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小長假,341.3萬人次遊覽重慶A級景區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9月12日,重慶市文化旅遊委發布消息,2022年中秋三天小長假,全市A級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341.3萬人次。假日期間,全市舉行了一系列文化藝術、非遺展演、非遺體驗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

共接待遊客341.3萬人次

全市A級旅遊景區嚴格按照「限量、預約、錯峰」要求,在全面落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基礎上,對所有入園遊客查驗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整體平穩有序運行。

總體來看,假日期間,全市A級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341.3萬人次,納入統計的全市過夜遊客接待人數29.9萬人。

中秋特色活動。美心紅酒小鎮供圖

其中,美心紅酒小鎮景區接待遊客9萬人次;龍缸景區接待遊客6.1萬人次;南川金佛山景區接待遊客3.2萬人次;濯水景區接待遊客2.4萬人次;酉陽桃花源景區接待遊客2.1萬人次;磁器口古鎮接待遊客5.5萬人次;洪崖洞民俗風貌區接待遊客2.8萬人次。

文化藝術活動內容豐富

在疫情常態化管控背景下,全市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活動,豐富了假日產品供給,全方位、多角度地營造了節日氛圍。

例如,駐場演藝《重慶·1949》《記藝山城》,脫口秀《fun言派》以及執頭偶劇《爸爸別怕》上演。9月11日晚,作為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暨第十七屆文華獎參評劇目,川劇《江姐》在重慶川劇藝術中心上演,上游新聞APP等全國五十多家視頻平台進行了直播,全網觀看人次達到了1677.88萬(截至發稿)。

全市43家公共圖書館、41家文化館免費開放,並提供內容豐富的線上服務,到館人數55.39萬人次,線上服務50.46萬人次。其中,重慶美術館舉辦了「多彩巴蜀—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美術作品展」。各區縣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全市共開展群文活動301場,21.89萬群眾參與活動。

文博非遺活動形式多樣

中秋節期間,各地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博物館精心策劃組織了30多個臨時展覽、近40項社教活動和近200個基本陳列展覽,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市博物館共累計接待觀眾83996人次。

各區縣因地制宜策劃非遺主題群眾文化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開展非遺展演、非遺體驗、宣傳傳統工藝匠心匠藝等活動,歡慶中秋佳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滿足群眾文化消費需求。

如,渝北區巴渝民俗博物館開展非遺麵塑現場教學體驗、非遺展演等活動;九龍坡區重慶巴人博物館開展「月滿慶團圓·非遺話中秋」活動,剪紙、插花非遺傳承人現場教學,製作非遺創意作品;沙坪壩區舉辦「我們的節日·中秋」詩歌民樂雅集;南川區推出國潮文化節,在金佛山藥池壩、牽牛坪等地,國風舞蹈、頂技表演、漢服巡遊、花燈DIY、嫦娥送月、手繪團扇等民俗活動,韻味十足,遊客身臨其境感受傳統中秋習俗,接受民俗文化洗禮。

文旅消費惠民力度加大

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中秋假日期間文旅消費促進工作,第七屆重慶文化旅遊惠民季(春夏)網路惠民活動將在「惠游重慶」平台持續開展。

對於有周邊旅遊需求的市民,金刀峽溪降、統景溫泉景酒套餐、樂和樂都親子家庭套餐等4個周邊游爆款推出6折起特價優惠。此外,攜程美團、游阿姨、港島國旅、「吃玩重慶城」等營銷資源和主流渠道,重磅推出景區、溫泉、漂流、主題樂園、景酒套餐等多元化惠民補貼。

上游新聞記者 唐小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