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白金漢宮正式宣布,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於當地時間2022年9月8日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逝世,終年96歲。
據環球時報報道,英國天空新聞稱,在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後,查爾斯王子隨即成為英國的新君主。英國的全國哀悼期已經開始,並將持續到女王葬禮,預計葬禮將在女王去世10天後舉行。英媒稱,女王的遺體將被轉移到白金漢宮,可能會在那裡停留五天。查爾斯國王將在未來幾天簽署最終計劃。
1947年4月21日,當時還是公主的伊麗莎白在自己21歲的生日演講中說道:
「我在你們所有人面前宣誓,此生無論短暫或漫長,我都將會為英聯邦的全體人民、為我們同屬的帝國家庭鞠躬盡瘁,奉獻一生。
伊麗莎白二世的傳奇一生
伊麗莎白二世於1926年4月21日出生,為已故英王喬治六世的長女,她於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是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伊麗莎白擁有平靜、愉快的童年,她甚至她的父母——約克公爵夫婦從未想到過繼承王位。然而,1936年,伊麗莎白的伯父愛德華八世堅持同離婚兩次的辛普森夫人結婚而遜位。突如其來的變動,改變了伊麗莎白的一生。她的父親阿爾伯特繼承王位,為喬治六世。
傳奇繼位:「上樹是公主,下樹是女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整個歐洲遭到德國的狂轟濫炸,英倫三島,包括國王所在的白金漢宮也沒能倖免。1940年,為了安撫無數因戰爭而流離失所的兒童,伊麗莎白通過電台第一次發表公開講話,1945年,伊麗莎白說服了她的父親,允許她加入了一個支援戰爭的婦女團體,在那裡她的編號是第230873號,被稱為「伊麗莎白·溫莎二世中尉」。
1939年,伊麗莎白在海軍學校遇到了在那裡讀書的菲利普王子,一見傾心,1947年,菲利普放棄王位繼承權、改變國籍和宗教信仰,並在當年11月20日和伊麗莎白結為夫妻。
1952年2月,伊麗莎白和菲利普訪問肯亞時,收到了父親英王喬治六世去世的噩耗,在她繼位的那一刻她正在一個樹上旅館,這段經歷,被稱為「上樹是公主,下樹是女王。」
登基初期維護了英聯邦團結
伊麗莎白繼位後,她面對的英國的是一個分崩離析的落日帝國,世界範圍內軍事與經濟話語權漸弱,還有逐漸瓦解的英聯邦組織。她不斷努力試圖保持前殖民地與英國的特殊關係,在一些時候——例如南非——她為保持這種關係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伊麗莎白女王在宗教、道德標準和家庭事務上非常保守,但在某種意義上也極力做出道德上、家庭上的好的表率,一定程度上維護了英國以及英聯邦國家的團結。據最新一項在澳大利亞展開的民意調查顯示,君主制的支持率在過去的40年中達到了最高,只有34%的受訪者支持以民選國家元首代替女王,而在1999年時,57%的民眾認為君主制理應被取締。
超長待機熬過15位首相、13位美國總統
2022年2月6日,伊麗莎白二世迎來自己即位70周年的白金禧紀念日。成為有史以來世界各位首領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人。超過了其高祖母維多利亞女王63年7個月零2天的時長紀錄。女王一直被稱為「超長待機」,她的統治期跨越了二戰後的時代。去年6月,當女王在溫莎城堡迎接拜登時,他已經是她會面的第13位美國總統。自杜魯門以來,除了林登·約翰遜,她見過有所美國總統。
在英國,她已經經歷了15位英國首相。從「父親般」的丘吉爾到高冷的撒切爾夫人,從驕傲的布萊爾到愛穿豹紋的梅姨,再到約翰遜以及剛剛上任的第三位女首相特拉斯,女王見證一個帝國的興衰。
70年來女王一直是英國的象徵
今年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即位70周年慶典的前夕,英國再一次就是否保留王室和君主展開了一項調查,結果女王的支持率超過想像。
民調機構IPSOS公布的數據顯示,68%的人贊成英國保持君主制,比去年11月上升了8個百分點。近9成(8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女王感到滿意,遠遠超過君主制本身所獲得的支持,只有1成(7%)不滿意。尤其是年長的英國人,他們對女王極其滿意。其中,960年以前出生的民眾,對於女王的支持率高達91%;1960年~1980年之間出生的英國人,對於女王的支持率為72%;1980年以後出生的民眾,對於女王的支持率為67%。可見女王在英國民眾心中的極高的聲譽,特別是在英國老人的心目中,伊麗莎白一直能保持與國家、政府之間微妙的平衡,也是英國的象徵。
而根據英國今年夏天的人口普查發現,英國70歲以上人群不到總人口的13%,這意味著英國87%的人都出生在「伊麗莎白時代」。
來源: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封面新聞
編輯:聶粵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