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不但是中國電影默片時期赫赫有名的「悲劇明星」,而且在自己的私生活中也是一位命運多舛的悲劇人物,是繼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自殺的女演員艾霞之後的第二個自殺女明星。
1935年3月8日,正值國際勞動婦女節,阮玲玉在留下「人言可畏」的憤怒抗訴之後,仰藥而死,從而揭開了中國電影史上可悲的一頁。
默片巨星阮玲玉死時年僅25歲,她的電影表演藝術正步入日臻完善的成熟境界,代表了中國無聲電影時期表演的最高水平,在電影界極為走紅。在當時,她是能使眾多觀眾「每片必看」的電影演員。
那麼,這樣一位前程遠大、受人愛戴的女明星為什麼會如此畏懼人言而輕生呢?這是第一個問題。
阮玲玉自殺身亡的消息一經傳出,轟動了整個上海灘。她的遺體安放於上海膠州路萬國殯儀館內,從三月九日開始,前來瞻仰遺容的人數三日內達十餘萬人,整個膠州路被擠得水泄不通。發喪之日,沿途萬人空巷,過分擁擠致使送葬隊伍行進緩慢,從膠州路劐墓地=十餘里路,花了三個小時還沒走完一半。這樣的陣勢驚動了當局,他們如臨大敵般地,不僅派出騎警,出動警車,甚至還開來了兩輛裝甲車。
舊中國,像阮玲玉這樣在年輕有為時就憤不欲生者不乏其人,為什麼她的死竟引起社會如此巨大的震動?這是第二個問題。
阮玲玉服毒自殺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而社會與輿論界卻在討論「誰殺害了阮玲玉?」或說是無賴的張達民;或說是銅臭的唐季珊,或說是輿論的脅迫。總而言之,阮玲玉的死不是自殺,而是被殺。
為什麼人們置阮玲玉自殺的事實而不顧,而堅持不懈地尋找殺害阮的真正兇手呢?這是第三個問題。
以上三個問題的答案只能從這顆「悲劇明星」短暫一生中,促使她升起與隕落的全部因素和環節里去尋找。
家境貧寒,錯結孽緣
1910年4月26日阮玲玉出生在上海的一個工人家庭里。父親由於積勞成疾,在阮玲玉六歲時就去世了。母親為了生計到一個姓張的大戶人家當了女佣人,這個張家,就是阮玲玉的前夫張達民的家。
阮玲玉十五歲那年,在她的學校一崇德女學演戲,「藝驚四座」,恰恰這次她的前夫張達民也在場。本來玲玉住在張家,因為是傭人之女,加上玲玉年幼,張達民並未把她放在眼裡,不料這次演出卻使張達民見她「驚為天人」,不由得見色起意。
張達民的父親清末在廣東做官,位高三品,後到上海經商,承辦木料、油漆買賣,財氣十分旺盛。業大家大,妻妾有九人之多,兒女達十七人以上。當家的張夫人生有四男兩女,張達民是他們最小的兒子。父親為讓老四學習經商,就經常帶他出於舞廳、歌榭、跑馬廳、跑狗場。不到一年,張達民經商之道還未入門,吃、喝、嫖、賭卻已成老手。
張達民因見阮玲玉生得麗色嬌容、伶俐剔透,就不顧其出身微賤,緊追不捨。張達民憑著自己對男女情愛的經驗,很快就獲得了阮玲玉的好感。阮玲玉缺什麼,他就給她添置什麼,還主動資助阮玲玉學費。
1926年1月阮玲玉與張達民同居了。
