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默片皇后」阮玲玉香消玉殞,上海近30萬人為她送葬,史無前例,同日,上海有5名少女粉絲自盡,追隨阮玲玉而去,她們的遺書大同小異:「她都死了,我們還活著幹什麼!」
在阮玲玉去世後,害死她的兇手,有兩人得了報應,下場凄慘,但有一個,毫髮無損,活得滋潤逍遙。
疼愛
1910年,阮玲玉出生於上海,一戶貧困人家。
她的父親阮用榮,是上海浦東亞細亞油棧的一名普通工人,但卻是阮玲玉一生之中,唯一真正愛她入骨的男人。
阮用榮極其疼愛阮玲玉,一下班,便是急忙趕往家裡,而年幼的阮玲玉,也最愛每天坐在自家的門檻上,等待父親下班,而阮用榮總是洗臉喝茶都顧不上,就把美麗的女兒架在肩上,四處遊玩炫耀。
阮玲玉6歲時的一個深夜,阮用榮積勞成疾,摔倒在屋前的積水中,他的手裡緊抓著一個小紙包,小紙包里,是他給最愛的女兒買的一隻,用彩珠串成的耳環。
1917年,阮玲玉的母親迫於生計,入了張家,做了女傭,在這裡,阮玲玉碰到了衣冠禽獸張達民。
霸佔
張達民這個人,是張家四公子,紈絝子弟,大學畢業後就呆在家中混吃等死,但因為自身是個有文化的,又受過五四新思潮的影響,所以腦子還是很靈光的。
1919年,在張家老爺的恩典下,阮玲玉以半價的學費,進了崇德女校學習,但那時15歲的阮玲玉,美貌已經讓人垂涎:瓜子臉,丹鳳眼,笑起來勾魂奪魄,又有一種令人極致憐愛的幽怨氣質。
看著阮玲玉一天天長大的張達民,於是對阮玲玉產生了極大的佔有慾,發誓要把阮玲玉搞到手,他先是用了下作的手段,將阮玲玉母女趕出張家,然後上演英雄救美,平日里對母女倆噓寒問暖,偶爾給點零錢,甚至還大手筆給她們租了房子。
張達民投其所好,16歲的阮玲玉感激涕零,在她對張達民漸生好感之時,張達民趁勢霸道地強佔了阮玲玉的身子。
1925年,在鴻慶坊,阮玲玉開始了和他人生中第一個男人張達民的同居生活。
戲子
阮玲玉和張達民在一起之後,很快坐吃山空。
張達民是個遊手好閒的,除了甜言蜜語,他沒有絲毫謀生的手段,也不願意出去掙錢養家糊口,無奈之下,阮玲玉只得出去找工作。
1927年,阮玲玉被卜萬倉導演相中,在影片《掛名夫妻》中完成處子秀,一時間轟動上海灘,而隨著《洛陽橋》,《白雲塔》的接連上映,阮玲玉聲名大噪,觀者無不驚為天人。
張達民開心極了,他把阮玲玉當成了會下金蛋的母雞,吃喝嫖賭,花天酒地,只要沒有錢了,就開口向阮玲玉討要,逼阮玲玉給自己還賭債和高利貸。
1932年,戰爭爆發,阮玲玉逃去香港躲避戰火,暫時擺脫了張達民,在一個宴會上,認識了做茶葉生意的富商唐季珊。
唐季珊,情場老手,好色之徒,他看中阮玲玉之後,手段頻出,回到上海後,借著華聯大股東的身份,他經常給阮玲玉送花,對阮玲玉的母親和收養的女孩張妙蓉也頗為照顧,當唐季珊帶阮玲玉去看了在新閘路買的一幢三層小洋樓後,阮玲玉大為感動,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命運的歸宿,開始和唐季珊同居。
但就在這個時候,阮玲玉接到了中國影壇的第一位電影皇后,美冠一時的張織雲的一個電話:
「唐季珊不是一個好人,希望你警惕,不要重蹈我的命運。」
「你終究只是一個戲子。」
張織雲,是唐季珊玩厭了之後,無情拋棄的上一個情人。
協議
1933年的一天,當張達民得知,阮玲玉搬到了另一個男人家中時,怒火中燒,立馬沖了過去。
