併購現象開始出來甚至成為主流。

對瑞智來說,10年的堅守,也期待更大的風口。

本期分享:



1、智能家居未來發展趨勢和市場規模

2、如何看待智能家居兩個發展大方向,並從中找到差異化競爭?

3、如何真正理解真正的全宅智能家居系統

4、如何打好智能家居行業持久戰?

您將獲得:

現場精彩分享

嘉賓面對面交流

資源對接

加入創友群

適合人群:

正在尋找創業項目人士

想要學習的初級創業者

想要應聘到這家公司的職場人士

歡迎產業鏈上各行各業人群




【東南商報第六十四期創業分享會】

本期分享者:袁一青

活動時間:8月3日(本周六)14:00開始

活動地點:鄞州區樟樹街515號 人力資源產業園區3樓 拾間咖啡

活動費用:請支付30元給官方客服 @東南風,作為本次活動茶水費。(以收費為報名成功)

報名方式:添加東南商報客服微信號「東南風」(ID:duhuan-tang-dynasty),留言「分享會+姓名+電話」即可。(客服工作時間:9:00~17:00)


文字 / 記者 王偉 | 編輯 / 諸曉紅 | 美編 / 苗雪未

更多精彩請關注甬城創業圈(ID:ningboc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