從同居到分手,張一直沒有與阮辦理過任何正式的婚姻手續,也沒有舉行過正式的婚姻儀式。更何況張達民的父母也―直不同意這門親事,並且百般刁難。阮玲玉的輕信、疏忽與張達民的欺騙、糾纏,這些便促成了阮玲玉悲劇人生的開始。
感情破裂,自殺未遂
阮玲玉與張達民同居以後的最初幾個月,兩人逛公園,看電影、散步。張達民喜歡跑馬,每天早晨,阮玲玉便同他一起去溜馬,張達民喜歡跳舞,也教阮玲玉跳舞,並經常出入舞廳。張達民見阮喜歡歌舞,還租來鋼琴讓她學習。他們這一段時間還真過得很愜意。
阮玲玉與張達民這時候的生活來源,全靠張達民從家裡所得的月份錢。如果僅僅在家過日子,這點錢也就足矣。但張達民是個公子哥,花天酒地慣了,與玲玉同居的頭幾個月里,他還能守著如花似玉的情人。日子一長,他就憋不住了,又偷偷溜到跑馬場去賭錢,回到從前那個紙醉金迷的生活圈子裡去了。
這時,那點錢顯然是不夠用的了,他的母親為了防止他把錢給玲玉花,也通知賬房額外的錢一個也不給。阮玲玉的母親因張家不同意這門親事,也被辭退了,她們母女二人全靠張達民給的錢過日子。但是張達民為了自己的揮霍,漸漸地給她二人的生活費越來越少。
玲玉的母親很是著急,便與女兒商量,玲玉是個自愛自強的人,對媽說:「媽,求人不如求己,他自己沒有工作,整個捏在他父母手裡。我看不用去求他了,我年輕,我出去工作。」
正在這時,明星電影公司拍《掛名夫妻》,招考一名年輕的女演員。阮玲玉心中一喜,這正是自己喜歡的工作,決心去碰碰運氣,不料一下竟被選中。玩玲玉高興地回到家裡,從今後,她就是有立的人了。不想張達民這時也來她家。原來,他父親中風而死,兄弟要分家,但沒有成家的子女只能分到遺產的一半,另一半待成婚才能得到。張達民把自己與阮的關係告訴了母親,母親不但不承認,反而要把她們住的房子收回。
阮玲玉遭到這樣的打擊之後,對張家就不再抱任何幻想了,決心把精力集中在拍電影上,在電影界站穩腳跟,干一番事業。繼《掛名夫妻》之後,阮玲玉又在明星公司一連主演了四部影片《北京楊貴妃》、《血淚碑》、《落陽橋》和《白雲塔》。她在電影表演上開始有了新的起色。
張達民自從拿不到一半遺產後,一心想發大財,但又不願費力,於是把主意打在了賭場上。可是他哪裡敵得過跑馬場的老闆,不到三個月,不僅把自己的賭本輸得精光,而且還負債纍纍,債主不斷找上門來逼債。阮玲玉這時才開始看清自己終身相托的張達民是何等人物。盛怒之下,她在外租了兩間房子,與母親一起離開了張達民。
這是她與張的第一次分居。
張達民卻不是個有志氣的人,他又找上門來賠不是,把好話說了一個盡。阮玲玉心地善良,再說棒不打回頭人,也就作罷了。於是第一次分居就此告終。只是玲玉住在外面,張達民住在張公館。
不曾想,張達民依舊嗜賭如命,有一次竟輸掉了七百元。玲玉得知,痛感此人無救,再次分居。後來張達民聲稱:如果阮把他趕走,他就要到阮的公司去評理,還要登報。
阮玲玉在張達民的淫威和無賴的相面前,屈服了,結束了第二次分居。
張達民可謂名副其實的賭棍,他不但不接受教訓,反而想再從賭場上撈回自己輸的錢。但是賭本到哪裡找呢?他想到了還有一半遺產在母親手裡,就編了個謊話,把這部分錢騙到了手裡。結果,不出三個月,五千多元全部輸光,還欠了一屁股債。張太太得知,一腳把他踢出了張家的大門。
