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斯首次見拜登,北愛再成焦點,英美「特殊關係」還能走多遠?

英國首相特拉斯最近很忙。剛上台就迎來英女王去世,忙完葬禮又要馬不停蹄地飛往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這是特拉斯擔任首相後的外交首秀,出席聯合國的大會是小事,重要的是要面見美國總統拜登,重申英美之間的「特殊關係」。不過特拉斯與拜登的首次會面的結果,似乎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讓人不禁反問,英美這段「特殊關係」到底還能走多遠?

與拜登會面完成後,特拉斯就迫不及待地發推炫耀說:我們是堅定盟友。不過白宮與英國首相府的聲明似乎暴露了雙方之間的溫差。

其中尤為引人關注的就是,對於北愛爾蘭問題的表述,白宮新聞稿通篇未提,而唐寧街卻專門強調說,關於「北愛爾蘭議定書」問題,雙方都同意,當務之急是維護北愛爾蘭當地的和平與穩定。

英國人現在最著急與美國談的問題就兩個:英美自貿協定和北愛爾蘭問題。拜登政府實際上已經將兩個問題一體化。特拉斯上台後的第二天,白宮就威脅說,任何破壞「北愛爾蘭議定書」的嘗試都不會為美國和英國之間的貿易談判創造有利環境。也就是說,特拉斯如果處理不好北愛爾蘭問題,那麼英美自貿協定也不用談了。這樣的關係「特殊」在哪裡,實在看不出。

那特拉斯對於北愛爾蘭問題的態度是什麼呢?其實這件事,特拉斯說了也不一定算,它事關英國的核心利益,敢讓步,那是拿自己的政治生命開玩笑。

英國脫歐之後,在一系列脫歐協議中有一條《北愛爾蘭協定書》,根據該協議,北愛爾蘭將繼續留在關稅同盟內,將英國與歐盟之間的海關改設到大不列顛島與北愛爾蘭之間。這個協議相當於在英國境內設立了一道海關。

當時之所以這麼簽,是因為出於歷史原因,北愛爾蘭與愛爾蘭之間沒有海關,且北愛與愛爾蘭兩邊對於設立海關都是非常抵觸的,因此英國與歐盟最終達成了這一項妥協後的《北愛爾蘭議定書》。

但是今年5月份,北愛爾蘭地方選舉,主張脫離英國,公投與南邊的愛爾蘭合併的新芬黨奪得地方議會控制權。幾乎是在新芬黨勝選的同時,約翰遜政府就提出要撕毀《北愛爾蘭議定書》。

這背後的邏輯很清楚,一旦北愛爾蘭議會被主張「脫英」的勢力控制,《北愛議定書》就等於助攻,用一個海關將北愛爾蘭地區與英國本島分離,物理上的隔絕將進一步加劇心理上的隔閡。這樣下去,英國失去北愛爾蘭將只是時間問題。蘇格蘭「脫英」也早就鬧得沸沸揚揚。這個時候,英國政府的任何妥協,都可能引來一場國家分裂的災難。英國女王的突然離世則加劇了英國的困境。

也正是因為如此,無論誰接替約翰遜上台,都不可能在北愛爾蘭問題上做出讓步。拜登之所以對北愛爾蘭問題如此關注。一方面是因為愛爾蘭裔在美國政壇影響力巨大,美國兩黨建制派一直支持北愛爾蘭方面,拜登本人也是其中一員。甚至美國還有專門的籌款機構,支持北愛爾蘭的獨立運動,乃至於《紐約時報》這樣聲量巨大的報紙還刊登過支持北愛獨立的政治廣告。英美「特殊關係」這麼個特殊法,簡直是離譜。

除了政治立場上的考量,另一方面,北愛問題也是拜登在英美自貿協定談判中拿捏英國的一個抓手。原本英美自貿協議,並沒有什麼必然聯繫,但美國硬是將兩者聯繫到了一起,說白了就是要逼英國接受自貿談判中的一些條件。比如,在農業方面,放開壁壘,讓美國農產品湧進英國市場;再比如,在金融服務領域,讓倫敦接受華爾街的金融監管規則;又比如,在國家醫療服務領域(NHS)放開市場准入,讓美國公司殺入英國藥品市場等等。幾乎每一條都是要英國老命的決定。美國要價實在太高,從特朗普時期開始,雙方都談不攏。

當然,美國政客很清楚,自貿談判上,英國在短時間內很難接受美國開出的條件。但是他們並不急。英美兩國在各自貿易體系中的地位不同。英國「脫歐」之後,美國就一躍成為英國最大的貿易夥伴,而英國呢,在美國貿易夥伴中,甚至排不進前三。在這場談判中,真正著急的是英國。拜登反倒是穩坐白宮,三天兩頭拿北愛問題威脅一下英國。

75年前,英國前首相丘吉爾首次提出了所謂的英美兩國的「特殊關係」,並反覆得到了兩國歷任領導人的確認。二戰之後,英國作為美國最忠實的小弟,實際上也憑藉著「這層特殊關係」,分享到了部分霸權紅利。

曾經有人非常形象地形容兩國這件地這種關係:鐵打的「特殊關係」,流水的首相。意指無論誰登上英國首相之位,那都得想方設法維繫英美之間的「特殊關係」。但如今,霸權衰落之下,美國自顧不暇,又怎會承認英國的「特殊」?

雖然特拉斯仍在單方面地鼓吹兩國是堅定盟友,但是在拜登這邊,「特殊關係」早已不再特殊,英國已經淪為與美國其他盟友一樣的存在。

在北愛爾蘭問題上,拜登明顯考慮歐盟多過英國,但歸根結底,這一切都是為美國利益服務,畢竟俄烏衝突之下,歐盟的利用價值要高過英國。當然在與特拉斯的對話中,拜登也沒忘讓這個「特殊盟友」多多出錢支持烏克蘭

英美這層「特殊關係」其實早已變質,過去英美心照不宣。只不過當首相更迭、女王逝世,英國人才猛然發現「大英帝國」這艘破船真的離沉船不遠之時,想回頭找「特殊關係」那頭的美國時,才發現,原來,世道早已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