張達民衝到阮玲玉新家時,見到客廳正坐著的一個男人,頓時嚇得腿軟,怒氣消減,因為富商唐季珊,在上海灘有頭有臉,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阮玲玉和唐季珊也不想與張達民有過多的糾纏,於是和張達民協商,達成分手協議:阮玲玉在兩年的時間裡,每月支付張達民一百元。
但是大手大腳慣了的張達民,看到日進斗金的「默片皇后」阮玲玉,很快便後悔了,他想要得到更多的錢財。
對於阮玲玉的私生活,小報記者是非常感興趣的,張達民利用了這一點,先是在新聞上大肆造謠阮玲玉盜竊張氏財產,又威脅她說:「你十六歲就和我上床的細節,我肯定,准能賣個辣價錢!」
之後,張達民又以阮玲玉和唐季珊通姦為由,在媒體上大肆炒作,並把阮玲玉告上法庭。
帶來了如此多的麻煩,唐季珊選擇的不是和阮玲玉同舟共濟,而是尋找了新歡梁賽珍——阮玲玉的好朋友一起同居,並開始家暴打罵阮玲玉 。
與此同時,阮玲玉出演的電影《新女性》,被世俗所不能接受,批判洶湧,一時之間,16歲同居、主僕通姦、盜竊、與唐季珊的情史,有的沒的,都被四處宣揚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或者惡毒的猜測、辱罵。
煙花
1935年3月7日,在《新女性》的慶功宴上,阮玲玉穿了自己最愛的墨綠色旗袍,興緻極好,和每一個人擁抱親吻,她最愛問人一句話:
「我是不是一個好人啊?」
在宴後,愛跳舞的阮玲玉哀求了唐季珊,陪她一起跳到深夜,就像煙花消失之前最後的燦爛。
回到清冷的家中,阮玲玉問母親要了一碗面,讓母親先去休息後,端著面走入二樓卧室,默然良久,拉開了寫字檯的抽屜,將三十片安眠藥全部倒入碗里,將麵條一口一口地吃了下去。
唐季珊發現後,為了不把事情鬧大,影響自己的名譽,就沒有第一時間將她送進離家很近的大醫院,而是花費了幾個時辰的時間輾轉多個偏僻的私人診所,阮玲玉終究因為耽誤了時間,失去了生還的最後希望。
1935年3月8日凌晨2點,阮玲玉離開人世,年僅25歲,世間這千家煙火萬家燈,更無一處光明,一絲溫暖是給予她的。
而害死她的兇手,就是張達民、唐季珊以及推波助瀾的,被阮玲玉稱為「人言可畏」的新聞媒體。
報應
阮玲玉是留了遺書的,其中最恨的就是張達民:「你真無良心,現在我死了,你大概心滿意足啊!」
在阮玲玉死後,張達民並無悔改,甚至還利用阮玲玉「前夫」的身份賺錢,拍電影,可是這個身無所長的傢伙,終究窮困潦倒,貧病交加,36歲時在香港死於肺炎,也真正是活該。
而對於唐季珊,阮玲玉雖然也有怨恨,卻終究是不敢恨!
「沒有你迷戀梁賽珍,沒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約不會這樣吧!我死了,我並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媽媽和小囡囡,還請你細心看顧她們,因為她們唯有你可以靠了!
唐季珊從此在商場上一敗塗地,但是讓人難以理解的是,這個男人即使在最困苦的時候,依舊把阮玲玉的母親贍養天年,把阮玲玉的養女教育成人,最後淪為乞丐,凍死街頭。
只有那人言可畏,積銷毀骨的媒體和搬弄是非的閑言碎語,卻終究逃脫了報應,逍遙法外,而且在如今這個時代,愈演愈烈,更甚從前。
真可謂,一葉飄零已寒冬,一聲嘆息卻閑愁,一眼望盡人間事,一心卻為何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