無奈,張達民灰溜溜地來到了阮玲玉家,賴在這裡不走了。阮玲玉見他無恥到這種地步,真是悔恨之極。她雖涉世不深,但嚴酷的事實告訴她:張達民是個無賴、賭鬼、騙子。張達民要甩掉她,如同扔掉一件舊衣服一樣容易,而自己要與張分手,這無賴一旦鬧起來,人們定會把她當作引誘世家公子,而後又忘恩負義的壞女人,去唾棄她。
對一個男人來說,錢比名聲重要,而對一個女人來說,失去名聲就失去了一切,她今後將無法立足於影壇。誰能知道她的苦處?誰會同情她的遭遇?在她面前只有兩條路,或者委曲求全,廝守這樣一個男人一輩子,或者徹底決裂,那樣就得大鬧一場,自己落個身敗名裂。委曲求全,誰知今後的日子怎麼過,縱然腰纏萬貫也堵不住這樣的窟窿。可是大鬧一場,身敗名裂,就會成為人家飯後的話題。她不由得想到了死,與其屈辱地活,不如清白地死。就像當初輕易地以身相許於張達民一樣,這次她又輕易地選擇了人生的歸宿。
這一晚她想了許多,想了許久,直到張達民在床上睡去,然後走回屋子把一瓶安眠藥全部吞下。幸好她母親發現及時,玲玉免於一死。
阮玲玉回家後,仍然執意不肯與張達民一起過,否則不如一死。張見此狀,也有些慌,喚來哥嫂相勸,阮的好朋友也聞訊而來。大家把張達民責備了一通,張表示後悔。在眾人的好言規勸下,阮玲玉只得與張達民再次和好同居。然而,她的心卻仍舊是慘淡的。
雖然阮玲玉與張達民的關係得到了和解,但是他們之間從感情到生活上的裂痕已經是無法填平了。
事業風順,婚姻多舛
當阮玲玉心情十分苦悶的時候,聯華電影公司邀請她參加拍攝《故都春夢》一片,在影片中扮演一個妓女,雖然是反派角色,但戲很重。阮玲玉十分高興地接受了,並以自己出色的演技獲得了影界同仁和廣大觀眾的賞識,奠定了她在電影界的地位。同時這部影片也以其清新的風格,使觀眾耳目一新,在營業上也大獲成功。此後,她還參加了《自殺合同》、《一剪梅》等片的拍攝,在事業上幾乎是一帆風順。此時,她的工資升到了月薪七百元,此外每部片的拍攝還有可觀的片酬,是可以使她享受中等階層以上的生活水準。她已經自備了小汽車、雇了私人司機。
然而,張達民就像一團陰影,始終纏繞在阮玲玉的生活中。原先他是依靠家裡父母的錢去賭博,現在,他就依靠阮玲玉的薪水賭博。賭本都是向阮玲玉要,如照數付給便罷,不然就大吵大鬧,如果沒有現錢,當掉衣物首飾也得給他。張達民像惡魔一樣,給阮玲玉的經濟、精神都帶來巨大的壓力。無奈,阮玲玉曾設法給他找了三次工作,可是,三次工作都沒有使他改掉自己的惡習。
在這種情況下,阮玲玉對張達民已經達到了心灰意冷的地步了,要不是因為她過於愛惜自己的名聲,這種難堪的局面是絕不會維持至今的。
就在這時另一個人乘虛而入,鑽進了阮玲玉暗淡無光的生活中。他就是當時的茶行富商——茶華公司的經理唐季珊。
此人不僅是「茶大班,"而且是情場老手,有人罵他是玩弄電影明星的老手。當年他曾追逐到紅極一時的影后張織雲,後因張織雲紅顏已去,就對她失去了興趣而拋棄了她。
自從唐季珊認識了阮玲玉以後,就又施展出他對付女人的全部手腕。唐對阮玲玉與張達民的關係是有所耳聞的,再加上這時張達民不在上海,正是向阮玲玉進攻的好時機。
有一天,張達民嫌福建生活艱苦,偷偷溜回上海。他回到家中,見房門緊閉,人去樓空,十分驚愕。經探問才知阮已遷到海格路147弄1號。張尋到了新居,在見到阮玲玉的同時,還見到屋裡坐著另外一個男人,這就是唐季珊。唐連站都沒站起來,只是冷冷相對,張達民頓時明白了一切,憤然地跑了。
