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龍套夏一條。
上一篇,小編介紹了華語電影圈中五個非常重要的獎項,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點擊下方鏈接分享內容,參與互動。
創辦時間:1980年
舉辦單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
級別:飛天獎是內地歷史最悠久、評選最權威的電視類獎項,代表政府的最高表彰。
名稱來源:取材於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女神」。
評選範圍:獲得攝製許可的、在央視或地市級電視台播出的電視節目,經推薦參選。
漲姿勢:
陳寶國是獲得飛天獎視帝最多的男演員。
蔣雯麗、陳瑾、薩日娜是獲得飛天獎視後最多的女演員。
飛天獎歷史上有兩對同獲視帝視後(不同屆)的演員夫妻,分別是陳建斌和蔣勤勤,張嘉譯和王海燕。
最近一屆飛天獎視帝是張桐,就是《亮劍》中魏和尚。視後是孫儷,獲獎作品是《那年花開月正圓》。
中國電視金鷹獎
創辦時間:1983年
舉辦單位: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 湖南衛視
級別:金鷹獎以觀眾投票為主選方式,是與飛天獎齊名的電視大獎,代表行業最高成就。
金鷹獎與金鷹節:
從第18屆開始,中國電視金鷹獎升級為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落戶長沙。
金鷹獎獎項在金鷹節晚會上揭曉頒發。
漲姿勢:
李保田是獲得金鷹獎視帝最多的男演員。
王姬是獲得金鷹獎視後最多的女演員。
孫海英、呂麗萍,陳建斌、蔣勤勤和張嘉譯、王海燕是金鷹獎歷史上同獲(不同屆)視帝視後的演員夫妻。
2016年第28屆金鷹節是最混亂的一次頒獎禮,當年視帝是《平凡的世界》王雷和《琅琊榜》胡歌,視後是《平凡的世界》佟麗婭和《花千骨》趙麗穎。
最近一屆金鷹獎視帝視後分別是《雞毛飛上天》張譯和《麻雀》李易峰,《海棠依舊》丁柳元和《漂亮的李慧珍》迪麗熱巴。
這一屆的結果,當時在網上也是沸沸揚揚,而爭議焦點主要在迪麗熱巴。
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
創辦時間:1986年
舉辦單位:國家廣播電視局 中央廣播電視台 上海市政府
級別:白玉蘭獎是上海電視節的最高大獎,而上海電視節是亞洲最重要的國際電視交流、合作平台之一。
名稱來源:以上海市的市花白玉蘭命名,象徵純潔、公正和藝術至上。
漲姿勢:
獲得白玉蘭獎視帝最多的男演員有三位,分別是王志文、張嘉譯,孫紅雷。
獲得白玉蘭獎視後最多的女演員有兩位,分別是孫儷和宋丹丹。
最近一屆白玉蘭獎視帝視後分別是《情滿四合院》何冰和《我的前半生》馬伊琍。
國劇盛典
創辦時間:2008年
舉辦單位:安徽衛視
評選規則:依據收視率,由電視台、觀眾、委員會專家共同打分。
獎項分量:
國劇盛典頒獎禮雖然是評審最全面、覆蓋範圍最廣的電視劇評選頒獎活動,但其含金量要遠低於上述三大獎。
從獎項設置、歷屆獲獎演員和獲獎作品可以看出,國劇盛典更像個大party。
一年到頭,大家聚聚會,嘮嘮嗑,曝曝光,拿拿獎。
萬千星輝頒獎典禮
創辦時間:1997年
舉辦單位: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也就是TVB,也就是「無線」。
評選範圍:TVB本年度的電視劇集和參演藝人。
評選規則:
視帝視後和最佳劇集三大獎,由觀眾和龐大的專業評審,以各佔一半的評分比例選出。
最佳男配、最佳女配、最佳新人等獎項,由TVB內部評審和全台職員、藝人共同選出。
最受歡迎角色等獎項全部由觀眾選出。
漲姿勢:
羅嘉良六次提名,三次獲獎,是絕對的TVB一哥,這點毋庸置疑。
從2002年撈家走後,TVB就逐漸開始走起了下坡路。
到現在,女藝人過剩,男藝人青黃不接,編劇參差不齊,製作也跟不上,早已不是當年那個經典頻出、帝後林立的TVB。
如果以2005年為質量的分水嶺,那麼視後就只有汪明荃這位大姐大了。
視帝視後同出於一部電視劇的,有《天地豪情》羅嘉良、蔡少芬,《刑事偵緝檔案》古天樂、宣萱。
楊怡是TVB首位大滿貫女主角,獲得過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最受歡迎角色、最佳進步新人等全部的固定類獎項。
但遺憾的是,全部都在2002年以後獲得。
小編記得,她在羅嘉良的《創世紀》中,還只是一個有幾句對白的小職員。
台灣電視金鐘獎
創辦時間:1965年
級別:金鐘獎是台灣最大的電視類大獎,其水準和意義與內地的飛天獎類似。
名稱來源:取自古代編鐘,寓意開拓視野,教化心靈。
漲姿勢:
由於台灣電視劇引進的不多,小編就挑幾個大家比較熟悉的演員簡單介紹下。
張晨光是獲得金鐘獎視帝次數最多的男演員之一。
歸亞蕾是獲得金鐘獎視後次數最多的女演員之一。
陳柏霖、趙又廷、周渝民、劉若英、劉雪華、林依晨等都拿過視帝視後。
以上就是華語電視劇領域裡的重要大獎,是多少演員的夢想啊。
下一期,小編將介紹國際上的電影電視大獎和與之相關的華人故事。
我是龍套夏一條,歡迎關注。
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