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潛水設備轉行光伏組件,*ST中潛(300526)的主業「跨界」之大令人瞠目。公司於昨日晚間披露公告,擬變更公司經營範圍,投身新能源「大潮」。
*ST中潛坦言,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從事適宜各類人群涉水活動裝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等。2020年初以來,新冠疫情對戶外用品和全球旅遊行業造成了重大衝擊,公司業務受到嚴重影響,銷售訂單大幅減少,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母公司關停潛水服全部生產線並解散該生產線全部員工,陸續處置了相關土地使用權及建築物所有權。2021年度以來,上市公司母公司已未開展生產活動。
公司潛水裝備產品相關訂單大幅萎縮,面臨較大經營壓力和困難,為增強持續經營能力,公司積極進行業務轉型,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公司昨晚披露的公告透出一絲決然。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公司貨幣資金餘額為849.19萬元。公司以房產抵押向自然人張振東借款,於2022年7月15日到賬1800萬元,到賬當日公司將全部款項作為增資款全部轉入全資子公司江蘇瑞智中和;於2022年8月10日到賬3200萬元,到賬當日公司將2500萬元作為增資款全部轉入江蘇瑞智中和,剩餘700萬元用於公司日常經營及資金周轉。
公開信息顯示,江蘇瑞智中和成立於2021年8月,主要從事光伏固定支架及跟蹤支架系統的研發、設計和製造,以及分散式電站EPC業務。截至公告披露日,瑞智中和已簽訂光伏支架業務合同金額8693.88萬元(約0.35GW),瑞智中和目前已投入生產設備規模約為1100萬元,已具備上述合同所要求的生產能力和交付能力。
「江蘇瑞智中和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技術能力很強。」*ST中潛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團隊核心成員均來自中國最早跟蹤支架研發團隊,擁有數十項發明專利及五十餘項新型實用型專利。
瑞智中和自2022年7月開始納入公司財務報表合併範圍。「(瑞智中和)簽訂的8000多萬元合同金額會在三季報和年報中體現出來,而公司審計的非標問題也在推進解決中,屆時會視情況提交『去*ST』的申請。」上述工作人員透露。
同時,公司在公告著重強調,本次變更經營範圍是基於公司業務發展的實際情況和戰略需求作出的審慎決定,公司目前積極推進相關業務開展,不存在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的情形。公司仍處於業務轉型的關鍵時期,存在投資失敗的風險。
不過,*ST中潛除經營壓力外,彼時年報虛增營業利潤涉及虛假陳述,還將遭到投資者的訴訟索賠。根據《證券法》和相關司法解釋,上海市信本律師事務所趙敬國律師提示,凡在2020年3月13日至2020年10月20日期間買入*ST中潛,且在2020年10月20日收盤時仍持有股票的受損投資者,可通過公號「大眾證券報」(特徵碼:8888)報名,參與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