第二天,阮玲玉便請來已摘牌歇業的律師伍澄宇先生與張達民辦理脫離關係的手續。張別無良策,只得依從。不過在簽訂脫離關係的契約中,有一條是耐人尋味的,即阮玲玉每月負擔津貼張達民一百元的費用,期限兩年。另外還有一件事是導致阮玲玉陷入悲慘結局的禍根,這就是阮玲玉害怕張揚醜事,沒有對外宣布這件事。誰知後來這竟成為張達民向阮誣衊的把柄。
阮玲玉與唐季珊從戀愛到同居以後,的確過了兩年安穩的日子。在這兩年中,她拍了許多影片,其中好幾部是優秀影片,特別是《神女》和《新女性》都是中國進步電影中的最佳影片之一。這些影片不僅對中國電影事業做出重大貢獻,對阮玲玉本人來說也是她整個藝術生活中最輝煌的創作。
可是好景不長。漸漸地,阮玲玉感覺到唐對她的壓迫,這使她深感不安。
唐季珊不像張達民那樣無賴,他對阮玲玉起初是百般照顧體貼,可他卻愛猜疑、嫉妒,因此對阮玲玉的行動管束得很嚴,幾乎除了拍戲都要阮玲玉關在家裡。不高興時或喝多了酒,就會打罵阮玲玉。在阮玲玉自殺前夕,還挨了唐的耳光。
顯而易見,阮玲玉已成為唐季珊手裡第二個張織雲。儘管阮玲玉為慎重起見,怕再弄成與張達民那樣的結局,而沒有馬上與他結婚;儘管阮玲玉出於自愛,避免別人說她是為了錢財看中了唐,而在與唐同居後提出雙方經濟自立;儘管阮玲玉與唐同居後,自己的一切行動慎之又慎,希望得到一個寧靜舒適的家庭。但終究事與願違,她所需要的,正是唐某不能給予她的。事實使她從自己虛構的夢幻中驚醒,原來在唐的心目中,自己不過是他的玩物,張織雲的下場,自己是在劫難逃了。
從此,她再也無法解脫個人生活不幸給她精神上帶來的深深的苦痛。熟悉她的人說,她在沒跟唐結合以前,是個快樂天使,每次見了朋友,總是快快活活。可是後來,跟了唐以後,她便失卻了原來的天真,終日鬱鬱寡歡。
兩次訴訟,是非叢生
再說那一年多沒來找麻煩的張達民,這時眼見分離契約中,每月得到一百元的條款就要滿期,而阮玲玉越發走紅,還與唐過著豪華得生活,他哪裡甘心就此罷休。於是就三番五次地去找阮玲玉敲竹桿,並利用婚姻破裂財產分割條例來索取賠償。阮不依,他就揚言要登報、要告狀。阮玲玉再次為了息事寧人一狠心,答應給他錢。
然而唐季珊哪裡是吃素的,他不但不許阮玲玉給張達民錢,而且以損害名譽罪先告了張達民。張達民本意敲詐三、四千元就罷了,不曾想唐季珊財大氣粗,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搶先放刁。在開庭之日,張把自己與阮的關係添油加醋地陳述一番,然後又胡編阮帶走了他的一些首飾農物等,終於致使唐沒有勝訴。
在唐提出對張訴訟期間,阮玲玉主演的《新女性》也拍攝完畢,1935年春節《新女性》首映並公開上演,獲得了社會熱烈的反響,影片對社會的揭露與抨擊,因為《新女性)》揭露了無恥記者的劣跡,正觸到了他們的痛處。他們把矛頭指向了主演阮玲玉,並挑唆張達民攻擊阮玲玉。
他立即披掛上陣,抓住兩年前阮玲玉與他辦理分離手續時請來的公訟人伍澄宇是歇業律師,已失去法人資格,就來個對訂立的分離契約一概否認。特別是他使用了比唐季珊更狠的招,雙箭齊發,一邊於1935年2月26日向上海第二特區法院初級庭控告阮玲玉侵占罪及偽造文書罪,一邊到地方法庭以妨害家庭罪及通姦罪訴告阮玲玉與唐季珊。
法院接受了張達民的訴狀,報紙隨即一哄而上,他們把所有的髒水都潑向這個無依無靠軟弱可欺的阮玲玉,且看報紙上聳人聽聞的標題便可窺見一斑了。《阮玲玉通姦案發》、《張達民將控阮玲玉通姦》、《背張嫁唐都是為了財產》……
阮玲玉是視名聲比性命還重要的人,多少次忍辱負重就是為了這可憐的名聲。這回報界掀起如此軒然大波來毀滅她的名譽,她感到自己無力與之抗爭。世界雖大,卻無她申冤辯白之地;人海茫茫,卻無她傾訴冤屈的知音。走投無路,她只覺得走投無路。
吻頰告別,死意已決
1935年8月7日她去公司請假。上午與平素交厚甚深的梁賽珍姐妹們到公園遊玩。午飯後到一家外國美容院燙髮。晚上穿上了從未穿過的盛裝艷服到黎民偉家赴宴。阮玲玉那晚上顯得光彩奪目,楚楚動人。席間,吻了在座每個女演員的粉頰,人們以為她醉了,也依她去做。最後,她不勝感慨地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要走了,失陪了!」
回家途中,又與唐季珊開車到揚子飯店一起跳舞,盤頓到午夜,才驅車回家。
回到房中,唐季珊早早就上床睡了。阮玲玉陪母親上樓安睡後,再吻吻義女小玉的臉頰。然後回到自己房中,寫好兩封遺書,最後把三瓶安鼠藥全部吞下。
唐季珊發現後擔心禍水會引到自己的身上,所以儘管附近有許多診所,他都不送,而是想找一個偏僻的醫院,免得張揚出去。他將阮送至醫院後,幾經周折,儘管施用了人工呼吸、輸氧、並將阮裸體浸入熱水浴盆中,但終因施救過遲、回生求盡。一代明星阮玲玉終於在3月8日——國際婦女節下午六時三十八分飲恨而死。有兩位平日與阮友善的醫務人員聞訊,竟失聲痛哭,大呼「死得冤枉!」
香消玉碎,青史留悲
1935年8月9日本為阮玲玉訟案開審之期,開庭期變為舉殯日。上海膠州路萬國殯儀館內,擺滿了親友們送來的花環、花籃,阮玲玉睡在鮮花叢中。這是她有生以來切望得到的寧靜,她第一次而且是永遠得到了。影界人士靜靜地在她身旁守靈默哀。大廳門前橫懸一幅白布挽額「如此人生」。
人們不禁垂淚思忖,這麼走紅的年輕影星,為什麼如此輕生呢?
知道了阮玲玉極其悲慘的一生,也就找到了答案。
那麼,一位影人的死何以引起社會數萬萬公眾如此深切地關注呢?
用簡潔的話說就是,她在銀幕上用真情塑造的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牽動著千千萬萬觀眾的心。阮玲玉在不到十年的藝術生涯中,扮演過各種各樣的角色,有工人,手工業者、賣花女、歌女、女學生、姨太太、妓女、丫頭?、尼姑、乞丐、女作家等等,她在銀幕上「曾自殺四次,入獄兩次,其餘便是憂傷、癲瘋、被殺、病死等等」「如果把她的傑作彙集起來,差不多是一本中國社會大觀。」
許許多多的觀眾正是把她的銀幕角色,當作了社會的百科全書,她表達了普遍人的歡樂、痛苦、憤慨,人們常常從她的角色中找到生活的啟迪。這樣與觀眾心心相通的演員突然的厄運,怎麼能不引起人們的驚駭和悲痛。
當然,人們絕不會放過置她於死地的兇手,這就是人們堅決認為阮玲玉是被殺的原因。
就此我們可以說,阮玲玉的死是社會的一大悲劇,在中國的歷史上,她的死是震動舊世界的社會公案!